三省联动办“诗赛” 十个特点与意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3 19:56 1

摘要:2025年3月19日,由湖南省诗词协会、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广东中华诗词学会联袂主办的首届“屈原杯·同饮一湖水”诗词曲赋联创作与评论邀请赛启动仪式暨《中华诗词常德行动计划》签署仪式,在湖南常德桃花源旅游管理区隆重举行。

湖南省诗词协会、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广东中华诗词学会联袂主办首届“屈原杯·同饮一湖水”诗词曲赋联创作与评论邀请赛擂鼓开场,呈现十个特点和六大意义。

洞庭烟波屈子韵,桃源风采五柳春。

2025年3月19日,由湖南省诗词协会、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广东中华诗词学会联袂主办的首届“屈原杯·同饮一湖水”诗词曲赋联创作与评论邀请赛启动仪式暨《中华诗词常德行动计划》签署仪式,在湖南常德桃花源旅游管理区隆重举行。

本文就此次赛事的特点与意义进行分析。

纵观启动仪式和征稿启事,本次大赛呈现以下十个特点:

特点一:启动仪式很隆重

启动仪式地点选在风景优美的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又加之是三个省诗词学会联袂主办,因此启动仪式热烈隆重,众多重量级嘉宾参加了启动仪式。主要嘉宾有: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副会长周达、秘书长杭中华,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华,湖南省诗词协会会长蔡建和,湖南省诗词协会党支部书记彭崇谷,湖北省诗词学会会长段维,广东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郭杰,以及来自湘鄂粤三地的诗词组织代表、文化学者及诗词爱好者共聚一堂,以诗为媒、以水为约,共启一场跨越地域的文化盛事。

特别需要肯定的是:常德市委、市政府对本次盛典高度重视,在3月18日会议报到时,市委书记罗毅君、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黎军锋同志专程看望了到会的专家学者。

特点二:领导讲话很精彩

湖南省诗词协会会长蔡建和主持仪式,他说,这次活动是要“以情为墨,书写对斯土斯地的深深眷恋;以湖为盏,尊享对乡思乡愁的绵绵遐思;以诗为媒,共襄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盛事,让洞庭湖的壮丽画卷在我们的笔下绽放光彩,让湘楚大地的美好梦想在我们的笔下生动传扬”。

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华致欢迎词:“常德作为洞庭湖畔的文化名城,愿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湘鄂粤三地诗词同仁携手,共掘诗词富矿,同绘文化蓝图。”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在讲话中高度评价此次活动的文化价值,希望三地诗人“以屈原精神为魂,以洞庭湖水为脉,创作出无愧时代的精品力作”。他说,桃花源历史悠久、声名远播。公元421年,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下了千古杰作《桃花源诗并序》,使桃花源声名大起。今天,湖南、湖北、广东三地的诗词学会,共同发起邀请赛很有意义。这是诗词组织的作用。

周文彰会长围绕诗词组织建设与工作重点,强调了以下四点:一要明确诗词组织工作任务。中华诗词学会和全国许多诗词组织以“千方百计调动千军万马,激发千家万户”的思路,开展丰富多彩的诗词工作,主要是为了“传承传统诗词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提升人们文化素质、记录时代生活风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推动诗词精品创作、参与新文化繁荣大合唱”,这可以看作是诗词组织的七项工作任务和目标。二要加强诗词组织自身建设。诗词组织一定要风清气正,风不清气不正人心不顺,那就是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就没有创造力,诗词的发展就无从谈起。一个风清气正诗词组织的标志,就是方向正确、人际和谐、服务热情、办事公正、对己严格。三要创造性地开展诗词工作。诗词组织的工作没有现成经验,没有固定模式,需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关键看会长,会长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的统称。会长就是“领头羊”、是“指挥长”、是“主心骨”,会长同时也是“班长”、是“表率”。四要重视诗词工作联动。实现“整体发展,系统推进”,一花独放不是春。这就要建立健全诗词工作联动机制。联动,既有条条联动,也有块块联动。条条联动就是全国性的、省区市的、地市县的诗词工作联动;块块联动,就是各省区市的、各地市县的诗词工作联动;还有横向联动,即跨地域、跨组织的联动。环洞庭湖区及大湾区诗词工作联动,中华诗词百城牵手活动,就是横向联动。周文彰说,诗词工作联动机制,要通过交流机制、会议机制、创作机制、平台机制等来逐步建立和健全。希望各地链接和用好“中华诗词学会官网”。

特点三:嘉宾致辞很务实

湖南省诗词协会党支部书记彭崇谷、湖北省诗词学会会长段维、广东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郭杰分别致辞,强调三地诗词联动对传承中华文脉、促进区域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表达了对这次赛事“与湖山相咏和,与时代共呼吸,描绘洞庭湖区的壮丽画卷,书写湘楚大地的美好风光,展现三省人民的深厚情谊,抒发乡思乡愁,传承不朽的爱国情怀与忧乐意识,弘扬中华诗词的深厚底蕴与永恒魅力”的殷殷期许。

著名诗人熊东遨既是广东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又是湖南省文史馆馆员,他用20世纪80年代的湖南、湖北诗词协会是“姊妹诗社”的典故强调了湖南与广东、湖北的深厚文化联系,诚挚希望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和情谊将大赛办好,希望此次大赛将载入中华诗词的史册。

特点四:地点选择有讲究

启动仪式选择在湖南省常德,很有讲究:一是因为常德是屈原放逐时逗留时间较长的区域,且留下了大量的不朽诗篇,定在常德切中大赛主题;二是常德的诗词工作卓有成效,享誉全球的“常德诗墙”已成为一张地标性文化名片;三是常德桃花源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是一个以自然风光和文化历史著称的旅游胜地。四是常德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原型地,桃花源以其秀美的山水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向往的理想乡土。

特点五:大赛组织很强大

此次大赛组织力量十分强大。一是指导单位是中华诗词学会;二是支持单位5家:中华诗词学会当代诗词曲赋联精品研究委员会、 中华诗词学会现当代诗词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华诗词学会乡村诗词工作委员会、中华诗词学会城镇诗词工作委员会、中华诗词学会高校诗词工作委员会。三是主办单位3家:湖南省诗词协会、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四是承办单位6家:深圳市长青诗社、常德市诗词学会、桃花源景区管委会、深圳市东源兴进出口有限公司、深圳市吉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长青老龄大学文学社。五是协办单若干家:中华诗词学会大数据事业部,湖南、湖北两省各有关市县区诗词学会、诗社,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各市县区诗词学会、诗社,广东省文化学会诗词文化专业委员会,云帆诗友会,柳州市诗词学会,茂名市唐宋诗词研究会。

特点六:征稿对象很广泛

征稿对象面积全世界,凡国内外热爱洞庭湖、关注湖湘文化和荆楚文化的诗词创作者均可以投稿参赛。

特点七:征稿主题很明确

参赛作品主题: 以洞庭湖为中心,聚焦湘鄂两省全域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历史人物、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等主题,抒发“同饮一湖水”的无限诗情。

特点八:作品体裁有限制

参赛作品体裁:绝句、律诗、古风、词、曲、赋、楹联(单边 15 字以内),作品使用何种韵书要注明。

特点九:奖项设置有点多

本次奖项多,奖金总数多,共计10万元。奖项奖金如下:

一是作品参赛奖项设置:诗、词、曲、赋、联综合评选。奖金设立:一等奖 1 名,奖金 5000 元;二等奖 3 名,奖金每名 3000 元;三等奖 5 名,奖金每名 1000 元;优胜奖50名,奖金每名300元。

二是评论邀请赛奖项设置:金奖 1 名,奖励 8000 元;银奖 2 名,奖金每名 3000 元;铜奖 3 名,奖金每名 1000 元;优胜奖 10 名,奖金每名 500 元。

特点十:个人捐资作奖金

著名诗人熊东遨为了促成此次大赛启动,他慨然捐资10000元给大赛筹备组作为奖金。对这种大爱情怀和支持诗词事业发展的行为给予点赞!

举办此次赛事六大意义

湖南省诗词协会、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广东中华诗词学会联袂主办首届“屈原杯 · 共饮一湖水 ”诗词曲赋联创作与评论邀请赛的意义深远。

意义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次赛事活动以屈原精神为魂,以洞庭湖水为脉,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诗词文化,推动诗词精品创作,反映时代特征。通过赛事活动,一方面,弘扬屈原的美政思想、爱国精神,家国情怀,宁死不屈、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以及不畏邪恶、正道直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一方面,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洞庭湖厚重的历史文化。洞庭湖——湖南、湖北的地理交集,爱国情怀与忧乐意识的滥觞之地,世间最古老、最经典、最繁华的诗词社区, 一湖诗情天下稀。

意义二:进一步促进区域诗词文化合作交流

赛事活动汇聚了湖南、湖北、广东三地的诗人和文化学者,加强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诗词创作的技巧与心得,提升诗词创作水平,促进三省诗词文化合作交流。“湖广熟,天下足 ”——湘、鄂两省自古家底殷实。三百多年前,湖南、湖北是一家,叫湖广行省,两兄弟分灶开伙后,仍亲如一家,往来频密,其文化血缘关系最为亲近。两省不但有着共同的楚文化背景,在推动近代中国转型的历史关头,也争先恐后,湖北武昌辛亥首义后,全国第一个响应反正,脱离清政府的省份就是湖南。广东省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吸引了近千万湖南人、湖北人南下奋斗、生活。新时代以来,广州、深圳、珠三角乃至全广东省,已成为越来越多湘鄂儿女的创业热土、第二故乡。 从广东回望,洞庭湖就是一个醉人酒窝;黄鹤楼就是一处日暮乡关;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同饮一湖水,极目楚天阔。通过此次诗词赛事活动,三首诗词组织之间的合作交流必将更加紧密,活动将更加频繁,形成联动机制,共同推动中华诗词事业繁荣昌盛!

意义三: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启动仪式活动在常德桃花源旅游管理区举行,结合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有助于推动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提升地区的文化影响力。

参赛作品以洞庭湖为中心,必将使更多人了解洞庭湖。洞庭湖这片融合湖南、湖北两省的浩瀚水域,素有“长江之肾 ”美誉,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底蕴与生态使命。按照《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2025年洞庭湖将建成生态安全、经济繁荣、人民幸福的美丽富饶大湖经济区。洞庭湖是湖湘文化、荆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以为中华自然山水与人文胜迹之渊薮。通过诗词曲赋联创作与评论邀请赛,对提高其知名度与美誉度具有重要助力作用,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做贡献。

意义四:颂扬新时代新风貌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湖北的经济迅猛发展,都进入了全国十强,成为中部地区的两座雄峰。特别是洞庭湖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总量不断提升。2023年,洞庭湖区(湖南部分)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434.28亿元,占湖南省GDP的近25%。洞庭湖区积极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得到了整体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本次赛事创作作品鼓励诗人以洞庭湖为中心,聚焦自然风光、历史人物、生态环境等主题进行创作,记录和反映新时代洞庭湖地区的生活风貌和发展成就,以诗为媒,描绘洞庭湖区的壮丽画卷!以情为墨,书写湘楚大地的美好印象!以湖为盏,陶醉梨涡浅笑的乡思乡愁!

意义五:激发诗词创作热情

本次诗词曲赋联创作与评论邀请赛,设设了置多个奖项,设立了丰厚的奖金和广泛的征稿对象,必将吸引了众多诗词爱好者参与,走进大湖、大江生态发展的浩荡潮流,创作精品力作。

意义六:发现与培养优秀诗词人才

诗词大赛就像一个大型的“人才选秀场”,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诗词爱好者汇聚在大赛中,通过层层选拔,那些具有较高诗词素养和创作才华的人才得以脱颖而出。这些被挖掘出来的诗词人才,无论是年轻的诗词新秀,还是经验丰富的民间高手,都是传承和发展诗词文化的重要力量,培养使他们成为诗词界的创作、教学、研究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为中华诗词事业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来源:调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