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项目紧密围绕学校师生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将分散的教室视频流统一纳入管理,并常态化收集教室授课资源,成功对接200间录播教室,实现教学内容的自动采集。同时,通过资源平台与一体化教学管理平台,为师生提供全面的资源管理、资源加工、资源AI分析以及资源分享与共享服务,
项目客户及案例简介:
该项目服务于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是四川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项目紧密围绕学校师生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将分散的教室视频流统一纳入管理,并常态化收集教室授课资源,成功对接200间录播教室,实现教学内容的自动采集。同时,通过资源平台与一体化教学管理平台,为师生提供全面的资源管理、资源加工、资源AI分析以及资源分享与共享服务,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完整体系,着力为学校打造智能的混合式教学空间。
建设内容:
1.常态化录播教室
对接200间常态化录播教室,具备教学信号的实时输出能力,满足线上教学巡课与督导评价;建立课堂教学录制机制,实现教学资源的持续沉淀;构建实时互动教学能力,满足跨校选课、虚拟教研、对外帮扶授课等不同教学教研新形态。
2. 校级教学资源平台
构建统一的教育资源管理平台,整合录播系统、现有资源、外部资源及三方平台资源,为用户提供资源访问、发布、加工等服务,并结合知识图谱,将知识图谱与资源学习深度结合,形成清晰的课程知识点及资源归纳。此外,平台支持教育部标准埋码和大数据监测,可根据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等资源接入要求预留推送接口,支持未来推送精品课程。
3. 一体化教学管理平台
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立足本地化建设,打造覆盖“教、学、评、管、析”的一体化教学管理平台,实现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全场景,能够满足课前备课、学生预习、课堂互动、作业评测、直播教学、教学评价、教学分析等全业务流程,将所有课程和教学实现后台统一的数据提取与分析管理。
项目成果及价值:
1.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通过构建智慧教学门户、教学资源支撑及校内流媒体系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打造沉浸式在线教学环境。教师可借助课前备授课系统精准发布教学任务、利用资源加工工具丰富教学资源;学生则能参与互动直播教学、通过协同笔记、知识点智能标记等功能深化知识理解,课后借课堂实录自主复习,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2.优化教学资源管理
教学资源支撑系统以硬件设备保障资源存储安全、调用迅速。个人资源中心等功能方便教师随时上传、管理个人与共享资源,资源加工工具助力资源持续更新、优化。结合学习数据、互动数据等多维度数据分析模块,深度挖掘资源使用价值,为教学决策提供支撑。
3.强化教学过程数据化
依托智慧教学门户与校内流媒体系统,全流程记录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数据。多维度数据收集分析,既助力教师精准把握学生动态、调整教学策略,也为学院教学管理决策提供详实参考,助力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
项目亮点与优势:
1.高效稳定的校内流媒体支撑能力
本项目收录200间教室流,面对业务高峰(如考试前,毕业设计前等)师生集中访问、传统视频流汇聚不稳等难点,采用高性能编码技术、存储设备及云原生微服务架构,拆分服务并持续迭代,确保视频流的稳定收录和存储,保障业务高峰大并发访问稳定,提升师生观看体验。
2.多样化用户环境适配
本项目充分考量实际运行中师生多样化的使用场景,针对Windows、macOS、Android、iOS等主流操作系统及常用浏览器,华栖云在视频资源共享平台设计中,从代码兼容性优化、跨终端响应式适配、功能适配测试等多维度发力,确保不同设备环境下系统均能顺畅运行,为师生提供一致优质的使用体验。
3.融合AI+教学能力
教学全过程充分融入AI能力。如提供课程内容分析、语音识别、讲义提取等能力,挖掘沉淀教学资源价值;智能化分析教学行为与数据,推进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未来,还将基于持续沉淀的资源,建立学校自有教学资源大模型,经训练推理开创个性化教学应用,赋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升级。
来源:华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