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收之后,沉甸甸的粮食颗粒归仓,留下的秸秆成了无处安放的“负担”。近年来,浏阳市大瑶镇主动作为,大力推进秸秆禁烧工作,创新探索秸秆综合利用路径,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夏收之后,沉甸甸的粮食颗粒归仓,留下的秸秆成了无处安放的“负担”。近年来,浏阳市大瑶镇主动作为,大力推进秸秆禁烧工作,创新探索秸秆综合利用路径,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协同联动,防范未“燃”护生态
“现在打开‘铁塔卫士’,就能实时查看所有耕地情况。”大瑶镇生态事务中心主任李彦青一边在电脑上放大画面,一边作着详细记录。
“铁塔卫士”作为一款智能监控系统,依托通讯铁塔上的高清摄像头,将现场情况同步传输至监控平台,一旦有“可疑迹象”,就能第一时间锁定地址,通知所在村(社区)前往处理。
“全镇设立了21个探头,做到了全面覆盖、精准定位。除此之外,无人机技术也被运用到了监管中。”李彦青补充道。
不仅如此,大瑶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持续强化日常巡查力度。辖区内的重点区域安排专人循环巡逻,并对处理火点队伍开展专业化培训,确保接到火点指令能迅速处理好。
今年以来,通过落实责任、严控源头、“人防+技防”全方位监控,大瑶镇未发生一起秸秆焚烧事件,牢牢守住了禁烧底线。
立体宣传,环保意识入人心
“高温会‘烫伤’土壤,致使土质板结,进而影响下一季的播种。”“长沙全域都是秸秆禁烧区,违反规定是要按照情节轻重罚款的。”“要是火势失控了,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让群众更好理解秸秆禁烧工作,大瑶镇充分利用微信群推送禁烧科普知识,借助“村村响”广播、流动宣传车循环播放禁烧政策。
镇村干部、小区主任则组成了宣传小队,以走进群众家中、深入田间地头、召开“屋场夜话会”等方式,面对面讲解焚烧秸秆的危害、禁烧政策法规及秸秆综合利用的益处。
截至目前,大瑶镇已印制发放《秸秆禁烧明白卡》3000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宣传手册》200份、《禁烧通告海报》400份、《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30000份、禁烧警示牌60块,引导群众自觉参与、主动支持禁烧工作,凝聚全民共治的强大合力。
提高效能,变废为宝助农耕
焚烧秸秆政策不是“一刀切”,既要守牢生态屏障,也要考虑农户的实际需求。3月以来,湖南先后出台《湖南省秸秆综合利用若干规定》和《湖南省关于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为秸秆高效转化利用提供了具体指导。
何明水是大瑶镇的种植大户,承包了一千余亩土地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据介绍,现在他主要采用低茬收割后粉碎还田和打捆离田后转运至收储运中心集中加工这两种方式处理秸秆,依据标准能获得相应的政策补贴。日前,他已下单订购了2台秸秆打捆机,每台机器均可以享受购置总额35%的补贴。
“我们对这些种植大户的情况进行了逐一登记,同时实行‘一村一策量化指导’,用科学手段实现环境保护和效益提升的双赢。”大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厉招阳表示。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如今,秸秆不再是乡村农收的“包袱”,成为有转化价值的“财富”;禁烧不再是生硬的规定,而是浸润人心的“共识”,大瑶镇将始终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向着“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好愿景阔步前行。(邓楚婕)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