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美食之福建——白水贡糖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3 17:38 3

摘要:唐朝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漳州白水贡糖的制作技艺不断发展和完善。到了明代,漳州白水贡糖更加声名远播,不仅被朝廷列为贡品,更成为中外交往中的糖果礼品,甚至作为船货和土特产品远销海外。白水贡糖销往海外后,因为独特的技艺和风味,而备受喜爱,风靡一时。

漳州白水贡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据说早在唐玄宗时期,这种糖就已经非常出名。

1

由来及风靡

唐朝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漳州白水贡糖的制作技艺不断发展和完善。到了明代,漳州白水贡糖更加声名远播,不仅被朝廷列为贡品,更成为中外交往中的糖果礼品,甚至作为船货和土特产品远销海外。白水贡糖销往海外后,因为独特的技艺和风味,而备受喜爱,风靡一时。

“贡糖”之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以制作动作命名;贡糖的制作过程需要将原料和麦芽糖放到案板上,用木棒不断的捶打、捣碎,这个动作闽南语叫“摃”,也就是“打”的意思,是“摃”出来的花生糖,正好与贡糖的“贡”同音,便叫做贡糖;二是指地方献给皇帝的贡品,因为是进贡给皇帝的糖。所以称为贡糖。

2

蕴含美好寓意

白水贡糖于清朝乾隆十一年开始,便作为贡品进贡朝廷,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当年乾隆皇帝经过碧溪白水营,在玳瑁山金山岩寺小憩。寺僧端出碧溪白水营的土特产——“花生麦芽糖”款待。乾隆大悦,当即钦点为贡品,并赐名为“佛手茶”。但结合历史记载来看,这个传说不实,只当个故事看看就好。虽然如此,但贡糖曾作为贡品,却是无可争议的。

传统的白水贡糖以竹叶红纸包装,吉祥喜庆,红红火火,鲜红的纸上是“喜、美”之韵味,总能传递出一种美好的气氛,一种积极温润的味道。此外,贡糖以花生为主要原料,花生寓意“多子多福”,糖则示以甜甜蜜蜜,寄予了对新婚生活的美好愿景。在数百年的时间里,贡糖一直是赠送亲朋好友和操办婚礼的好物。

3

工艺及传承

白水贡糖的制作包含选料、炒花生、脱膜、熔糖、拌料,捶打、备馅、压片、包馅、切块等十一道工序。其制作工艺讲究“二准三快”,“二准”:炒花生时火候看准,白糖、麦芽糖搅煮时火候看准;“三快”:花生仁下锅与麦牙糖搅拌要快,起锅后人工捶打要快,切贡糖及包装要快。此外在制作过程中,各个工序对于火候的掌握、对天气冷暖干湿的判断等,都会是贡糖的一味秘方。

清光绪十一年陈九曾创立“茂顺”,延续贡糖的传统制法。到了1923年,第二代传承人将贡糖事业发展至更大,甚至将贡糖销往东南亚各地。后来又经过第三代、第四代的坚守,创办起了贡糖加工厂,将贡糖的生产由家庭作坊转变为规模化生产。到了第五代传承人时,陈家贡糖事业已经历经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来源:美食地图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