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龙文章这个人,说句大白话,就是你放在今天小区门口,准保不是那种坐得住、躺得安稳的主儿。他这人骨头里有种抗拒舒服日子的倔强——有点像小时候家里谁都劝你“别出去疯”,偏他就要踩泥拼命跑,不知道累。这种人,命硬,心也硬,但又没那么容易让你看穿,他活得既带劲,也带刺。
龙文章这个人,说句大白话,就是你放在今天小区门口,准保不是那种坐得住、躺得安稳的主儿。他这人骨头里有种抗拒舒服日子的倔强——有点像小时候家里谁都劝你“别出去疯”,偏他就要踩泥拼命跑,不知道累。这种人,命硬,心也硬,但又没那么容易让你看穿,他活得既带劲,也带刺。
那会儿缅甸那档子事,好多人都想着避险,能回南岸就算大吉。可偏偏龙文章这个“死啦死啦”团长,跟捡破烂似的一路收溃兵,东拉西扯,莫名就聚了一堆人。孟凡了、炮灰们,你说是弃子吧,但跟着龙文章混着混着,队伍竟也壮大起来。听起来像个荒唐的逃亡,实际上却像一场扎根泥土里的反攻——死气沉沉的队伍被他搅活了;可你细想,这种折腾法儿,不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龙文章嘴上总说梦想领兵打仗,但谁真敢把命搁台面呢?可他就敢。
说句离题的,庭审时虞啸卿那句:“你能用一驼子什么货,换个中尉虚衔,准是有领兵的心思。”听着像在挤兑,其实就是明里暗里都把龙文章那股子不服输、不怕死的劲给点出来了。那会儿虞家的主力团正缺个团长,虞啸卿都动了念要把精锐交给龙文章管。可龙文章不是傻的,他斜着一眼看那主力团,好像踌躇了一下,最后却干脆一口回绝了——这事儿一想就揉不开,谁家孩子不盼着当兵能当主力?龙文章偏不稀罕,真是人心难测。
你说他是“妖孽”,是虞啸卿给的外号,挺贴。他和孟凡了的一帮,死啦死啦这个名号,也是蹊跷,不怕死但怕安逸——这话乍听夸张,其实蛮有道理。人怕死,是本能;凡人都盼着安逸,但龙文章偏偏把这“安逸”当成蚂蟥,一旦沾上,任你多壮士多英雄,都废了。
那次川军团刚重组,西岸小鬼子偷渡怒江,炮声一响,虞师溃不成军。传大家伙一窝蜂信虞啸卿殉国,江防线乱七八糟,只剩龙文章的炮灰团守着阵脚大喊进攻。你要说这不是疯子,我都不信;老虞见他逆着水流冲,还真生出了惜才之心,座车都能被龙文章骗去,物资一股脑送上。可最后东岸让小鬼子突防了,祭旗坡也失了,虞啸卿刮龙文章一嘴皮,盘根究底一问,他来句:“都怕死,但更怕安逸。”
听得人头皮发麻。龙文章说:远的不说,打仗就跟卢沟桥一样,日本人三次开口就是三次挨打,我们嘴硬鼓劲,其实都怕变数,盼着过几天太平日子,越等越输,最后被安逸“喂死”。别以为这种事是天边云烟,近的就在眼前。小鬼子在对岸修防线,自己人就都在想“能不能熬过一阵子,再图安稳”,阖家团圆谁不喜欢?但一旦睡着了,丧钟就响在耳边。
虞啸卿问:“你想放小鬼子过防线?”龙文章点头:“对,他们扛磨——死不了就活下来,像蟑螂样,东岸就没人敢打盹了。”这话说得粗,可粗里见真,炮灰团是现成挡风的粪坑,一丢东岸就惹得一身骚,谁还敢懒散?这叫“鲶鱼效应”,你没受点罪,骨头都酥了。
其实你琢磨龙文章这人,他骨气里有点少年闯祸的狠劲。南天门那一战,他跪拜成千上千的孤坟,那点沉重压在心头,谁还能睡安稳?炮灰们跟他混,整个晚上都在梦呓孤魂,仗没打完,人却早被仇恨和责任盯上了后腰。安逸这东西,他是真咽不下去——对得起那些死透在怒江对岸的同胞?对得起兄弟般一起挨子弹的炮灰们?他不敢。
再说虞啸卿的主力团,看着光鲜亮丽,装备大炮坦克全,不愁吃穿,整天喊口号,士气高昂。但龙文章摸过人心,他知道这种环境,就是温水煮青蛙,兵只会慢慢麻了神经,忘了仗咋打,忘了为啥上前线。真有铁血豪情的,还能被谣言火箭似的消磨得死气沉沉。竹内连山那阵炮轰,传遍虞师“虞团座被炸死”,士兵见风使舵,找借口溜号。龙文章的炮灰才不是这种料,他们知道仗打到这份上,后怕是没资格的。
说到竹内连山,其实你要我说,得分两面看。不说家仇国怨,单瞧他那作风,活脱脱一工程怪人。地道、汽油桶、古树掏空做堡垒,把土木工事玩成密室逃脱,一群老鼠蟑螂式的小鬼子钻来钻去,打都打不死。你说虞师的主力团大兵如狼,镇守阵地,有点像用猎犬抓老鼠,用力过猛,反倒碎了泥;龙文章的炮灰却是蛇,钻地洞钻树洞,专门和虫子死磕。瞅着不起眼,可真是这一群才有希望刨开竹内连山的机关算尽。
炮灰团没有精良装备,也没人看得起,倒活得自在。龙文章能带人趁夜偷渡怒江,为救孟凡了父母,侦查日军布防。他一眼就发现机枪阵地是假的,连汽油管埋地道都看出来。你要说啥叫侦察兵素质,这才叫见血见肉。主力团有先进侦察机,拍个照片圈圈点点,却迷信得跟斗地主一样,最后被竹内连山那开天辟地一炮撂倒。
再说斗志,主力团坐拥大规模武器,冲锋阵地花里胡哨,却不见得敢跟死拼。炮灰团怎么办?破釜沉舟式的狠劲,老就老在怕死但真能和死瞪眼,他们不是没命,而是每一枪都买命去打,才有可能死里逃生。龙文章能把特种作战“玩出花来”,小队迂回,钻岗楼,偷袭敌后,这阵仗才是竹内连山怕的。主力团拐不过“正义”的弯儿,只会正面交火,钻洞子那是笑话。龙文章呢,游击战专家,这帮炮灰跟他干活,效率敢说是“有命令就出洞,有任务就进洞”。
你要追问龙文章思想,他和赤色分子的事儿,还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透。他见小书虫,一聊到信仰,两人眼睛都发亮,那三分钟蜜月期,就是书生之间的英雄惜英雄。孟凡了说,龙文章不是不懂危险,他愿意带工人蚂蚁进阵地,就是认同共产党,认同理想主义者的执拗。炮灰团爹不疼娘不爱,算给龙文章留点隐身的余地,真要进主力团,他在虞啸卿眼皮底下,唐基一问“赤化怎么看”,一句话错了就是头落地。
南天门决战之后,龙文章升为师长,却因不肯接内战令,被处死,克虏伯亲手行刑。这样的结局,讲得云淡风轻,其实一身黑白根本说不明白。你说他这点狠心,是认同信仰还是认了命?怕安逸,怕成为被温水煮死的青蛙,也怕忘了为谁而战。
这个人啊,你说他疯,也好,说他狠,也罢,最后我就记得,那一千个孤坟夜里缠他不肯让他睡。而活着的人,有时也睡不着——这世道,总要有人负点“孽”,哪怕下场凄惨,哪怕万人不解。龙文章是这样的人,他抗拒安逸,敢和命运对赌。我们只看见他的叛逆和“妖孽”,没看见他心里夜深时的那层愧疚和恐惧。
故事都没讲完,人生也还没给结论——到底是安逸害了人,还是没命的人才配活着?下次聊聊,兴许又能多看点不一样的龙文章。
来源:和风抚柳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