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家河镇:念好“五字诀”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主动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3 16:35 2

摘要:3月以来,武家河镇认真贯彻省市县总林长发布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令的要求,坚持“以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工作原则,持续压实责任,细化工作措施,积极行动,以“责、守、巡、宣、管”五字诀推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走深走实。

3月以来,武家河镇认真贯彻省市县总林长发布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令的要求,坚持“以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工作原则,持续压实责任,细化工作措施,积极行动,以“责、守、巡、宣、管”五字诀推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走深走实。

一、“责”字筑基,责任落实全链条

严格按照森林草原防灭火“8311”工作机制要求,持续强化体系建设,层层压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责任,坚决遏制森林草原火灾发生,确保林草资源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落实科级领导责任。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第一责任人,其他党委政府领导为成员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指挥组,统筹全镇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二是落实林长属地责任。严格落实森林草原防火网格化管理,划分网格员120名,发挥护林员、草管员“生态哨兵”作用,划定重点防火区域9个,把防火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具体人员”。三是落实干群联防责任。镇村两级分别及时制定《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处置预案》,明确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责任边界、管护职责和处置措施。镇与村,村与生态护林员、草管员层层签订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书共95份,全镇党员、干部、群众、林缘企业、施工单位签订森林草原防灭火承诺书1200余份,确保全镇上下一条心扛牢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

二、“守”字设防,火源管控全覆盖

坚持把压力传导到防火最前沿,防控举措落实到山头地块。一是精准设置防火卡点。紧盯森林草原防火关键期,在林缘重点村、重点区域、进山要道等关键区域,针对性设置防火卡点24处,结合实际制定了《武家河镇卡点巡查值守表》《武家河镇卡点进山人员管理登记表》,组织村组干部、生态护林员、公益性岗位等80余人全天候值守,一漏一车一人收缴火源,登记信息,确保火种不进山、火源不入林。二是补充设置移动哨岗。针对山区地形复杂、人员流动分散的实际,组建由村组干部、生态护林员组成的流动巡逻队6支,对沟壑、密林、坟滩等固定卡点难以覆盖的区域开展拉网式岗哨设防,发现烧地堰、野炊等违规用火行为立即制止,对火情隐患就地处置并同步吹哨示警,形成“固定+流动”双防线。三是严格落实值守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和科级领导带班制度,保证通讯工具24小时畅通,督促值班值守人员严格按照火情报告制度和火灾处理流程,及时准确掌握辖区森林草原火险、火情动态和处置情况,全面杜绝迟到、谎报、隐瞒、漏报现象发生。

三、“巡”字织网,隐患排查全环节

牢固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治”理念。一是健全巡查联动机制。推行“日常巡查+专项督查”模式,日常巡查由护林员按网格每日打卡巡护,重点检查野外用火、破坏林草痕迹;镇纪委牵头成立专项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各村防火责任落实、隐患台账更新等情况开展交叉检查。二是强化重点时段巡查。在春耕农事等高火险节点,迅速对全镇野外重要火源点开展全面排摸,针对重点林区、坟地集中区、寺庙和进山路口等重点区域,要求各村护林员加密巡查频次,确保安全隐患早发现、早处置,累计收缴违规火种11件。三是聚焦重点部位巡查。整合镇综合执法队、店子林草技术骨干、村干部等力量,成立镇级防火巡查专班1支、村级巡查小队6支,配备风力灭火机、油锯等专业工具7台,划分巡查责任区7个,按“一周一覆盖”标准对林区输配电线路、易燃物堆积点、墓地集中区等高风险点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动态排查整治林区输配电线路10余公里,消除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10处。

四、"宣"字入心,教育引导全方位

把防灭火宣传教育落实到“最后一厘米”作为工作目标,搭建立体宣讲网格,让群众一听就懂、一看就明、一做就会,防火意识入心入脑。一是线上线下深入宣传。接地气录制防灭火工作宣传录音,利用各村“大广播”、“流动小喇叭”不间断播放防灭火工作相关知识;利用各村微信群发送防灭火提醒短信50条,转发警示案例3个、法治宣传片3个,曝光野外违法用火典型案例2个,以案说法,形成强有力的震慑警示作用。二是干群联动合力宣传。镇党委、镇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在重点管护区域和各卡点悬挂防火宣传横幅30条,镇村干部协同辖区民警深入各重点防护卡点,发放防灭火手册200余册,劝导野外烧荒30人次,引导文明祭祀600余次。三是文明实践协同宣传。积极开展森林草原防火进校园、进村委、进企业、进寺庙等活动,提高全民防火意识,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契机,倡导以集中焚烧、鲜花祭祀、网络祭祀等形式代替上坟烧纸、烧香等传统习俗,引导群众文明祭祀,减少森林草原火灾发生。

五、“管”字固本,治理源头全要素

严格执行森林草原防火“十不准”,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加强重点人员管控。切实把预防工作作为森林防火的“重要工序”,把管住人作为火源管理的“首要任务”。结合主动创安创稳工作,全面摸清少年儿童、精神智力障碍人员等特殊人群底数,督促监护人严格落实监护监管责任。二是加强农村"三堆"治理。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设立生态护林员兼任"三堆"巡查员机制,对林缘地带50米范围内的秸秆堆、柴草堆、粪肥堆进行集中清理,倡导秸秆粉碎还田,进一降低林缘区火灾隐患。三是加强林草资源管护。以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作为抓手,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取得实效,周密部署、统筹安排,积极组织护林员、公益性岗位人员和党员群众扎实有序开展春季行道树管护,加大辖区内行道树的精细化管养力度,在完成树木修剪工作的同时,统筹布局,全面开展路肩整治行动,清理杂草、平整路肩、对部分土壤增施肥料,补充养分,补植补栽行道树,保障道路整洁畅通,全力实现乡村“颜值”和“安全”双提升。

来源:天水甘谷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