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状元系列之:太平状元周震炎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3 14:47 1

摘要:南宋开庆元年己未科礼部会试,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副宰相)丁大全亲临会试考场。丁大全并非关心礼部会试,而是要在会试举人中,为南宋理宗赵昀唯一的亲生女周汉国公主选出一位驸马。

南宋开庆元年己未科礼部会试,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副宰相)丁大全亲临会试考场。丁大全并非关心礼部会试,而是要在会试举人中,为南宋理宗赵昀唯一的亲生女周汉国公主选出一位驸马。

风度卓然相貌英俊的参试举人周震炎,当即吸引了丁大全。丁大全令会试主考官取来了周震炎‘投状’。历代科举各州贡送举人,应试之前要向礼部呈递州府所出具的证明举人家世‘解状’,及举人本人所出具的求学经历‘亲状’,统称‘投状’。丁大全审阅周震炎‘投状’心喜不已。周震炎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年方二十八岁,并且遵循未取功名前不得娶妻家训,尚未娶妻。

礼部会试毕,周震炎获中贡士。丁大全唤来周震炎出了一道策题,令周震炎策答。一月后,南宋开庆元年己未科殿试开科,殿试读卷大臣(执行主考官)丁大全所出策题,竟然与曾令周震炎所作策题相同。周震炎被丁大全以南宋开庆元年己未科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呈奏。丁大全暗示南宋理宗赵昀,周震炎来自名称吉祥的太平府,风度卓然相貌英俊尚未娶妻。赵昀御览周震炎殿试策答龙颜大悦,御笔钦点周震炎己未科进士榜第一甲第一名。并破例御书“太平状元”赐予周震炎。

周震炎:字名光。生于南宋绍定四年(公元一二三一年),卒于南宋景炎元年(公元一二七六年)。太平府当涂(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人。南宋开庆元年(公元一二五九年)己未科进士榜第一甲第一名。

南宋开庆元年己未科金殿传胪唱名时,周汉国公主在大殿隔着纱帘窥视了周震炎。周汉国公主道:“新科状元果真容貌俊秀”。言毕周汉国公主转身离开了大殿。因为周汉国公主早有心仪之人,这人便是南宋宁宗赵扩皇后杨桂枝(慈明太后)侄孙,冀王杨次山孙子,节度使杨蕃儿子,英俊干练擅于诗赋精于书画的杨镇。

周汉国公主拒绝招新科状元周震炎为驸马,使得南宋理宗赵昀尴尬而无可奈何。自赵构南渡建立南宋后,皇帝子嗣格外稀少。南宋高宗赵构、南宋宁宗赵扩、南宋理宗赵昀、南宋度宗赵禥四位皇帝甚至没有子嗣。除南宋理宗赵昀所生周汉国公主外,其它皇帝所生八位公主均未到适婚年龄便早夭。赵昀居皇位四十余年,仅在南宋淳祐元年(公元一二四一年),宰相贾似道姐姐贾贵妃为其生了一位公主。公主出生后赵昀便封其为瑞国公主,后封升国公主。其后封为周汉两国公主,其地位非同寻常。

得知周汉两国公主心愿后,赵昀诏宗正寺卿荣王赵与芮(赵昀弟,周汉两国公主叔父)进殿,旨令荣王赵与芮前往杨镇家中宣读诏书,令杨蕃以“三书六礼”为儿子杨镇向周汉两国公主求婚。“三书六礼”为古代中国传统婚姻礼仪。“三书”:聘书:订亲文书。礼书:礼品文书。迎书:迎娶文书。“六礼”:纳采:由媒人向女家提亲。问名:女家接纳提亲后,将女儿年庚八字交给男方。纳吉(又称过文定):确定男女双方年庚八字没有相冲相克。纳征:男家需请儿女双全之人,将聘书、礼书送到女家。请期:由男家择定合婚的良辰吉日,征求女家同意。亲迎:结婚吉日,男家赴女家迎娶新娘。

南宋开庆元年(公元一二五九年),蒙古兵马进逼鄂州。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丁大全隐匿军报,被弹劾罢相流放贵州。朝廷追查丁大全同党。

南宋景定元年(公元一二六零年),周汉两国公主嫁给了杨镇,成为了包括其后,南宋历时一百五十三年,当朝皇帝唯一出嫁的亲生公主。南宋理宗赵昀授周汉两国公主庆远军承宣使(虚衔,不赴任)。杨镇左领军卫将军驸马都尉、庆远军节度使(虚衔,不赴任)。并在皇宫嘉会门旁为周汉两国公主建驸马府。

据《宋史·公主传》载:南宋理宗赵昀常微服前往驸马府探望周汉两国公主。而在赵昀探望驸马府时,偶尔忆起丁大全曾举荐的驸马周震炎。便将此时仍暂居京城临安客栈,等待朝廷任用的“太平状元”周震炎以丁大全同党,颁旨褫夺周震炎开庆元年己未科进士榜第一甲第一名,降为开庆元年己未科进士榜第三甲最末一位进士,驱离京城临安。左领军卫将军驸马都尉、庆远军节度使杨镇为周震炎求情,周震炎被安置在庆远军官辖的四川做了一名县令。

南宋景定二年(公元一二六一年)七月,嫁给杨镇未满一年的周汉两国公主病亡,时年二十岁。南宋理宗赵昀痛哭数日,为周汉两国公主赐谥:端孝。

南宋景炎元年(公元一二七六年)。娶妻谢氏、儿女双全的周震炎逝于县令任上,时年四十五岁。

周汉两国公主香消玉殒后,南宋理宗赵昀对驸马杨镇关爱依旧,甚至将唐朝冯承素摹本“神龙本”《兰亭序》(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神龙本”上有驸马都尉杨镇题跋)赐给了杨镇。身份尊贵风流倜傥的杨镇在周汉两国公主仙逝后,纳了十余位妾室整日欢娱寻乐。但在南宋景炎元年,元朝丞相伯颜率领大军进入南宋都城临安前夜,驸马都尉杨镇与国舅杨亮节,背起益王赵昰、广王赵昺逃离了南宋都城临安,为赵宋王朝保留了一丝血脉。

来源:枕砚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