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1年,正是民国十年,这世道看似比前些年太平了些许,可老百姓的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的。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摆摊叫卖的小商小贩,吆喝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护城河边上,垂柳依依,河水悠悠流淌,可就在这看似宁静的河边,却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冲突。
1921年,正是民国十年,这世道看似比前些年太平了些许,可老百姓的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的。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摆摊叫卖的小商小贩,吆喝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护城河边上,垂柳依依,河水悠悠流淌,可就在这看似宁静的河边,却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冲突。
郑老屁,本名叫郑满仓,来自河北农村,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他这人身高八尺,膀大腰圆,模样看着憨厚,可一开口,那浓浓的乡音就带着股子直爽劲儿。郑老屁幼年时,放屁声如擂鼓,这诨名就这么传开了。他食量惊人,单日食量能抵三个壮汉,日食六斤粮。可谁能想到,老天爷不长眼,一场灾荒下来,家里饿死了两个女儿,老婆整日以泪洗面,郑老屁实在走投无路,只能赶了辆骡车,拉着家里仅有的一点粮食进城,想着换点钱,好撑过这艰难日子。
郑老屁影视形象
这日,他的骡车正沿着护城河缓缓前行,车上的粮食在太阳底下泛着金黄的光,那可是一家人的救命粮。巧了,白景琦的马车也从这儿路过。白景琦,京城百草厅白家的七爷,那可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行事向来风风火火。两辆车在这狭窄的河边小道上狭路相逢,谁也过不去。
白景琦撩开马车的帘子,探出头来,脸上带着几分不悦,大声说道:“我白七爷的车,在这京城可从不让道!”那声音洪亮,带着股子霸气。
郑老屁也不含糊,袖子一撸,脖子一梗,回怼道:“俺这骡子叫‘铁头’,专撞你们这些京城阔老爷!”说着,还拍了拍骡子的脑袋,那骡子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气势,不安地刨着蹄子。
就这么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肯退让,最后竟动起手来。一番厮打,白景琦被郑老屁薅掉了一绺头发,疼得他直咧嘴,反手就把郑老屁踹进了河里。只听“噗通”一声,郑老屁掉进了河里,溅起一片水花。
可谁能想到,这郑老屁从河里爬上岸后,既不生气,也不找白景琦算账,反而坐在地上大哭起来:“俺媳妇纳的千层底泡烂了!”那哭声里满是心疼,眼泪鼻涕一把抓。
白景琦看着眼前这一幕,大为惊奇,心想这汉子可真是个妙人。当下也不多说,拉着郑老屁就去了内联升鞋店,大手一挥,豪掷十块大洋,给郑老屁全家都置了新鞋。
“拿着,给你家人都换上新鞋,别再心疼你那泡烂的千层底了。”白景琦笑着说道,那豪爽劲儿就像花的不是钱,而是废纸。
郑老屁接过鞋子,看着手里崭新的布鞋,眼眶泛红,结结巴巴地说道:“七爷,您这……您这可真是大好人呐!俺郑老屁这条命,以后就是您的了!”
就这么一场闹剧,让白景琦和郑老屁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开启了郑老屁在白家三十年的主仆生涯。
郑老屁进了白家后,很快就因为他那惊人的食量出了名。这天,厨房的冯六端出三张大饼和二斤酱肘子,想试试这新来的郑老屁到底有多能吃。
只见郑老屁也不客气,伸手就抓起一张大饼,把酱肘子一股脑儿地卷了进去,那动作麻溜得很,卷肉就跟卷席子似的。他三口就吞掉了一张饼,油汁顺着胡子往下淌,活脱脱像一道“瀑布”。周围围观的仆役们都惊得合不拢嘴,一个个瞪大了眼睛,仿佛看到了什么怪物。
大饼卷肉
郑老屁吃肉饼
白景琦得知此事后,亲自赶来观看。他站在一旁,看着郑老屁狼吞虎咽的样子,不禁拍案狂笑:“好!往后我要是生气了,你就给我吃,吃一斤赏一块大洋!”
郑老屁一听,嘴里塞着大饼,含糊不清地说道:“七爷,您就瞧好吧!俺保证把您逗得开开心心的!”
从那以后,郑老屁就成了白家的“开心果”,只要白景琦一不高兴,他就开始施展自己的“吃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1937年的一天。
那天,日军闯进了白家,逼迫白景琦出任伪职。白景琦哪能答应,当场就怒掀了饭桌,把饭菜洒了一地。日军走后,白景琦气得在屋里直跺脚。
郑老屁见状,赶忙跑了过来,说道:“七爷,您消消气,俺给您表演个绝活儿!”说着,他抄起厨房里的洗菜铜盆,把地上的八荤四素、两汤三斤米饭一股脑儿地倒进盆里,搅和在一起,活脱脱成了一锅“满汉全席大杂烩”。
郑老屁端着铜盆,蹲在门槛上,开始狂炫起来。只见他勺子不停地往嘴里送,饭菜如流水般进了他的肚子。半小时过去了,郑老屁撑得衣扣都崩飞了,可他还在不停地往嘴里塞。白景琦看着他那滑稽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老屁啊老屁,你可真是我的福星!”
1943年,北京城被日军统治得乌烟瘴气,连百草厅也没能幸免。日军大佐龟田盯上了百草厅的秘方,三天两头派人来骚扰,逼迫白家交出秘方。
白景琦整日愁眉不展,郑老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天,他突然灵机一动,跑到白景琦面前,神秘兮兮地说道:“七爷,俺有个主意,保准能把小鬼子给治住!”
原来,郑老屁打听到东街有个驴肉火烧铺,掌柜是他表侄。他打算用美食来对付日军。
当天夜里,郑老屁就和表侄忙活了起来。他们连夜烙了百张芝麻烧饼,那烧饼在炉子上烤得金黄酥脆,香气四溢。接着,又把卤好的驴肉切成薄片,拌上翠绿的青椒碎,准备塞进烧饼里。
“七爷,咱这驴肉里可加了料,保管让小鬼子吃了好受!”郑老屁一边往烧饼里夹肉,一边得意地说道。
原来,他在驴肉里掺了巴豆,就等着日军上钩。
第二天,白家派人去请龟田大佐,说是要献上秘方,还准备了一桌丰盛的“乾隆御膳”。龟田一听,乐开了花,带着一群手下就来了。
一进白家,龟田就闻到了那诱人的驴肉火烧香味,馋得他直咽口水。也顾不上什么形象了,伸手就抓起一个驴肉火烧,大口咬了下去。
“太君,这可是乾隆爷当年最爱吃的美食,您尝尝。”郑老屁在一旁陪着笑,眼睛里却闪过一丝狡黠。
龟田哪管那么多,一个接一个地吃了起来,一口气连吞了五个。他的手下们也不甘示弱,纷纷抢着吃。
没过多久,龟田和他的手下们就开始捂着肚子,脸色煞白。一个个东倒西歪,不停地往茅房跑。郑老屁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得意地吹嘘道:“小鬼子啃烧饼像饿狗扑屎,哪懂咱中华食道!这回让他们知道咱的厉害!”
趁着日军乱作一团,白家趁机转移了药材,保住了百草厅的根基。
在白家的日子里,郑老屁还发生了不少趣事。
有一回,白景琦在屋里放了个响屁,那声音大得震惊了半条街。郑老屁听到后,立马跑了进来,大声高呼:“七爷这屁声如战鼓,白家必再旺三代!”
白景琦又好气又好笑,指着他说道:“你这老屁,就会拍马屁!”可心里却对郑老屁的这股子机灵劲儿颇为赞赏。
还有一次,郑老屁迷上了评书《三侠五义》,每天晚上都抱着收音机,听得如痴如醉。有一回,他听得太入迷了,拍着大腿喝彩,竟然忘了放屁。白景琦路过他房间,听到里面没有往日那响亮的放屁声,感到十分奇怪,推门进去一看,只见郑老屁正聚精会神地听着评书,不禁调侃道:“你这叫侠气镇屁!”
为了撮合白景琦和香秀,郑老屁也是费了不少心思。他偷偷塞了一筐玉米窝头给香秀娘,说道:“七爷就好这口粗粮配腌萝卜!您蒸一锅准成事!”
香秀娘半信半疑,照着做了。没想到,白景琦还真就喜欢上了这口,一来二去,还真就和香秀成了姻缘。
1945年,抗战胜利了,北京城一片欢腾。白家设了一场“退敌庆功宴”,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宴会上,已经70岁的郑老屁精神矍铄,他要给大家表演一场终极吃播。只见他面前放着一只整只烤鸭,皮烤得金黄酥脆,油光闪闪。
郑老屁也不啰嗦,伸手就抓起烤鸭,直接往嘴里塞。他吃得那叫一个快,不一会儿,整只烤鸭就进了他的肚子,而且连骨头都没吐。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白景琦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举起酒杯,含泪说道:“老屁啊,你吃垮过灾年、吃乐过白家、吃跑过鬼子,再吃它五十年!”
郑老屁一抹油嘴,笑着说道:“中!俺孙儿三旦也能吃,以后就让他接班当吃播,保准馋死小日本!”
众人听了,哄堂大笑。在这满堂的欢声笑语中,镜头定格在了祖孙俩对啃酱肘子的剪影上,仿佛在诉说着这段发生在大宅门里的奇人趣事,也为郑老屁的传奇人生画上了一个圆满又欢乐的句号 。
来源:逍遥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