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花生上树,良品铺子道歉背后的科技迷失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09:01 1

摘要:近日,良品铺子因一张“花生上树”的宣传海报引发网友群嘲。画面中,本应深埋土中的花生竟悬挂枝头,违背了最基本的科学常识。

一张AI生成的花生长在树上的海报,不仅暴露了企业的常识缺失,更揭示了技术在商业应用中的人文断层。

近日,良品铺子因一张“花生上树”的宣传海报引发网友群嘲。画面中,本应深埋土中的花生竟悬挂枝头,违背了最基本的科学常识。

8月28日,良品铺子公开致歉,称这是“错误使用了由AI生成的图片素材”所致。公司已全面更新相关页面,并承诺升级审核机制。

01 事件回顾,花生上树的笑话

事件起源于网友发现良品铺子电商平台上一款“四粒红花生”产品的宣传海报出现明显错误。花生作为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果实通常埋藏在土壤中发育成熟。

然而,该海报却将花生果实描绘为悬挂枝头,与花生“落花生”的生物学特性完全相悖。

更有细心的网友指出,另一张图片背景中的花生地像玉米地,还出现了收割机在收割花生的离谱场景。网友纷纷吐槽:“从设计审核到宣发全都没有常识”、“幸亏小时候种过花生,要不然就信了”。

02 AI背锅,技术并非万能的

良品铺子在回应中将此归咎于“错误使用了由AI生成的图片素材”。AI生成内容的技术风险在此事件中暴露无遗。

AI工具虽然能够快速生成图像,但缺乏事实判断和常识验证能力。它不知道花生不应该长在树上,就像不知道太阳不会从西边升起一样。

企业直接采用AI产出的内容而不经专业审核,反映了过度依赖技术的惰性思维。技术应该是辅助工具,而非替代人类判断的万能药。

03 审核缺失,流程形同虚设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张明显违背常识的图片是如何通过良品铺子内部审核流程的?从设计制作到上线发布,多个环节均未发现错误。

这暴露了企业内容审核机制的严重缺陷。可能的情况是:审核人员缺乏基本科学素养,或者审核流程形同虚设,甚至可能根本没有专业审核环节。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表明企业在专业性和责任心方面的缺失。这不是AI的错,而是人类自己的问题。

04 品牌信任,专业形象的坍塌

良品铺子作为知名零食品牌,主打“专业”、“高品质”形象。此次事件却让消费者质疑:一个连花生长在哪里都不知道的企业,真的了解自己的产品吗?

品牌信任建立在专业能力和严谨态度的基础上。一旦这种信任受损,修复起来将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网友们的调侃和批评迅速传播,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二次伤害。在社交媒体时代,此类失误会以指数级速度扩散,形成品牌危机。

05 深层反思,科技与人文的失衡

“花生上树”事件背后是更深层的科技与人文失衡问题。在数字化浪潮中,企业往往追逐技术的新颖性,却忽略了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常识。

AI技术固然强大,但它无法替代人类的知识积累和常识判断。技术的进步不应该以常识的退化为代价。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内容审核机制,结合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才能避免类似荒唐错误的发生。

06 行业警示,一次惊醒的机会

良品铺子并非个案。随着AI生成内容的普及,类似错误在各行各业都有可能出现。这次事件为所有企业敲响了警钟:技术应用必须配以相应的人文素养和专业审核。

良品铺子表示已“启动对所有产品宣传材料的全面科学性核查”,并“进一步升级内容审核机制”。这至少是一个积极的回应。

其他企业也应引以为戒,检视自身的内容生产和审核流程,避免重蹈覆辙。

事件曝光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迅速更换了涉事产品的广告图。但图片易换,品牌形象上的污点却需要更长时间来擦除。

良品铺子创建于2006年,从湖北武汉起步发展到全国知名品牌,本应更加珍惜自己的羽毛。

技术的尽头是人文,营销的基础是常识。在这个AI日益强大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回归基本:尊重知识、尊重专业、尊重常识。树上不会长出花生,AI不会产生认知,真正的品牌价值永远建立在真实与专业的基础之上。

来源:刘刘逐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