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头等大事:让自己高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3 13:37 1

摘要:季羡林在《季羡林读书与做人》中写过这样一句话:“能够60%为他人着想,40%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


从孩童时代起,很多人便被期待成为“听话的好孩子”。

成年后,社会又以“责任”“义务”之名,将我们推向一个个角色:

父母眼中的乖子女、伴侣心中的理想伴侣、社会认可的“成功人士”……

这些标签如同无形的枷锁,将我们困在“应该如此”的框架中。

季羡林在《季羡林读书与做人》中写过这样一句话:“能够60%为他人着想,40%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

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因为身上背负的种种标签,将这个比例颠倒了,甚至把“为自己活”看作是自私的表现。

他们努力去迎合他人期待,把幸福的标准寄托于外界的评价,结果陷入了“越努力越焦虑”的怪圈,渐渐忘记了自己才是生命的主角。

冯小刚说过:“钱挣得再多,真的带不走一锭;财富够用就行,关键是活得开心。”

那么,究竟要如何才能让自己活得开心呢?


01
学会“自私”


在豆瓣的内心能量小组,我看到豆友森分享的一篇患癌后的感悟。

森是一名大厂打工人,也是个容易陷入感情内耗的人。

从前,为了领导画的“大饼”,她拼尽全力,即便内心有想法,表面也毫无怨言,始终维持着情绪稳定、温和的形象。

遇到事情,总是自我消化,制造出事情已经翻篇的假象。

那时,她常常加班到凌晨,即便如此,还通过压缩睡眠时间,来兼顾健身、社交和娱乐,甚至对自己的“时间管理”颇为得意。

直到生病,她才开始反思自己对身体的过度消耗。

而且,由于平时表现得太过懂事,生病时,身边人也很少主动提供帮助。

现在的她,不再把身边人的情绪、评价和感受放在首位,也不再隐藏自己对感情和陪伴的期待。

可见,“把自己先活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

多少人和这位“豆友”一样,一面想把自己活得好,一面又为了他人眼中的懂事,持续性地为难自己。

最后身体垮了,强装的稳定在外来的暴击前只能丢盔弃甲。

《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中这样总结道:为了自己稳定而强大的“小世界”,我们一定学会自私。

所谓“自私”,它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别人的情绪和问题,不需要我负责。

第二:我有自己的秘密、空间和界限,他人无权干涉。

这种“自私”,是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更多地关注自身的想法与需求,最大程度地忠实于自己的内心;

做一件事,是源于自己内心的意愿和喜欢,而非他人的看法与期望。

正如这句话所说:“人这一生,想要活得舒服,需要三分底线,五分原则,一点‘自私’。”

那些强迫自己无私的人,往往对世界和他人更加严苛,也更难从人际关系中获得滋养。

而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有精力去照顾他人;只有懂得爱自己,才有能力去爱他人。


02
学会“简单”


看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最不开心的人是想太多的人。”

就像《新唐书陆象先传》中写得那样:“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

一件小事,想多了闷闷不乐;

一件大事想多了不堪重负;

一件好事,想多了反倒成了负累;

一件坏事,想多了就成了永远跨不去的坎。

人生累,便累在想得复杂,想得太多,在意太多,顾及太多,最后都是自己的心在承受。

古时候,有一家人赚了点小钱,就商量着买一匹骡子来驮运东西。于是,全家人一起商量买公的还是母的。

丈夫说:“买母的,会生小骡子。”

妻子反对,因为家里养不起小骡子。

而大儿子却极力认为,买母的,生了小骡子,他可以骑着到处跑。

二儿子听了很不高兴,哥哥骑了,那他就骑不了。

两人为了到底谁骑小骡子的事争执不下,最后商定两个人一起骑。

父母又不乐意了,小骡子两个人一起骑,把它腰给压折了,那长大了怎么用。

全家人就吵成一团,最后大家不欢而散,谁都不理谁,地里的活也没人干。

几天后,一个亲戚来家里,感觉气氛不对,便询问缘由。

了解后,亲戚大笑道:“就为这事,一家人想这么多,还吵架?不用争了,骡子无法生育,压根就不会生小骡子。”

全家人听后面面相觑。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像那家人一样,很多事情没有发生,就自己先一股脑地想太多。

越想越乱,最后还没去做,心就被折磨到累了。

莫言说:“洗尽铅华,总是比随意的涂脂抹粉来得美。”

人,想多了受折磨;心,装多了自己烦。

与其想太多,不如想得简单,洒脱一点,自然就没这么累了。

而想法单一,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胡思乱想,不揣摩他人,不怀疑自己。

想法简单,生活才能简单,而越简单越能看到事实和真相。

所以,放下“想太多”,简单真诚对待生活,回归本真,亦能无烦无忧。


03
学会“善忘”


知乎上有人问:“那些活得开心的人,他们都有哪些共同之处?”

有个高赞回答说:“善忘。”

人生不易,负荷太多,只会疲累。

与其记挂不如意之事,不如学会忘记。

当我们忘掉生活中的不快,在修身养性中成长,我们也早已不是原来的自己。

作家木心一生,历经波折与磨难,他曾三次遭遇牢狱之灾,命运多舛。

早年因与同学们不合群,惨遭诬陷,无辜蒙冤后,被囚禁半年有余。

在狱中,他饱受狱警的严刑拷打;而狱外,最爱他的母亲忧心如焚,含恨而终。

消息传来,木心痛不欲生,却无能为力。

等他走出牢狱之门,本欲重拾生活的安宁与自由,却不幸又逢乱世。因与人见解不同,木心遭人报复,再次入狱。

这一次,他被关在阴暗潮湿的防空洞内。他做着清理污秽、通厕所等繁重的体力活,即使高烧不退也不能停歇。

除了肉体上的折磨,精神上的摧残更让人毁灭。频繁的检讨与污蔑接踵而至,他甚至被人诋毁不是正常的男人。

由于拒绝写检讨,也不愿屈从于不公,他的三根手指惨遭折断。可身体和精神上的摧毁,并不能打败木心。

他好像忘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所承受的苦难。

空闲时,他在白纸上画钢琴以弹曲,用写检查材料的纸写诗,并记录下《监狱日记》,写下了65万字的著作。

他曾说:“白天我是别人的奴隶,晚上我是自己的君王。”

等他第二次重获自由,展现在世人面前的,非但不是被岁月压弯的老者,而是一位风采依旧,儒雅挺拔的绅士。

木心的一生,虽屡遭非人的磨难,但其灵魂反而锤炼得更加坚韧。

正如庄子所说:“知忘是非,心之适也。”

善忘,是一种高级的人生活法,也是最好的养生。

事来心应,事去则忘。

那些常常开心的人,善于在淡定自若中应对万事万物,在不焦不躁中锤炼自我心性。

他们懂得,

忘记烦恼,是给快乐腾出位置;

忘记仇恨,是把善良常放心间;

忘记痛苦,是让幸福回归生活。

而善忘却不健忘,大度却不糊涂,把笑容常挂脸上,便能在自己的旅途中,邂逅生活更美的风景。


04
学会“悦己”‍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千方百计地讨好别人,努力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

可是,越是讨好别人,越是在乎别人,自己就越卑微,到头来反而得到别人的不屑与轻视。

最后才发现,与其委屈自己讨好别人,不如好好疼爱自己,取悦自己。

忠于自己的内心,也是最快意的活法。

演员马丽曾对自己的容颜有过焦虑,生怕别人介意自己脸上的斑点,不够纤细的身材。

乃至到后来,别人希望她怎么样,她就努力做成什么样,完全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

哪怕凭借《夏洛特烦恼》大火,她也没有摆脱这种心理。

在一次影视见面会上,有粉丝直指:“你太胖了,应该减肥。”

马丽听进去了,也真得瘦到了S码,体重降到了两位数。

但大家早已默认她是“女汉子”,于是当她放出真实的照片,出现了两种声音;

一种声音吐槽她“P图太过了”,另一种声音提醒她“千万不能太漂亮,太漂亮你就不好笑了。”

她终于发现,难称千人心,难调众人口。既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那不如自己开心就好。

2018年,尽管经纪公司和亲友都反对,但她依然坚持剪超短发: “我以前总为别人活,但今年开始,我决定为自己活。”

她还拍了《男人装》,展现自己的魅力,甩掉喜剧人扮丑搞笑的标签。

不仅如此,她毅然与比自己小10岁的男朋友结婚,两个人约定好不去在意外界的评价,专心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这也如余秀华说的:“我的诗歌,只是为了取悦我自己,与你无关。”

是的,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痛苦是自己的,快乐也是自己的,当我们不再在乎看客的眼光,不忽视自己,不委曲求全,学会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时,开心也将无时无刻不在自己的身边围绕。

尼采曾言: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人生是一场独一无二的旅程,真正的生命美学,源于对自我本真的坚守。

一直向外寻求他人的赞美和认可,我们便会被他人的目光束缚。

而当我们学会从内心深处汲取力量,让自信和快乐由内而外地散发时,方能挣脱过去痛苦与遗憾的枷锁,放下对未来的担忧与恐惧。

只有卸下这些沉重的负担,我们才能全身心地珍视当下,轻装上阵,探寻并实现生命的意义。

人生最壮丽的风景,不在他人追捧的巅峰之处,而在我们内心深处那片广袤的旷野。

从今天起,让我们鼓起勇气,忠于自己,勇敢追求真正渴望的生活,绽放属于自己的夺目光彩,为自己而活。


余生,把自己放在首位


看过这样一句话:别人想法为先的人生,注定是一场不幸。深以为然,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将别人的感受置顶,可这样不仅让自我意识渐渐模糊,还会使自己陷入无休止的精神内耗里。

我们都明白众口难调的道理,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讨所有人的欢心。既然如此,不如及时掉转方向,先做好自己。

把自己放在首位,喜欢的不必抑制,讨厌的也不必遮掩,让自己时刻处于舒服自在的状态,唯有如此,才能开启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在色彩识人心理学中,我们可以拥有“置顶自己”的能力。首先色彩心理疗愈师会引导我们看到真实的自己,也就是被隐藏的情绪根源和内心深处真实的需求(觉察到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我们渴望被认可、被理解、被尊重……?);

然后运用色彩疗愈技术清理和释放这些情绪,让情绪流动,感受内心的真实的情绪;此时此刻,我们直观身体和情绪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子,不批判、不抗拒,对自己诚实,尊重并全然接纳真实的自己,重新找回内心的力量。

如此,我们便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珍爱自己,在别人的世界里独善其身,这样的人生,也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

而这,也是我们这辈子最重要的使命:让自己成为生活的主宰,绽放独有的光彩。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走进彩虹之门,关注七彩人生,解开人生路上的困惑,我们下期见!(部分图文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来源:七彩人生OC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