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简史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3 12:59 2

摘要:进入2025年,全世界的自动驾驶技术迎来了白热化的竞争,网络上到处都喧嚣着特斯拉FSD和华为系ADS在无明确路标的乡间小路上一路狂飙的视频,试车的人心惊动魄,看视频的人也大受震撼,2025年,自动驾驶已经进化到类老司机驾驶风格的地步了?可真让人期待呢。

进入2025年,全世界的自动驾驶技术迎来了白热化的竞争,网络上到处都喧嚣着特斯拉FSD和华为系ADS在无明确路标的乡间小路上一路狂飙的视频,试车的人心惊动魄,看视频的人也大受震撼,2025年,自动驾驶已经进化到类老司机驾驶风格的地步了?可真让人期待呢。

为什么现代智能汽车可以做得到像真人一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就不得不从传感器说起,自动驾驶的最简陋的原型大概是ACC和LCC,ACC称之为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LCC称之为车道保持系统。ACC控制车辆在X轴纵向的加减速状态,LCC控制车辆在Y轴横向的左右摇摆状态。无论是ACC还是LCC,都得依赖传感器捕获路面及路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状况,从而判断为行车电脑的下一步决策提供输入资料来源,做出车辆轨控决策。

最早搞出ACC技术的汽车厂商传闻是梅赛德斯-奔驰,众所周知,奔驰在汽车安全的研发投入上有目共睹,后来沃尔沃也发明了名为城市安全的主动纵向车身控制系统,在ACC的基础上,引入了AEB功能,当前方遇到潜在的碰撞时,能分析与前方障碍物的距离,提前减速或刹车。我记得2008年前后,一辆车要想搭载ACC功能,至少是中高档、20W以上价位,如那个年代的一汽·大众-CC,而且还得是选配。

到了2019年,特斯拉Model 3发布,特斯拉免费基础的主被动安全AutoPilot就让车辆出厂标配了ACC+LCC的集成。AutoPilot强得可怕,其无比精准的车道线识别能力,让车主/司机在高速/快速路长途自驾时,彻底解放司机长期高度专注路面状况的精力,降低驾驶疲劳感,以至于让日行千里成为可能。

到了2025年,自动驾驶路线之争又分为了两个帮派,分别是多传感器识别的华为系帮派、走纯视觉流线的特斯拉帮派。所谓的多传感器识别,是指依靠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捕获路上的多维度数据,多类型数据融合,投喂给智驾芯片大脑,从而拥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实现车辆在全天候、多用途的路面状况下出色的自动驾驶能力。但特斯拉以一己之力孤傲地证明了,不用激光雷达、不用4D毫米波雷达,也不用超神波雷达,单单用超高像素的摄像头,也能实现稠密算力下的自动驾驶。

激光雷达主要用于远距离探测、毫米波雷达主要用于两个移动的物体间的测速、超声波雷达用于低速行车环境下的障碍物检测、而视觉摄像头包揽了前三者所有的功能,Tesla能依靠纯视觉走EAP辅助驾驶的原因正在于此。

在智能辅助驾驶的算法原理上,最早是依靠Google发表的一篇人工智能论文,该论文诠释了Transformer架构,2025年智能辅助驾驶的技术算法方案是Transformer+BEV+OCC。Transformer负责把数据的读取和转换,BEV以3D视觉立体鸟瞰周围成像,OCC则是通用障碍物检测,三套组合拳下来,车辆自动驾驶能力进步神速。

后来,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叫「端到端」,所谓端到端,就是把感知、规划、决策三个模块三者合一,放在一个黑盒子里执行,端到端提升了车辆响应速度,自动驾驶更稳,特斯拉当前的FSD V13版本就是端到端技术。

从Transformer+BEV+OCC到「端到端」架构,那自动驾驶技术的下一步演进,是什么呢?是……本月理想汽车最新提出来的MindVLA大模型和蔚来汽车提出来的NWM蔚来世界模型。MindVLA和NWM在端到端技术架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算法仿真,实时重构模拟生成现实世界的行车电脑信息,从而车辆行驶自动学习人类老司机行为,行驶操控更拟人、更可靠。蔚来世界模型将于2025年4月上线推送给NIO车主,这将让蔚来NAD闯入自动驾驶阵营第一梯队。而理想的MindVLA将于7月份跟随理想i8同步首发,一并推送给理想汽车车主,我感到无比激动,AI在现实世界的大比武精彩时代即将拉开序幕!

来源:杰超爱玩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