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普法润民心 躬身力行护和谐 ——永济市张营司法所司法协理员 胡佳妮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9 12:24 1

摘要:2023年,司法部部署开展司法协理员制度试点工作,如一声号角,为基层司法行政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旨在强化基层司法行政力量、推动司法所工作高质量发展。2025年1月8日,永济市司法局举行的司法协理员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结业仪式上,29名司法协理员带着对法治事业的赤诚

2023年,司法部部署开展司法协理员制度试点工作,如一声号角,为基层司法行政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旨在强化基层司法行政力量、推动司法所工作高质量发展。2025年1月8日,永济市司法局举行的司法协理员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结业仪式上,29名司法协理员带着对法治事业的赤诚与憧憬,怀揣着沉甸甸的责任与梦想,奔赴基层一线。时光荏苒,半年试用期悄然结束,永济市这29名司法协理员已顺利完成试用期工作。在这段扎根基层的时光里,他们用脚步丈量法治初心,用实干诠释担当。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聆听来自张营司法所司法协理员胡佳妮半年来的工作感悟。

2025年1月,我怀揣对法治事业的赤诚与憧憬,以司法协理员身份加入张营司法所。半年来,我扎根基层普法一线,以“让法律走进群众心里”为初心,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在服务中践行担当。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深耕普法实践,筑牢基层法治根基

司法行政工作的根基在基层,力量在群众。初到张营司法所,面对乡镇群众法律意识参差不齐的实际,我迅速调整状态,以“学”起步、以“干”扎根,筑牢普法工作基础。

(一)向师问道强本领,融入基层摸实情

我主动向经验丰富的领导及同事请教,跟随他们走村入户、进企入铺,学习“用乡音讲法理”的沟通技巧。通过记录群众高频法律咨询问题、梳理辖区矛盾纠纷特点,逐渐摸清村民对土地承包、婚姻家庭等法律知识的需求,掌握商户对《食品安全法》《行政复议法》的关注重点,为精准普法找准方向。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没有捷径,唯有“脚下沾泥”才能“心中有底”。

(二)多元普法显实效,精准服务暖民心

聚焦群众需求,我们打造“多元化+场景化”普法模式,让法律从条文走向生活:

日常普法全覆盖:开展入户走访、企业宣讲、商超答疑等活动,围绕《民法典》中邻里关系、继承纠纷等村民关心的问题,以及商户经营相关的法律边界,用“案例拆解+条文解读”的方式深入浅出讲解,累计覆盖村民、商户600余人次。

节点普法强氛围:4月15日国家安全日,联合同事在集市摆“普法小摊”,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用“发现可疑人员怎么办”等情景问答解读《国家安全法》,让群众在互动中增强安全意识。《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之际,我们进行了社区矫正法宣传,让群众了解社区矫正相关法律规定。

文艺普法润乡土:在小姚村开展移风易俗文艺汇演法律宣传,通过法治小品、法律知识问答等形式,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

普法护航少年时:“六一”活动期间,我们走进张营小学,以《校园欺凌如何应对》等案例开展专题讲座,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为学生们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三)法治护航新生路,社矫普法暖人心

社区矫正作为刑罚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社矫人员的教育改造,更是帮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顺利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而普法教育,正是这条“新生之路”上的一盏明灯,为社矫人员照亮方向、明晰边界。我们针对社矫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精准化普法活动。考虑到社矫人员的特殊情况,我们摒弃了以往“大水漫灌”式的宣传,转而采用“量身定制”的方式。通过一对一访谈,了解他们的犯罪类型、认知误区以及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在此基础上精心准备普法内容。为了让普法效果更持久,我们还为社矫人员发放了法律知识手册,定期在线上微信群推送法律资讯和典型案例。

上半年,共参与组织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7次,发放宣传资料 800余份。开展“送法进校园”专题讲座1次,让法治声音传遍辖区角落。

二、法润民心结硕果,躬身实践悟担当

半年普法路,最动人的是群众态度的转变:从最初的“路过不看”到如今的“主动咨询”,从“觉得法律离自己远”到“遇到问题找法律”,这些变化让我深切感受到普法工作的价值。

在小姚村文艺汇演中,大爷大妈为法治小品鼓掌时的笑容,校园里孩子们举着法律手册提问时的认真,都让我明白:普法不是“单向说教”,而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架起“连心桥”,让法律成为群众的“护身符”。

在矛盾纠纷调解中,我们将普法融入化解过程。村民王某与邻居因宅基地边界起争执,我们先讲《民法典》中相邻关系规定,再用“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疏导情绪,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这样的案例让我体会到普法与调解相辅相成,只有让群众懂法,才能从根源减少纠纷,守护辖区和谐。

三、复盘反思明短板,奋楫笃行启新程

回望半年工作,虽有收获,但也清醒看到不足:

专业素养待深化:面对复杂法律问题时,条文解读的精准度不足,对新修订法律法规的学习不够系统;形式创新有局限:普法仍以线下活动为主,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运用较少,对青少年等群体的吸引力有待提升;精准覆盖有盲区:部分偏远村组和老年、残障等特殊群体的法律需求调研不深入,服务触角未完全延伸。

下半年,我将以“归零”心态继续奋进:

一是强本领提素养:积极参与各项培训,深化对《民法典》《社区矫正法》等法律法规的理解,夯实专业根基;二是拓形式增活力:学习制作普法图文、视频,打造“线上+线下”普法闭环,提升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三是补盲区促精准:联合村主干、法律明白人摸排偏远村组及特殊群体需求,协助开展基础普法,开展“定制化”普法服务,针对老年人视力下降、理解能力差异等特点,将法律知识转化为图文并茂的“大字版”手册,让法治阳光照进每个角落。

试用期的结束是新征程的起点。我将始终铭记“协辅司法、服务群众”的初心,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深耕基层普法一线,让法律真正走进群众心里,为张营镇法治建设和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 | 永济司法

来源:河东动态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