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父母都是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干了一辈子活,对土地情有独钟,深切眷恋。打从记事起,约摸四五岁的样子,我就跟在母亲屁股后面干活了:拔草、捉虫、掐花顶、撒化肥……等等,啥都干过。别看我就是一小孩,多少还是能给家里出一份力的。农村的孩子,向来就是如此,要帮着家里分
01
昨天给远在大新疆的母亲打电话,拉拉呱。
“妈,你干啥嘞,地里活忙不?”
“不忙,这段时间可闲了,啥都不干,就玩。”
我突然间很想吃老家的水洛馍,查了网上的教程还是不明白,也只能打电话请出我的“百科全书”了。
“妈,那个水洛馍,和面,一半凉水,一半开水啥意思?”
母亲听了后,这边给我解释着,我挂了电话后再打过去,她跟我爸又下地了。
“那地里边,有啥好玩嘞?”我真心不懂啊,能闲着还不在家好好躺着,为啥非要到地里去玩呢。
我父母都是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干了一辈子活,对土地情有独钟,深切眷恋。打从记事起,约摸四五岁的样子,我就跟在母亲屁股后面干活了:拔草、捉虫、掐花顶、撒化肥……等等,啥都干过。别看我就是一小孩,多少还是能给家里出一份力的。农村的孩子,向来就是如此,要帮着家里分担。
和父母不同的是,我讨厌干活,在大太阳底下,实在是太晒了。
我叫苦喊累,哭着不想干活,妈妈说你也可以不干活,那就得好好读书,将来到城里去,不然的话,你还是得干活,谁让你托生在农村呢。我怕干活,也只能苦读书了,读书总比干活好吧。
农民靠地吃饭,一睁开眼吃完饭只要不下雨就得去地里忙活了,我特别喜欢下雨,因为下雨就意味着可以待在家里。可我们村的人,他们在下完雨之后会想着去地里转转,我爸妈也特别喜欢去地里溜达,看看自己地里的庄稼长得怎么样,他们心里可满足了。
就包括现在依然是如此,我爸妈都60多岁的人了,远在大新疆种地,他们依然喜欢有事没事就往地里边看看。或许吧,往地里边一站,看着自家地里的庄稼,他们会有发自内心的幸福感。
《生万物》里封二讲:田是根,地是本呀。俗话说:地是父母面,一天见三见。你往地头上一站,你心里对它诚是不诚,亲是不亲,它都清清楚楚。你对它诚,对它亲,它就会在心里记着你,到时候用收成报答你。这是最要紧的事,一丝一毫也马虎不得!
我爸妈和我哥他们在新疆承包土地种棉花,一开始是我爸妈种,我哥从部队转业回家后找了工作发现人际关系好复杂,索性就去跟爸妈种地去了。种地不需要怎么跟人打交道,会开车,知道怎么种地就行。我爸妈种棉花的技术高超,那是从上一辈人传下来的,身为庄稼人,咋可能不会种地呢。
那么多年,他们跟候鸟一样,过完年就去新疆,等收完棉花就可以回到家休息一两个月。他们也习惯了这种节奏,我上大学时用的电脑,我读大学的一部分学费,还有我们家的好几套房子,可都是靠他们种地挣来的。现如今他们在新疆有大几百亩地,最多的时候有将近一千亩地。机械化生产运作,这一年下来的收入也能挣个不少,比我们在城市里的牛马强多了。
我曾劝过他们,年纪大了,别种地了。
可他们说,现在干活又不累,就在一旁看看就好,自己的身体还挺好,再多种几年,他们才放心交给我哥。庄稼人是害怕闲着的,闲着干嘛,这要是种了棉花卖了钱,多开心呀。也是,那是播种后收获的感觉。
02
追《生万物》,俺想到了俺们村。
《生万物》讲的是山东沂蒙山区天牛庙村的事,山东跟我们河南还挺近的,这家乡话都差不多。他们那里种小麦、高粱、棉花,我们那也种这些。2005年以前我们村种棉花的还挺多的,等到后边就没人种了,因为棉花太费劲,关键极其娇嫩,雨水一多就会被淹死。河南种不了,就想着往新疆跑,新疆棉好呀,我们那边就有一些农民跑去新疆承包土地的。那么多年,一个个种棉能手都发家致富了,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家里的物质水平和生活条件。
《生万物》里的演员,演的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那些“呸,呸,呸”,我小时候还真见过。
还有吵架时要站在砖头上高别人一头,这个也是有的。
那些农夫们去铁头家闹的时候,撒泼打滚,我的天哪,一个个都演得太好了。
现在的农村人早都不那样了,都是老皇历,属于很古老的年代了。
小时候,爸妈会跟我们讲上先的时候。
我当时也不懂“上先”啥意思,就是知道很久很久以前,大抵是我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辈,或者更早。
绣绣比我姥姥姥爷还要大个十几岁,我姥姥是1921年左右出生吧(具体哪一年)不知。姥姥祖上是个大地主,家产被爷爷辈败光,到她那代就完全没落了。结婚很早,十二三岁就结婚了。因为父母都死了,能找个人过日子就在一起凑合呗。能从上先时经历了那么多天灾人祸,还能活下来的,都是极其幸运命好的人,也正因为他们活着,他们命好,才有了后代们把日子越过越好。
“你都不知道上先的人有多惨,吃不饱,树皮树根都吃啊,饿死的,夭折的,太多太多了。”
《生万物》里,一些观众觉得绣绣在嫁给大脚后日子过得太惨了,并没有把日子过出花来,其实这更符合那个特殊的年代。绣绣的命已经算很好了,她挺过了战乱和饥荒,最终活到了80多岁,儿孙满堂。经历了那么多世事繁杂,岁月的洗礼,才懂得土地的馈赠是多么弥足珍贵。
土地是根本,土地生万物,人要靠土地吃饱穿暖,没有土地产出的粮食,人活什么。
要对土地充满敬意,土生万物,五谷丰登,方能天下太平。
《生万物》改编得不错,把“土地是万物的本源”给升华了。
网上那些给《生万物》评分低的,拿现代的眼光去看当年的生活,简直是愚蠢。这么告诉你吧,《生万物》剧版已经改编得很好了,这要是原著,你可能都没办法读下去。原著更为黑暗,也没法子拍出来。剧版看似是苦难,其实已经是童话了,是现代人所能接受的。
我在看了《生万物》的原著后,我是有疑问的,怎么男女关系如此混乱,土改的时候伤及无辜好生残忍,我没法子把那些文字给读下去。但是看完之后我理解了,那个年代,能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幸运,人性也是我们没法子去揣测的。有一点是共识,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在绣绣那代人看来已经是天堂般的生活。
但也正因为有土地有粮食,吃饱了饭穿暖了衣,人们的精神世界才可以更丰富。
吃都吃不饱,活命都很难,还谈什么精神世界的享受呢?
《生万物》没有烂尾,它已经给了那个年代的人一个最为合适还算圆满的结局。
不相信,请问问你爷爷奶奶的父母那辈,或者是你太爷爷太奶奶,你就知道二三十年代的人,过得有多么不容易了。
从二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都不易。
但一年比一年更好过,尤其是我们现代人的生活。
愿五谷丰登,天下太平。
我们都能把日子给过出花来。
END.
今日话题:你觉得《生万物》这部剧怎么样?作者:YIBAO,一手带俩娃,一手写文。社会议题、娱乐圈大小事、影视综热点评论、亲子和婚姻情感我都在行,婚姻家庭咨询师,情感原创作者。
来源:天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