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注我们,一起学习成长近年知网屡上热搜,从几年前#翟天临不知知网被爆学术造假#到#知网吃相难看#,再到#中科院因巨额续订费暂停与知网合作##经济学家赵德馨将知网告上法庭#等热门事件,中国知网被越来越多的吃瓜群众所了解了。
关注我们,一起学习成长近年知网屡上热搜,从几年前#翟天临不知知网被爆学术造假#到#知网吃相难看#,再到#中科院因巨额续订费暂停与知网合作##经济学家赵德馨将知网告上法庭#等热门事件,中国知网被越来越多的吃瓜群众所了解了。
同样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也来扒一扒中国知网的前世今生和它的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再分享下我个人的观点和建议。01扒一扒知网的背景知网的创始人,现任董事长,是清华毕业生、原物理学院老师王明亮。
当时的一线教师王明亮,就有了想要开发一款数字化图书馆的想法。没想到这个想法得到了清华领导的大力支持。在1995年立项后,1996年开始对外运营,1997年成立了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专门负责知网项目。1999年知网申请成为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简称CNKI,被国家科技部等五部委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重中之重”项目。CNKI工程是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此后获得荣誉无数。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后,中国知网很快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数字出版平台,知网计划将我国绝大部分知识资源数字化并通过互联网传播,到目前为止知网已经收录了超2亿余篇中文论文文献,10320种学术期刊和大众期刊等,还包括几千万学生、学者用户,和3万多个高校及研究机构等等,可谓是货真价实的学术垄断。02扒一扒知网的商业模式1999年由王明亮主持制定的《中国学术(光盘版)技术规范》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作为了行业标准并下令执行。这个标准出台后,清华大学等高校纷纷加入,并无偿贡献了自己的学术资源,这就是知网能够形成“知识垄断”的基础。当时知网顺势而为,迅速成为了学术资源市场上的巨无霸,但还不能成为企业,更像是一个公益性质的国家项目。直到有了越来越多像翟天临这样学术抄袭和造假的人出现,嗅到商机的知网开发出了一套论文查重系统。2014年随着本科生毕业论文也要查重的规定出炉,知网就成为了中国每一个学者都避不开的一张大“网”。
中国知网到如今已经实现了超大的网络版图,除了知网官网,还有期刊网、出版总库、研究生网、社会团体网等等20多个旗下网站。知网提供的服务也主要以知识资源、数字出版、文献系统和知识检索为主。目标定位也非常精准,就是服务全球范围内的、尤其是大陆的多家高校、科研、政府、企业等用户,专业的读者也基本以大学生、教师、医生、科研人员、文化界人士等为主。03扒一扒“吃相难看”绝对的垄断,必然带来绝对的利润。知网查重的费用也多次涨价,在股权穿透后知网的营收最终还是被清华挣去了。当然,进了清华就算是财政经费左手倒右手,四舍五入一下也算是进了国家财政。所以说知网利用垄断地位谋取私利,并不准确。但为了企业获得更多利润,让同方等股东们有更多钱分,知网的两头收钱等“吃相难看”问题也浮出水面了。
04说一说我的观点知网最初设立的目标是为了建立起一个知识服务型网站,很多高校都是把自己的论文贡献出去。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因为大家对于知网的依赖,知网开始变得胃口大了起来,不但两头赚钱,在一些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态度更是让人寒心。知网该要正视起这些问题,学术不是商品,更何况知网“贩卖”的不是知网自己产的,而是无数学术人搭建起来的网络。确实维护知网需要一定的费用,但超出预期的收费是否欠考虑,希望知网可以正视自己的立场,知网担负的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付费软件,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服务。记住,多刻意学习,多刻意练习。
来源:刻意学习与练习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