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9 11:21 1

摘要: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各类经营主体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中研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各类经营主体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意见》强调:支持电信运营商通过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等模式,深入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推广应用,为广大地面移动通信用户提供基于卫星的话音、短消息业务。

产业链发展分析

卫星通信促进了通过卫星之间两个地面通信站之间的信息交换。这种通信过程利用电磁波作为载波信号来以各种格式传输数据,包括语音,音频,图像和其他数据类型,跨越地面,海上和航空航天域。卫星主要用于通信目的,提供无数应用程序,例如无线电广播,语音通信,高速互联网访问,导航,遥感,水监测和天气跟踪。卫星通信的核心功能包括数据传输,接收和处理。

卫星通信产业链涵盖上游的卫星制造与发射服务、中游的卫星运营与系统集成、下游的终端设备与芯片以及应用场景与融合创新等环节。

图表:卫星通信产业链全景图谱

资料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全球区域市场

全球卫星通信市场基于地区的北美,欧洲,亚太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细分。2023年,北美成为领先的市场,市场规模为122.3亿美元,这是由于政府对军事和政府传播网络支出的增加所致。

图表:2023年北美卫星通信市场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全球卫星通信市场规模在2023年为312.2亿美元,预计在2024年的339.8亿美元增加到2032年的708.9亿美元。北美在2023年以39.17%的市场份额统治了卫星通信市场。

图表:2025-2030全球卫星通信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

数据来源: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发展前景分析

随着5G、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兴技术的普及,卫星通信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2015-2021年我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由460亿元增长至794亿元,CAGR为8.7%,2024年我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已增至 896亿元。据统计,2024年全球卫星通信市场规模已达到330亿美元以上,未来几年,我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十五五”时期,卫星通信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如低轨卫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望实现全球范围内宽带网络覆盖;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的推广,将使卫星通信更加便捷地服务于大众用户。此外,可回收火箭技术的突破,将降低卫星发射成本,进一步推动卫星通信产业的发展。

更多报告内容点击:2025-2030年中国卫星通信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据中研网近日消息,相关部门在近期将会发放卫星互联网牌照。此消息一出,迅速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业内观点:卫星互联网领域一位资深技术专家表示:“牌照的发放,意味着我国卫星互联网商业运营迈出第一步。

政策利好因素影响

在牌照发放的利好预期下,众多企业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例如,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中,中国电信已独家运营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并推出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近期还在海外(如老挝)成功落地该服务;中国移动发射了“中国移动01星”试验卫星,积极探索5G天地一体技术,并计划与民营卫星企业合作布局低轨物联网;中国联通作为传统运营商,预计也将参与到卫星互联网的建设和运营中。

国家级卫星互联网建设运营主体方面,中国星网负责GW星座(规划1.3万颗卫星)的组网,目前已发射72颗卫星,进入密集发射阶段;上海垣信运营“千帆星座”(规划1.5万颗卫星),由上海国资主导,凭借技术合作和产业布局优势,有望获得牌照。

发展与布局情况

目前,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已进入快速组网期。自2025年7月底以来,GW星座发射频率显著提升,组网速度明显加快。随着卫星数量不断增多、终端设备日益成熟,我国“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将逐步成型,在全球太空经济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

2024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在高轨方面多次成功发射卫星,2024年12月16日,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01组发射,GW星座以“一箭10星”完成首批组网卫星发射。

图表:2024-2025年6月我国卫星互联网布局情况

资料来源:商业航天人官微、中研普华整理

今年开始布局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2月11日,成功发射第二组低轨互联网卫星。2月11日,长征八号甲Y1运载火箭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将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02组发射。4月29日4时10分,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搭乘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随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6月6日4时4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市场趋势预测

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在2024年的价值为68.8亿美元。预计该市场将从2025年的80.9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256.7亿美元,在预测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7.9%。北美在2024年以57.99%的份额统治了全球市场。

卫星互联网市场包括一个商业生态系统,重点是通过卫星通信系统提供宽带连接。它涉及使用地静止或低地球轨道卫星的卫星操作员,地面基础设施制造商以及服务提供商。技术组件包括卫星发音器,调制方案以及L Band,C Band,K Band和X Band等不同频段。监管框架,卫星技术进步以及行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竞争会影响市场动态。

图表: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及趋势预测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资料库

此外,对远程工作和数字通信的依赖增加促使对卫星互联网服务的需求激增。

市场驱动力研究

对高速互联网访问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在服务不足或偏远地区,这是一个杰出的驱动力,推动了卫星互联网市场份额。传统的陆地基础设施在到达这些领域时面临局限性,这使得这项技术成为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地静止和低地球轨道卫星可实现全球覆盖范围,即使在具有挑战性的地形中,也可以确保连通性。

此外,对带宽密集型应用程序(例如视频流,在线游戏和远程办公等)的需求增强了对高通量卫星服务的需求。高级频带,例如KA波段和KU波段以及复杂的调制技术,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整体性能。这种对数据密集型应用程序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一个越来越依赖数字服务的世界中,强调了这项技术在满足这些不断升级的连接需求方面的关键作用。

在低地球轨道上包括许多小型卫星的大型构造彻底改变了市场格局。这些星座承诺较低的潜伏期和增加的能力,以解决以前对滞后的担忧卫星通讯(SATCOM)。这种技术演变以Starlink等项目为例,可以通过提高卫星互联网服务的整体效率和需求来大大推动市场。更多深度分析可垂询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获取完整报告。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互动探究。

同时中研普华研究院还提供产业规划、十五五规划、园区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产业链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咨询服务。

来源:中研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