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爆发!双千亿项目落地,2025年GDP冲万亿稳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2 09:16 1

摘要:洛阳,古称神都、洛邑,别号雒阳,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作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这片1.5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着十三朝古都的辉煌记忆,如今正以创新驱动续写时代篇章。横跨黄河中下游的地理区位,赋予其“居天下之中”的战略地位,2022年末707.9万常住人口在

洛阳,古称神都、洛邑,别号雒阳,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作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这片1.5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着十三朝古都的辉煌记忆,如今正以创新驱动续写时代篇章。横跨黄河中下游的地理区位,赋予其“居天下之中”的战略地位,2022年末707.9万常住人口在此谱写发展新曲。

在秦岭余脉与黄河冲积平原的交界处,复杂的地貌孕育出独特的资源禀赋。境内探明的106种矿产资源中,钼矿储量冠绝全国,为工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带来的546毫米年均降水量,滋养着这片土地上45.8%的森林覆盖率,造就白云山、老君山等5A级景区的生态奇观。

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在此化作51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龙门石窟的佛龛镌刻着丝路记忆,二里头遗址的绿松石龙形器见证夏朝曙光。作为全球客家人祖籍地,这里孕育了中国70%的宗族大姓,河洛文化至今仍在342个传统村落中生生不息。

现代产业体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焕发新生。2023年5481.6亿元的经济总量背后,是“一五”时期奠定的工业基因与新时代创新动能的深度融合。先进装备制造集群汇聚中国一拖、中信重工等龙头企业,2022年1150亿元的产业规模正朝着2000亿元目标迈进。洛钼集团领衔的新材料产业,依托世界级钼钨资源,加速向半导体材料等高端领域延伸。

交通动脉的强力搏动助推城市能级跃升。地铁1、2号线串联起1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陇海铁路与郑西高铁构建的“米字形”枢纽,使洛阳成为中西部唯一拥有十字高铁交会的非省会城市。总投资324亿元的洛嵩高速等三大路网工程,正在伏牛山区勾勒“县县双高速”的交通新版图。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彰显远见。宁德时代新能源基地的钢结构厂房已现雏形,四期项目全面建成后将形成60GWh电池产能,带动2000亿元产业集群。278亿元的百万吨乙烯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投产后每年300万吨化工产品,将激活1600亿元下游产业链投资。

创新要素的集聚为转型注入澎湃动力。108个国家级创新平台、53万专业技术人员构筑起科创矩阵,郑洛新自创区洛阳片区培育出5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航光电建设的全球运营总部,正在打造连接器领域的“隐形冠军”,其高速光电产品市场占有率突破70%。

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开辟发展新赛道。洛邑古城文保修缮工程活化112处历史建筑,应天门3D投影秀重现盛唐气象。“牡丹文化节”迭代升级为国际交流平台,2023年吸引游客1.2亿人次,带动综合收入超千亿元。正在申报的“东亚文化之都”,将助力河洛文化走向世界。

城乡协调发展绘就民生新图景。287公里沿黄生态廊道串联34个传统村落,中国伏牛一号旅游公路带动1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崛起。中心城区“一刻钟生活圈”覆盖率达98%,县域医共体建设让农村居民就近享受三甲医院服务。67.42%的城镇化率背后,是477万城镇居民的美好生活实践。

站在“十四五”收官之年,这座千年古都正以6%的经济增速目标锚定发展方向。当智能农机在伊洛平原播种希望,当航天轴承在酒泉卫星发射塔架闪耀,洛阳用实践证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响,终将奏响副中心城市崛起的时代强音。

#图文打卡计划#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