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为扮演“中央厨房”的角色,提供标准化、高性能的算力“标准品”;伙伴扮演专业大厨,高效“烹饪”出贴近客户需求的“算力应用大餐”,加速端到端解决方案落地。
自主创新算力如何从“可用”迈向“好用”?
华为扮演“中央厨房”的角色,提供标准化、高性能的算力“标准品”;伙伴扮演专业大厨,高效“烹饪”出贴近客户需求的“算力应用大餐”,加速端到端解决方案落地。
作者 | 小葳
当前,AI算力需求正经历一场结构性巨变:智能算力与ARM架构通用算力迅猛增长,自主创新算力需求喷薄而出——千行万业,已站在算力重构的临界点。
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725.3EFLOPS,同比飙升74.1%,并预计在2025年突破1037.3 EFLOPS。与此同时,中国自主创新算力需求也在急速攀升,2024年自主创新AI加速卡在数据中心渗透率已达34.6%。
然而,从底层算力到真实场景之间,仍然横亘着无数技术壁垒与落地鸿沟。
在近日举办的“2025华为算力场景发布会暨北京xPN伙伴大会”上,华为给出了一个清晰而有力的算力新答卷:一种“乐高组件”式的算力产业新范式。华为将昇腾、鲲鹏等核心处理器、内存、网卡高度集成并封装为标准模组、部件,开放给生态伙伴。华为扛下最艰深的底层攻坚,伙伴则可像拼乐高一样,快速打造出贴合不同行业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这不仅是硬件开放的深入,更是整体算力战略的升维:华为正从根技术突破,迈向“技术领先+产业落地”双轮驱动。
更关键的是,这一切并非蓝图。在大会展区,20余家伙伴携30多款基于昇腾、鲲鹏算力底座的产品与解决方案集中亮相,覆盖教育、交通、医疗、DPI、网络安全、工业控制等多个关键领域。伙伴产品正在真实场景中加速奔跑——成为自主创新算力融入千行万业的先锋。
AI应用场景日趋碎片化,对智能算力提出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要求。华为通过昇腾硬件与CANN构建软硬协同双引擎,全面支撑千行万业差异化的算力需求。
华为昇腾计算领域副总裁刘伟在发言中强调,昇腾致力于成为合作伙伴背后的坚实支撑。当前昇腾部件产品线覆盖从模组到标准卡的9款型号,全面满足多样化的开发诉求。2025年下半年,昇腾将实施从低算力到高算力全面覆盖边端场景的策略,重点投入Atlas 300I A2和310模组,持续提升解决方案竞争力与完整性。
华为昇腾计算领域副总裁 刘伟
一方面,华为将基于昇腾310系列处理器的参考设计/板卡/模组等系列产品整合为昇腾部件,具备场景覆盖范围广、超强视频解析能力强、丰富接口等特性,为伙伴提供丰富的“积木”选择。
另一方面,通过异构计算架构CANN的全面开源开放,将底层硬件潜力彻底释放,并把场景化创新的主动权交给开发者。伙伴无需再为底层的硬件适配和软件优化耗费心神,只需像搭积木一样,专注于自身擅长的行业算法和应用开发。
在新部件与人工智能场景化展区,多家伙伴基于昇腾底座推出了令人瞩目的创新应用:
教育行业:北京杰创永恒科技有限公司以启智01开发者套件为核心,构建了一站式“AI+教育”课程与实践体系,并推出训推一体机、移动机器人及智能电子实验台等多种设备,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快速掌握昇腾AI技术,推动教学与实践结合,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昇腾AI人才。交通行业:北京品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推出搭载昇腾310的AI边缘智盒,体积小巧,具有丰富的接口功能,满足路侧单元和多传感器接入需求。可提供176TOPS算力,存储空间可扩展至8T,支持4K图片解码与96路高清视频实时分析。通过对交通流量、车速与事件的实时AI解析,显著提升通行效率30%,实现交通事故发生率降低20%,有效赋能交通行业智能化升级。同时,博海迪基于DeepSeek的产教评就一体机、惠每科技的AI辅助诊疗与质控系统、亚康华创的智搭AI工作台与D-Box Pro大模型一体机、拓目科技的超紧凑型AI核心模块和大模型一体机等创新产品,也在加速推动教育、医疗、科研、政务等行业企业落地AI技术,拓宽昇腾生态的应用边界。
当前,通用算力正面临异构计算环境带来的复杂技术挑战,成为制约行业快速创新的重要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华为将鲲鹏920处理器、网卡、桥片及内存等核心硬件高度集成,推出鲲鹏模组,极大降低了合作伙伴的开发门槛。
华为鲲鹏计算领域副总裁刘云强在演讲中强调,以鲲鹏为代表的ARM架构创新力量正迅猛成长,其算力增长率达到x86架构的10倍,鲲鹏已成为自主创新首选算力。
通过采用鲲鹏模组,伙伴如同获得了底层算力的“核心大脑”,可聚焦自身优势进行上层开发,显著压缩产品上市时间(TTM)50%以上,并在同等算力性能下实现功耗降低30%~50%。鲲鹏还提供全流程工具链与全栈使能支持,一套代码实现x86、ARM等多平台兼容,进一步提升了开发效率。
华为鲲鹏计算领域副总裁 刘云强
鲲鹏硬件开放体系持续完善,覆盖从主板、模组、部件到整机柜多种形态,助力合作伙伴打造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并加速商业化落地。在通用算力多场景实践中,鲲鹏的开放策略已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DPI:航天联志技术有限公司基于鲲鹏KP920模组,推出专为大规模DPI场景设计的高性能一体化设备Z2551-M0。该设备实现全栈优化与模块化设计,可应用于信息安全服务等场景。网络安全:北京乐研科技基于鲲鹏处理器打造RIS-76XX系列高性能网络安全解决方案。该方案专为高性能计算场景设计,能够轻松应对复杂运算和海量数据处理需求。奇安信、兴汉网际等伙伴也基于鲲鹏推出新一代防火墙相关产品,共同推进网络安全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此外,以鲲鹏为底座,集智达推出自主创新服务器密码机服务于多行业全场景,启明星辰入侵防御系统实现多行业部署,润达医疗一站式医疗健康智能化方案落地百余家三甲医院,兴汉网际、浩瀚深度、吉大正元等伙伴也纷纷推出融合解决方案,持续丰富鲲鹏生态,支撑千行万业平滑迁移至自主创新算力平台。
当前,昇腾APN(Ascent Partner Network)与鲲鹏KPN(Kunpeng Partner Network)生态蓬勃发展,汇聚越来越多伙伴力量。已认证的APN伙伴已近30家,KPN伙伴20多家,部件伙伴业务增长实现翻番,展现出强劲的生态势能与市场认可。
最新发布的“xPN先锋行动”计划,让华为与伙伴开展深度协同,共同进行产品定义、市场拓展与客户服务。在这一模式下,伙伴得以跨越底层技术开发的复杂性与高门槛,将资源聚焦于自身最具竞争力的环节——包括对行业的深刻理解(Know-how)、专用算法与场景化创新能力等。
这背后,是华为构建的“研、营、销、供、服”全链路赋能体系在发挥作用。“xPN先锋行动”计划也标志着华为与伙伴的关系实现了重大升级——从传统的单向“使能”,升级为如今的双向“共生”。
整体来看,xPN生态正在从三个维度重塑计算产业的价值格局:
第一,显著降低自主创新算力的使用门槛,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先进、更可控的算力新选择,推动自主创新算力从“可用”向“好用”迈进。
第二,全面加速产业创新节奏。华为扮演“中央厨房”的角色,提供标准化、高性能的算力“标准品”;伙伴则如同专业大厨,可基于自身行业知识与技术积累,高效“烹饪”出贴近客户需求的“算力应用大餐”,实现解决方案的快速交付与迭代。
第三,推动算力产业走向繁荣与开放。xPN生态打破原有封闭技术体系,用稳定、开放、易用的算力底座,将整个产业的创新活力前所未有地激发出来。在昇腾、鲲鹏和伙伴基础上,上层更多ISV伙伴、开发者将加入创新队伍,新的应用、新的方案、新的商业模式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强大的网络效应。
“先进算力新选择”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产业协作范式,它指向一个更开放、更敏捷、更富生命力的算力产业。
华为坚定地走上一条“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交给伙伴”的道路。通过持续深入的硬件开放战略,华为正在将自身积累数十年的深厚技术能力,转化为整个产业能够轻松调用的“积木”。
一个开放、共赢的计算产业新蓝图正在徐徐展开,在这幅蓝图上,华为和xPN伙伴们,正携手为数智时代构建最坚实的算力底座。
来源:智能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