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山到万家!烟台学子新媒体赋能巫山脆李“出山”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10:55 2

摘要:巫山脆李清脆爽口、风味独特,是当地世代果农的重要收入来源。然而,由于山区交通不便、传统销售模式单一、直播效果不佳等问题,使得这颗“深山明珠”面临“好果难卖好价”的困境。实践团成员首先深入田间地头,与果农面对面交流,精准找到了脆李销售难的症结:缺乏有效品牌包装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依托山东省对口支援重庆巫山的坚实平台,近日,烟台学子崔琦涵跟随青岛科技大学“鲁韵橡风 幻彩巫山”实践团深入巫山腹地,开展了一场聚焦新媒体助农的特色实践。

巫山脆李清脆爽口、风味独特,是当地世代果农的重要收入来源。然而,由于山区交通不便、传统销售模式单一、直播效果不佳等问题,使得这颗“深山明珠”面临“好果难卖好价”的困境。实践团成员首先深入田间地头,与果农面对面交流,精准找到了脆李销售难的症结:缺乏有效品牌包装与多渠道精准传播,并发挥专业所长与青春智慧,创新采用“1+2+3”新媒体推广模式,为巫山脆李精准赋能,架起了一座从深山果园直达广阔市场的“云端金桥”。

区别于简单直播叫卖,实践团以内容为核心,构建立体传播矩阵“1+2+3”模式:“1”个核心故事,深挖果农匠心耕耘点滴与脆李自然禀赋,提炼情感共鸣点。“2”类精品素材,拍摄果园劳作、脆李特写等短视频。“3”大平台精准投放,差异化投放至抖音(短视频引流)、小红书(图文种草)、微信朋友圈(信任传播与社群裂变),形成传播合力。

这个过程中,崔琦涵和实践团成员们在宣传内容中巧妙嵌入购买路径、积极动员校内外力量精准转发扩散、主动担任“云端桥梁”,对接订单、解答咨询、跟进物流。这一模式,有效破解了当地线上“有渠道、无流量、转化低”的困境。短短一周,通过新媒体推广的脆李售出百余公斤,销售额近5000元,切实纾解了部分果农的销售压力。

不仅如此,该团队还积极与当地探讨,提出建立“校地联动”长效助农机制构想——计划联合校团委或地方机构,设立常态化大学生新媒体助农实践点,将验证有效的“1+2+3”内容驱动模式固化推广,为巫山特色农产品注入持久腾飞的“数字动能”。

在鲁渝协作搭建的宽广舞台上,青岛科技大学学子以“1+2+3”新媒体创新实践,不仅为巫山脆李开辟了新销路,更探索出一条以优质内容塑品牌、以精准传播促转化的农产品上行新路径,生动诠释了青年学子服务国家战略、赋能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与创新智慧。

来源:齐鲁晚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