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问题抛给你:一个嘴上喊着“我要当和事佬”的人,却突然甩出一份价值8.25亿美元的军售单子,你信他真想和谈吗?
问题抛给你:一个嘴上喊着“我要当和事佬”的人,却突然甩出一份价值8.25亿美元的军售单子,你信他真想和谈吗?
有人说,特朗普这次在俄乌之间的表演,已经演成了“双面秀”。一边喊着“我要两周内看到普京和泽连斯基握手”,一边却偷偷批了个对乌克兰的超级军售案。
反差来了。嘴上是和谈的口号,手里却是导弹的合同。
和谈,已经被利益卡住了
俄乌战争拖了三年之久,所有人心里都清楚:靠一场会晤解决冲突,这几乎是痴人说梦。
泽连斯基至今未解除禁止与普京谈判的禁令。
普京这边,也没有将“会晤”纳入后期计划之中。
所以特朗普说“两周内要见面”,就像是催一对冷战中的夫妻立刻复合。
现实很残酷:双方都没兴趣。
更扎心的是,美国媒体也没给特朗普留面子。
报道里一句话点破,这场和谈,根本没剧本。民主党推波助澜,欧洲拖后腿,乌克兰死死咬住援助,俄罗斯看似强硬但也无心停火。
一盘乱棋,谁来收?
就在大家还在盯着所谓“普泽会”时,美国国务院丢出了一记重磅:批准对乌克兰出售空投弹药和装备,总价8.25亿美元。
细节一拉清单,才发现是真下了血本:
3350枚增程攻击弹药(ERAM)
3350套GPS装置
外加组件、配件、培训、技术支持
注意关键词——射程240到450公里。
换句话说,这玩意儿一旦用到极限,已经能摸到俄罗斯境内的战略目标。
但有意思的是,美国国防部早就对乌使用远程打击设了限制。
乌克兰试过一次发射ATACMS,结果美方直接按下“拒绝键”。这说明什么?
美国要卖武器,但又不想让乌克兰惹出“大乱子”。
所以,武器像是个“手铐”一边给你力量,一边套牢你的行动。
特朗普的“商人逻辑”
为什么在推动和谈的同时,特朗普还要批军售?
这就是商人逻辑。
特朗普的算盘并不复杂:
先卖武器,给乌克兰续命;
再用冲突压力,把俄罗斯逼上谈判桌;
最后把“和谈”的功劳收归自己。
听起来像是“三步棋”,可问题在于,他走的顺序错了。
战争不是生意。不是你先签合同,再谈条件,就能一拍即合。
他低估了这场冲突的复杂度,也低估了双方的意志。
中国早就看透这一点,特朗普所谓“以打促和”,其实就是“以卖促收”。
卖的是武器,收的是利益。特朗普用军售套住乌克兰,再把自己包装成调停者。
可惜,棋下到现在,乌克兰没得救,俄罗斯没退让,美国自己反而被拖进泥潭。
回头看看特朗普的节奏:刚上台的时候,他说“24小时解决冲突”;
接着改口成“半年内解决”;
现在变成“两周内必须见面”。
越来越急,越来越虚。
因为时间对他来说最奢侈。美国中期选举、欧洲盟友、国内舆论,没有一个能等他慢慢磨。
这就是为什么他会一边放话“要和平”,一边签字“卖导弹”。他需要立刻给国内一个“我在行动”的信号。
问题是,这种“快餐式外交”注定难以下咽。
吃下去的,只是新的矛盾。
说到底,俄乌问题只剩两条出路:
要么俄罗斯以压倒性优势击垮乌克兰;
要么双方坐到桌前谈判。
第一条,俄罗斯打了三年多,没实现。说明它也没那么轻松。
第二条,和谈卡死在“互不承认”的死结上。
这就是僵局。特朗普想把僵局当做生意机会,结果陷进去了。
目前讽刺的地方实属太多
最讽刺的地方在于,特朗普嘴上喊和平,但现实动作却是在“加码战争”。
乌克兰得到导弹,可使用限制又卡死。
俄罗斯看到军售,自然不会轻易让步。
和谈环境被进一步恶化。
这不是“和事佬”,更像是“推销员”。卖出一单武器,再制造点压力,然后再试图包装成“我为世界带来了和平”。
可惜,世界已经不是他上次撤军阿富汗时的舞台。
俄乌冲突牵扯太深,欧洲、北约、乌克兰,都在里面有角色。
特朗普这套商人逻辑,显得太浅。
所以,当下的局面,看似热闹,实则尴尬:
俄乌都不想谈;
美国嘴上说和,手上加码武器;
欧洲心里不想停火,反而怕“谈判”让自己失去筹码;
中国看在眼里,只能摇头:这不叫“和谈”,这叫“政治表演”。
真正的和谈,需要耐心,需要意志,需要妥协。不是一张8.25亿美元的订单能买来的。
而特朗普要的诺贝尔和平奖?现在看来,只能离他越来越远。
如果说这场战争是一盘棋,美国卖导弹是“中盘手”,俄罗斯是“硬守方”,乌克兰是“急攻方”。那问题来了:谁才是真正的“观棋者”?
答案,其实不难想。#上头条 聊热点#
来源:英财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