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这5句话,渡了无数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3 08:35 1

摘要:英国著名作家毛姆创作的《月亮与六便士》爆款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19年。这本书是以画家-高更的生平为原型,讲述了一位名叫斯特里克兰德的伦敦证券经纪人突然抛弃了英国的中产阶级生活,更离谱的他还抛妻弃子,去追求绘画艺术的故事。

英国著名作家毛姆创作的《月亮与六便士》爆款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19年。

这本书是以画家-高更的生平为原型,讲述了一位名叫斯特里克兰德的伦敦证券经纪人突然抛弃了英国的中产阶级生活,更离谱的他还抛妻弃子,去追求绘画艺术的故事。


这本书呢,深刻的反映了艺术与生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斯特里克兰德不顾一切地追求内心的艺术理想,但他的行为伤害了身边的亲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毛姆以冷静、客观的笔触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全书充满对人生的思考和艺术的探讨,引发了广泛共鸣。

关于爱情,毛姆指出它在男人的生活中往往只是"一段小插曲",而不是全部。

关于人性,《月亮与六便士》中刻画的斯特里克兰德身上善与恶、卑鄙与伟大并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读完《月亮与六便士》,书中浓缩了5句话,渡了无数人:

1、在男人身上,爱情只不过是每天各种事务中所发生的一段小插曲而已。

它揭示了男性与女性在感情观上的差异。

对于大部分男性来说,事业、理想、兴趣爱好等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爱情相对而言是次要的。

这在斯特里克兰德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毅然抛妻弃子,选择到异国追求艺术梦想,爱情在他生命中似乎微不足道。

但我们不能就此简单地谴责他,因为每个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不同,在爱情和事业之间的抉择也因人而异。重要的是诚实地对待自己的内心,不要勉强自己去扮演不适合的角色。

看到这句话,我不禁想到了现在社会中的"丁克族”。他们大部分有高学历、高收入,热衷事业,推迟或放弃婚育,爱情和家庭在他们生命中的分量较轻。

虽然,他们的个人选择值得尊重,但是从社会角度来看,过于功利化的爱情观和过低的生育率,可能会带来人口失衡、家庭解体等问题。

正如泰戈尔所言:"爱情是生命的盐,但不要让盐比菜多。"

2、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人性是复杂和矛盾的,你认同吗?

人的内心往往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交织着各种光明与黑暗的因素。

譬如斯特里克兰德,一方面他冷酷无情,抛弃了妻儿,但另一方面他又对艺术有着执着的热爱和不懈的追求。

我们不能凭表面的是非对错来评判一个人,而要全面的理解他行为背后的动机。每个人都像一个有缺口的容器,装着善与恶、光明与黑暗。

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我们能做的只是正视和接纳自己,并努力向善、向上。

最近热播的美剧《黑鸟》就鲜明地体现了人性复杂性。

剧中的男主角吉米是一名小偷,为了减刑,被迫与一名连环杀手做朋友,套取罪证。

起初两人势同水火,但渐渐地,吉米发现凶手也有善良、脆弱的一面,并对他产生了某种同情和理解。

这部剧提醒我们,即使是十恶不赦的罪犯,也有为人父母的慈爱。

3、我们每个人都孤独地生活在世界上。谁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凭一些符号与人交流,但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所以它们的意义模糊不定。

尽管人是社会性动物,但我们与他人之间始终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你会发现,你说的话,经过几个人的传递之后,意思可能完全不一样了。每个人对同一件事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这种隔阂让我们感到孤独,就像被隔离在"铁塔"中。

斯特里克兰德追求艺术,也是出于与他人分享内心世界的渴望。但讽刺的是,他的画作生前并没有被人所理解,他的孤独感反而加剧了。

这提醒我们要学会倾听和换位思考,用心去理解他人。同时要学会与内心对话,从孤独中汲取力量。

4、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或许是文明人类最根深蒂固的一种天性。

人是群体性动物,我们渴望融入集体,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接纳。

这种认同感给人归属感和安全感,是自我价值的重要来源。从进化的角度看,它有助于个体生存和基因传递。但过度的认同需求会异化人性,导致盲从和随波逐流。

斯特里克兰德因不属于主流艺术圈子而遭受排挤和嘲笑,但他毫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一意孤行地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

他用行动表明,真正的认同来自于自我,而不是外界。我们要有独立之精神,不盲从权威,不人云亦云。

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他人的认同和尊重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譬如在职场,如果得不到上司和同事的肯定,就很难获得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

在婚恋市场,如果不被异性接纳和欣赏,就不可能组建幸福美满的家庭。认同感匮乏也会导致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然而现实是,很多人对他人和自己的认同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比如金钱、地位、学历、皮囊等,这是一种异化的认同观。我们要分清主次,追求内在的、健康的认同感。做一个有原则、有爱心的人,自然能收获来自他人和内心的肯定。

5、我必须画画,我身不由已。当一个人掉进水里,他游泳得好不好没关系,反正他得挣扎,不然就得淹死。

这是斯特里克兰德的名言。

对他而言,绘画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自我表达和生命意义的寄托。

他之所以不顾一切地追求艺术,是因为这已经成为他的生存方式,如同呼吸和饮食一样不可或缺。

艺术之于斯特里克兰德,就是这样一种内在的冲动和需要。这启示我们,要找到并坚持内心的召唤,哪怕它与主流格格不入,哪怕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出真我,而不是取悦他人。

近年来,像余秀华、刘慈欣这样的草根艺术家不断涌现。

他们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坚持,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赢得了大众的认可。他们的人生轨迹很好地诠释了"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境界。

想法的,很多人碌碌无为,浑浑噩噩,既没有远大的理想,也缺乏脚踏实地的努力,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讨好着自己并不在乎的人。活成了"身不由己"的提线木偶。

人这辈子如果找不到一两件愿意拼尽全力去做的事情,那就太可惜了。我们要以斯特里克兰德为镜,勇敢地探寻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哪怕一无所有,也要心存热爱,执着前行。

写在最后:

我们或许没有斯特里克兰德那样非黑即白的勇气,敢于不顾一切地追求自我。但我们可以努力在世俗的妥协与内心的呼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在上班和下班之间,在柴米油盐和诗和远方之间,给生活多一点仪式感,给灵魂多一点呼吸的空间。

即便生活如月亮般阴晴圆缺,起起落落,也要心怀光明,相信希望,努力成为心中那个向往的自己,给岁月以礼赞,给时光以温度。

正如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我不得不在我所能做的、所应做的事情中寻找快乐,就像鸟儿在飞翔中寻找快乐一样。这才是有福的人生。

《月亮与六便士》通过斯特里克兰德的人生故事,引发了人们对人生价值、人性困境、艺术追求等终极问题的思考。

这5句话浓缩了作品的精华,字里行间满含哲理和智慧,给无数人以启迪。

愿你在斯特里克兰德的悲剧中汲取教训,在毛姆睿智的分析中找到人生的指引,活出内心的月亮,而不是俗世的六便士。

愿真正的自我在时光的打磨中日臻完美,在人性的拷问下愈发丰盈。愿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无限地燃烧、绽放,成就无悔的人生,书写不朽的传奇。

来源:霍建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