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免费学视频剪辑”为噱头,将网友吸引至直播间,后又以“绑定课程”为由,要求其支付4980元……市民李女士向厦门日报反映,其疑似在网上遭遇骗局。28日,涉事平台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表示,该商家存在欺诈宣传等违规行为,平台将根据规则进行处置。
图片由AI生成。
以“免费学视频剪辑”为噱头,将网友吸引至直播间,后又以“绑定课程”为由,要求其支付4980元……市民李女士向厦门日报反映,其疑似在网上遭遇骗局。28日,涉事平台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表示,该商家存在欺诈宣传等违规行为,平台将根据规则进行处置。
说会“全额返” 商家却失联
7月中旬,李女士刷短视频时看到一个教人做视频的直播间,主播反复强调“免费学视频剪辑,零成本掌握赚钱技能”。李女士咨询时,对方明确表示“全程免费,仅需报名登记”,学成之后,还会帮其介绍接单,只需每单抽成20%即可。李女士信以为真,当即按要求完成报名。
报名后,对方让李女士从网上下载了两款手机应用商店免费下载的软件。工具虽免费,“课程绑定”却得先走流程:需先付4980元,事后全额返还。李女士一时有些犹豫,对方立即通过打视频、发信息等方式不断劝说,语言极具煽动性。本就经济拮据的李女士,咬咬牙凑了4980元下了单。
付款时她留意到,收款方并非与她正在对接的机构,而是一家注册地在上海的网络科技公司。“我当时提出质疑,对方说这是公司合作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让我别多想。”李女士说,付款后,对方要求她马上删掉订单详情和支付记录,说是避免系统检测到“免费课程有支付流水”,影响返还流程。幸好李女士当时留了个心眼,先将聊天记录、付款截图、订单信息逐一保存,才按照对方要求删除了平台上的下单记录。李女士越想越不对劲,找到对方要求退钱,表示她不学了。对方却表示“钱是公司给你垫付的”“要等15个工作日才能退”,并强硬表示“不行你去报警吧。”李女士随后报了警。
如今,事情过去近1个月了,她也没收到退款,之前对接的工作人员彻底失联。李女士随即向短视频平台客服投诉,并提交了所有留存证据。“平台客服说商家愿意返还30%,同时平台给我300元的抵用券。”李女士说,对此她明确拒绝。
商家违规将受处置
将优先协商退款
接到李女士的投诉后,本报记者介入调查,并将情况向平台方反映。昨日,平台相关负责人向本报反馈,该商家存在欺诈宣传等违规行为,平台将根据规则进行处置,包括但不限于停业整顿、冻结货款等;消费者在平台成交的订单,平台将优先协商进行退款。
厦门警方提醒,市民在接触网络培训课程时,务必先核实机构资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公司注册信息,确认收款方与宣传机构是否一致;切勿轻信“先付款再返还”的承诺,更不要按对方要求删除交易记录、转账凭证等关键证据。一旦发现被骗,除保留聊天记录、转账截图外,还需记录涉事账号昵称、直播间链接、收款方公司名称等信息,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同时通过96110全国反诈劝阻专线举报,为警方调查提供完整线索。
此外,福建贝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红表示,短视频平台作为提供交易和宣传的载体,对入驻商家的资质、宣传内容负有审核义务。若平台未能尽到审核责任,导致消费者因商家虚假宣传受骗,且在消费者投诉后未能积极协调解决问题,消费者可要求平台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来源:厦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