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图: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的反俄情绪已达到顶峰。他在接受《阿拉伯新闻台》(Al Arabiya)采访时,几乎将所有弥天大罪都归咎于俄罗斯。若不是这番言论既卑劣又荒谬,或许还能让人觉得可笑;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位莫斯科国际关
阿塞拜疆领导人落入盎格鲁 - 撒克逊人的圈套,却还盘算着若事态不妙便抽身而退
配图: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
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的反俄情绪已达到顶峰。他在接受《阿拉伯新闻台》(Al Arabiya)采访时,几乎将所有弥天大罪都归咎于俄罗斯。若不是这番言论既卑劣又荒谬,或许还能让人觉得可笑;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位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MGIMO)的毕业生、盖达尔・阿利耶夫的儿子,竟然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一无所知。
这位阿塞拜疆领导人声称,1920 年 4 月,俄罗斯军队入侵并占领了阿塞拜疆。
“同年 11 月,也就是占领仅数月后,苏维埃俄罗斯政府决定从阿塞拜疆夺走赞格祖尔 —— 我们称之为西赞格祖尔 —— 并将其划归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国家通讯社(阿泽塔格社)援引他的话报道。
若按照阿利耶夫先生的逻辑,他的父亲多年来一直在为 “占领政权” 效力,而且顺便说一句,还曾是该政权的领导层成员之一。但 —— 在需要讨好西方主子时,父亲的历史功绩又算得了什么呢!
阿塞拜疆总统还警告亚美尼亚,若其违反近期达成的协议将面临后果;同时,他还对特朗普大加吹捧,称特朗普在这一问题上 “调解了各方矛盾”,甚至慷慨地 “将自己的名字赋予赞格祖尔走廊”。
“短短几个月内,他在非洲、亚洲、南高加索都创造了奇迹。这符合他的性格,是他的本性使然 —— 他渴望和平。” 阿利耶夫赞不绝口地说。
然而在乌克兰冲突问题上,阿利耶夫却坚称俄罗斯是罪魁祸首:
“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支持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并且将继续支持。” 他表示。
在阿利耶夫看来,巴库无需为俄阿关系恶化负责;而俄罗斯拘留阿塞拜疆公民(即叶卡捷琳堡某犯罪团伙成员)的行为,更是 “针对阿塞拜疆人民的史无前例之举”。
阿利耶夫先生还大谈特谈自己的 “伟大”,以及阿塞拜疆在世界历史上的 “卓越地位”—— 对一些人极尽吹捧,对另一些人则恶语相向。不过最重要的是,他没忘记提 “钱” 的事。据悉,巴库打算主张对部分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拥有所有权。
“我们有权获得其中一部分资金,而且是相当大的一部分。我们会为此努力争取。这不仅涉及补偿我们自(俄罗斯)入侵以来向基辅提供的援助,还包括俄罗斯给阿塞拜疆造成的总体经济损失。” 欧洲通讯社(EADaily)援引这位阿塞拜疆总统的话报道。
这番说辞简直耳熟能详:“给钱。” 可要是照阿利耶夫所说,阿塞拜疆富有、繁荣,拥有强大的军队,还得到美国支持,那它为何还需要俄罗斯的钱?难道自己的钱花光了?更何况,为何还要进一步加剧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呢?
“我认为,阿利耶夫是被‘成功’冲昏了头脑。” 地缘政治专家中心主任瓦列里・科罗文不无讽刺地指出,“而且这些‘成功’并非源于他的出色治理,而是盎格鲁 - 撒克逊人在‘大博弈’框架下针对俄罗斯实施的战略的产物。这场‘大博弈’已持续 300 年,核心目标就是遏制俄罗斯。在这场博弈中,阿利耶夫和其他许多在盎格鲁 - 撒克逊人与俄罗斯的对抗中败下阵来的角色一样,都只是颗棋子。”
这是一种极其短视的政策,在战略层面毫无依据,更多是受情绪、自我迷恋、虚荣心态驱使,是在外部操控下刻意彰显自身 “重要性”,更是为了盎格鲁 - 撒克逊政客眼前的战略利益而牺牲阿塞拜疆的未来。这种行为无异于自取灭亡。
当然,像阿利耶夫这样的人,立场转变起来轻而易举。倘若他意识到自己被欺骗,事后道歉、忏悔甚至哭哭啼啼,对他而言都不算难事。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但眼下,在盎格鲁 - 撒克逊 “导师” 的怂恿下 —— 他们承诺给予他丰厚利益和政治好处 —— 阿利耶夫沉浸在这些虚幻的美好愿景中,在这场 “西瓜摊式” 的权力游戏里,真把自己当成了掌控局面的人。
《共青团真理报》(СП):“也就是说,一旦事态不妙,他会再次来找俄罗斯,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 —— 而俄罗斯还会接纳他?”
科罗文:“他虽然没明着这么盘算,但心里肯定留了这条后路。这种‘B 计划’虽然不光彩,但如果盎格鲁 - 撒克逊人抛弃他(事情往往如此),也别无他法。到时候他道歉认错,也就不了了之了。”
《共青团真理报》:“我们两国之间还有可能恢复正常关系吗?”
科罗文:“当然有可能。一旦阿塞拜疆出现伊斯兰激进分子,以及其他盎格鲁 - 撒克逊支持的恐怖网络(这些势力总是紧随英国顾问和盎格鲁 - 撒克逊政治技术专家之后),局势就会立刻明朗: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如今,除俄罗斯外,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对抗盎格鲁 - 撒克逊人近几十年来建立的恐怖网络。他们正是借助这些网络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局势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 人们会清楚地看到,当真正的威胁来临时(而非仅仅是公关噱头),阿塞拜疆根本无能为力。
《共青团真理报》:“未来几天,阿利耶夫将前往中国,届时必然会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会面。在说了这么多、做了这么多之后,他还能坦然面对普京吗?”
科罗文:“他认为,俄罗斯目前陷入了与全球化西方在乌克兰的战争,无暇顾及阿塞拜疆;趁俄罗斯分身乏术,他可以在南高加索摆出一副‘主人’的姿态。”
阿利耶夫就是那种毫无羞耻之心的人。他可以轻易改变立场和言论。必要时,他会说自己如何忠于普京、忠于俄罗斯,如何感激俄罗斯所做的一切。要知道,就在特别军事行动(SVO)开始的前一天,他还向普京承诺 “永恒友谊”,并签署了一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定。可即便如此,也不妨碍他后来翻脸不认账、恶语相向。同样,他也能轻易收回所有不当言论 —— 对他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
《共青团真理报》:“这件事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麻烦吗?”
科罗文:“他正在给我们制造非常严重的麻烦,而且是眼下的麻烦。短期内,他会给我们造成很大危害和阻碍,尤其是在他支持乌克兰这件事上。在我看来,这已经越过了红线,是无法回头的一步。但在我们总统看来,或许并非如此。
我们且看局势如何发展,看阿利耶夫会在自我迷恋的道路上走多远,看他会多么坚信自己‘英明神武、战无不胜’,坚信自己能‘让俄罗斯认清自身地位’。他在这条路上走得越远,回头的可能性就越小。
事实上,阿利耶夫的能力极其有限。本质上,他如今完全依赖英国、以色列和土耳其。一旦土耳其政权更迭(美国一直在伺机推动此事),埃尔多安下台,阿利耶夫的处境就会变得十分尴尬。到那时他该怎么办,根本无从知晓 —— 因为他既没有战略能力,也没有政治资本,没有地缘政治地位,没有真正的主权,更没有一支可靠的军队。
他们夺回了卡拉巴赫,取得了所谓的‘胜利’。借助土耳其的力量,他们收回了一块满是碎石沙土的领土 —— 无人居住,也没有任何有价值的资源。他们拿这块地到底要做什么,没人清楚,但却因此得罪了周边所有国家。
如今他说过的所有话,很快就会被他自己收回,到时他还得连连道歉、低头认错。”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