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业农村“两整治一提升”专项行动成效观摩会侧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3 08:47 1

摘要:3月21日,全市农业农村“两整治一提升”专项行动成效暨“春耕备耕”工作观摩会举行。观摩团先后来到红谷滩区流湖镇莲塘村魏家、安义县长埠镇车田村余家、进贤县三阳集乡闸上(岗峰咀)村(螃蟹小镇)、南昌高新区昌东镇下尾村万家自然村、南昌县南新乡山上村山上新村,看人居环

聚合力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南昌新闻网讯 3月21日,全市农业农村“两整治一提升”专项行动成效暨“春耕备耕”工作观摩会举行。观摩团先后来到红谷滩区流湖镇莲塘村魏家、安义县长埠镇车田村余家、进贤县三阳集乡闸上(岗峰咀)村(螃蟹小镇)、南昌高新区昌东镇下尾村万家自然村、南昌县南新乡山上村山上新村,看人居环境新貌,听产业发展经验,凝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力量。

拆得彻底 清得干净

干净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郁郁葱葱的树木……在南昌高新区昌东镇下尾村万家自然村,放眼望去,景在村中,村融景中,人居画中。

“万家自然村于2024年被列为‘两整治一提升’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建设体量大,受益常住人口多,‘三拆三清’彻底,房屋排列整齐,建成大面积菜园、成片樟树林休闲区等,同时充分发挥村庄内丰富的水资源和毗邻赣江优势,在完成‘一整四化’的基础上,融合渔文化、农耕文化和江文化,打造了以‘江风渔火,情系万家’为主题的特色乡村。”昌东镇党委书记胡福平介绍,万家自然村有286户1034人,“两整治一提升”专项行动让万家自然村重获新生。

村容村貌变好了,村民们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追求。走进南昌县南新乡山上村山上新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广袤无垠的油菜花田。每到春季,这里就成了金色的“海洋”,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观赏。

山上新村充分发挥生态优、区位好、村庄靓的独特优势,坚持统一设计、统一结构、统一户型等“六统一”,按照“一整四化”和“四融一共”的标准,推进沥青道路、生态排水沟、生态停车场、路灯和部分乡村设施、田园设施建设,村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村里变化特别大,如今的环境特别好。我和朋友在村里开了一家咖啡馆,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可以忘却烦恼与疲惫。”返乡创业青年涂睿说。

据悉,我市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点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政府引领、多方参与”的原则,普通村以“干净、整洁、有序”为标准,精品村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标准,打造了一批示范样板村。与此同时,全面加强了农村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的民生建设,将农村亮灯工程、农村“厕所革命”等民生实事纳入行动一体推进,三年来,全市完成村庄路灯安装3万余盏,实现未安装路灯村庄的全覆盖亮灯;完成农村户厕问题整改3万余个,整改完成率100%。

业态丰富 特色鲜明

在红谷滩区流湖镇莲塘村,一条条柏油马路直通家门,一幢幢农家庭院错落有致。作为红谷滩区的旅游新地标,莲塘村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环境改善的同时,增添了农家乐、书屋、民宿等新业态,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游玩“打卡”。

流湖镇莲塘村通过拆“三房”、整治“三线”“三园”、改造村内道路、改建户厕、建设雨水明沟和污水管网等措施,不仅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还保留了村子原汁原味的乡村风情。同时,当地大量栽种棕树,结合棕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云飞的棕编手艺,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吸引第三方文旅公司落户运营民宿、餐吧、茶庄、酒馆、非遗棕编等,引进发展多元业态,建设艺术风情的棕榈特色村庄,成为远近闻名的“棕情小镇”。

同样特色鲜明的还有进贤县三阳集乡闸上(岗峰咀)村(螃蟹小镇)。踏入蟹文化主题展馆,一场关于军山湖与蟹的对话就此展开。这座展馆不仅让市民游客读懂一只蟹的前世今生,更以科技与艺术之手,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的种子悄然播撒心间。

该村依托美丽湖景、生态资源,打造“军山湖美丽港湾”,围绕“吃、住、玩、购、农、创”主题,打造了“1+2” 农耕基地(湖坊蔬菜基地,以及陶陶乐葡萄果园、 马家柚果园),引进了共青小胖子、江联小院、 洪达小院、螃蟹小馆、晏殊故里·进贤文笔、志博信小院、爱进特产超市、湖色天香茶餐厅等业态项目,成为轻奢都市圈精致休闲目的地。

“为实现共同富裕,我们还成立合作社,聘请专业运营公司,构建村集体和运营商双赢盈利模式,村集体增强‘造血’能力,村民分股金、拿租金、挣薪金。”三阳集乡党委书记于超说。

记者了解到,在完成共同富裕样板村建设的基础上,我市进一步突出“八有”(有村庄建设规划、农村颐养中心、文体活动广场、污水处理设施、公共卫生厕所、农业特色产业、长效管护机制和乡村治理机制)内容,高质量打造了业态丰富、特色鲜明的6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探索了乡村运营,涌现了如南昌县塔城乡湖陂村,进贤县三阳集乡岗峰咀、长均乡水田埠、长均乡白沙村,红谷滩区流湖镇莲塘村、南昌高新区鲤鱼洲管理处红井村、湾里管理局梅岭镇半岭等一批示范典型。

连片发展 绘就新景

马路通进村里,房舍修葺一新,广场游园宽敞亮丽……新村、新貌、新光景,让村民看在眼里、美在心头。“任谁回来,都说镇里变化大。”乡亲们的反馈,让长埠镇党委书记王志云倍有成就感。

长埠镇车田村雷家和余家自然村位于西山脚下,是依托省道万八线区位优势,围绕安义古村群成片发展,于2023年和2024年“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建设完成的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两村依山傍水、阡陌相连,其中,雷家与国家3A级旅游景区汉方鹿苑紧邻,余家历来就是登临老君坛的必经之地,是以“连片发展、产业补链”为核心理念,回归自然、回归生态“未来乡村”4.0版本的探索与实践。

车田村雷家、余家围绕山水做文章,引入山泉,整治水库,修缮水渠,用青砖、老麻石等乡土材料修缮房屋、改造庭院,浓厚了村庄乡土气息;引进荷花种植基地、稻虾共养基地等农业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逐年增收。为让乡村人居环境一直美,该镇创新“茧火虫夜访、支书答理、小院议事”治模式,从村庄规划到运营全过程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实现了村庄治理与长效管护的良性循环。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谈。“通过此次观摩,我看到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所取得的变化和成果,深受启发。”南昌经开区樵舍镇党委副书记王仔昌表示,接下来,将认真借鉴相关经验做法,结合实际完善工作措施,切实把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2022年以来,南昌围绕“干净、整洁、有序”为标准,按照“一整四化”要求,重点推进村庄房前屋后环境整治、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污水净化、路灯亮化等工作,高标准打造了991个共同富裕样板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接下来,南昌将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巩固深化农业农村“两整治一提升”专项行动成果,计划每年投入2.5亿元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两年行动。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点对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居环境较差、农村户厕改造覆盖率较低的村庄进行整治,两年实施200个左右村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开展重要交通干线沿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对环鄱阳湖公路、昌九高铁隆兴大桥2条重要交通干线沿线村庄进行环境整治和整体风貌提升;积极开展“四融一共”和美乡村示范线建设,围绕“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的建设目标,用2年时间打造5条“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示范线,整体提升全市乡村建设水平,引领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洪观新闻记者 万敏)

来源:南昌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