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0日的数码圈,华为新品发布会可谓是波澜壮阔。在新款手机的发布环节,Pura X这款被定义为业界首款阔折叠手机"的新品,以最低售价7499掀起轩然大波。
3月20日的数码圈,华为新品发布会可谓是波澜壮阔。在新款手机的发布环节,Pura X这款被定义为业界首款阔折叠手机"的新品,以最低售价7499掀起轩然大波。
华为手机卖的贵,向来是如此的。为什么呢?因为人家有黑科技啊!卫星通信,昆仑玻璃等。不过这次为什么全国网友不买账呢?这一切都源于余承东在发布会前的预热太多,多次提到这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手机。
全国人民都买得起的旗舰手机。
7499起这个价格,自然而然是一个月薪过万才敢买的配置,可是全国月薪过万的能有多少占比了,所以"折叠屏的溢价游戏玩过头了"等尖锐批评扑面而来。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余承东不得不得救场啊!毕竟新品才发布,群众的反响如此之大,先不说手机好不好用,就价格一事,就成了这款新机卖爆的拦路虎。
与尼格买提的直播对话中,他反复强调Pura X的"成本铁三角":旗舰芯片麒麟9020、超感光影像系统、航天级铰链技术,以及HarmonyOS 5.0的深度适配。
些配置堆砌出的技术壁垒,在余承东口中成为了定价的正当理由。"折叠屏不是简单的屏幕弯折,每一次开合都在考验材料科学极限",这番话试图将争议引向技术层面的专业讨论。
但细究之下,技术投入论存在双重逻辑。一方面,华为确实在折叠屏领域持续深耕,从Mate X到Pura X的迭代肉眼可见;另一方面,将研发成本直接转嫁给消费者,本质是高端市场"技术崇拜"营销策略的延续。
当余承东对比直板旗舰Mate 70 Pro时,刻意忽略了两者目标客群的重叠度。那些愿意为直板旗舰买单的消费者,是否愿意为折叠屏形态支付千元溢价?这个问题,市场销量会给出最诚实的答案。
余承东在视频中说自己情商太低,这番自谦实则暗藏玄机。
回顾其过往的言论,"251天事件"的强硬表态、"闪存门"的危机公关。其实他是深谙舆论场规则:
用争议性言论制造话题,再通过"示弱"完成形象修补。
此次"情商低"的说话,既是对前期过度营销的补救,也是精准的情绪操控。
当他说"大家抓住小把柄猛骂我",实则将舆论焦点从定价争议引向个人风格讨论,成功转移矛盾。
这种"示弱式公关"在流量时代屡试不爽,既能保持品牌热度,又避免了正面回应核心质疑。
最后提到的自己“说话不严谨”,我只能呵呵一笑。
作为理工科的技术领军人才,你说情商低尚可理解,可是说话不严谨,有些让人无法理解。
Pura X定价争议,折射出国产手机冲击高端的集体焦虑。当华为将麒麟芯片、鸿蒙系统、折叠形态捆绑成"技术三件套",本质上是在构建品牌溢价护城河。
这种策略在苹果、三星身上早已验证成功,但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在于,消费者对"性价比"的执念远强于品牌忠诚度。不信你看小米,就是因为性价比,我们的雷布斯已经在电子类消费产品中封神了!
说到最后,我不免抛出几个我一直搞不懂的的问题,究竟Pura X的定价体系是如何构成的?高溢价是否可持续?
来源:读后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