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始建于隋朝: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建设紫微城,由宇文恺设计,仅用60日便建成,用工170万人。大业二年,隋炀帝在紫微城正殿乾阳殿接受万国朝贺。
紫微城是隋唐洛阳城的宫城区域,是隋、唐、武周帝国的大朝正宫。
始建于隋朝: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建设紫微城,由宇文恺设计,仅用60日便建成,用工170万人。大业二年,隋炀帝在紫微城正殿乾阳殿接受万国朝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初唐时期:武德四年,李世民击败王世充后,因嫌紫微城过于奢华,焚毁乾阳殿、则天门等。贞观年间,曾有修缮之议但多次搁置,显庆二年,唐高宗下诏建都洛阳,命韦弘机修缮紫微城。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武则天时期:光宅元年,武则天改洛阳“东都”为“神都”,紫微城号为“太初宫”。垂拱三年,拆除乾元殿创建明堂,四年后明堂建成,号“万象神宫”。天授元年,武则天于紫微城则天门楼登基称帝。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期变迁:天宝末年,紫微城被安史叛军占据,后遭回纥军破坏。唐末重修,后梁、后唐、后晋、北宋又相继增修,宋太祖时宫室合9990余区,徽宗年间扩大到“广袤十六里(8公里)”,公元1140年,紫微城被金兵焚毁殆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建筑布局与主要建筑
应天门:是紫微城的正门,俗称五凤楼,采用“两重观,三出阙”的建筑形制,是中国古代礼制中最能彰显天子身份和地位的建筑,目前是国内发现等级最高的城门楼遗址。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堂:即万象神宫,是紫微城的正殿,也是古代帝王用于布政、祭祀的重要礼制建筑,高294尺(91.43米),是中国历史上体量最大的木质建筑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天堂:紧邻明堂西北部,为武则天礼佛场所,高数百尺,共五级,至第三层可俯视明堂,是世界古代史中最高的建筑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九洲池:位于宫城西北隅,是隋唐洛阳城宫城区西隔城内的皇家园林,为皇子、公主居住之地,也是帝后休憩之所。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化影响
建筑典范:紫微城占地面积约4.2平方公里,是北京故宫的6倍,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奠定了中国宫城的基本格局,被后世皇宫所仿效,甚至影响到日本、朝鲜和韩国等东亚国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化活动中心:众多文人墨客汇聚于此,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作品,为唐朝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载体。
来源:六三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