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阳光洒在金塔县和谐苑公园的草坪上,金塔县东南街社区的孩子们像一群欢快的雀鸟,奔向公园树荫下的书摊前。这里正在举行“放下手机一小时,阅读一本喜爱的书”图书对流文明实践活动。
当阳光洒在金塔县和谐苑公园的草坪上,金塔县东南街社区的孩子们像一群欢快的雀鸟,奔向公园树荫下的书摊前。这里正在举行“放下手机一小时,阅读一本喜爱的书”图书对流文明实践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帮一小女孩将刚写下的阅读心得卡整齐地贴在书的扉页。小女孩兴奋地说:“姐姐,这本书里的潜水艇比爸爸的手机游戏酷多了。”
旁边,“甘肃好人”蔺世琦被孩子们团团围住,他举起一本《昆虫记》轻声朗读,阳光透过树叶在他斑白的鬓角跃动。当读到“蟋蟀在月光下唱歌”时,七八个孩子不约而同屏住呼吸,仿佛听见了夏夜虫鸣。
来自北京的王梓涵小朋友这个暑假在金塔的爷爷家度过,他捧着获赠的新书,在心得卡上写道:“今天我交到了三个书友,太开心了。”
“我们不是在分发书本,而是在播种文明的星火。”蔺世琦说。这些带着稚气笔迹的“读后感”,将成为下一场活动的漂流日记。
这一场场图书对流活动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了文明实践的真谛——当油墨芬芳浸润童年,当志愿者的微笑温暖了书香,文明便成了树荫下、广场上、公园里那此起彼伏的翻书声,成了孩子们蹦跳着回家时书包里沉甸甸的喜悦。
作者:代玉琴
编辑:石英
来源:酒泉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