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嘉宾介绍:谢义钦,国泰君安高级农产品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数学系毕业,14年期货研究经验,专注豆类研究,经历过完整的豆类牛熊周期,具有丰富的大豆种植产业、豆类贸易、生猪养殖行业等豆类上中下游从业经验。曾任天康生物期货部经理,路易达孚油脂油料交易员。
本文来自于8.27.周三晚上“牛转钱坤”直播中关于油脂油料的分享内容。
嘉宾介绍:谢义钦,国泰君安高级农产品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数学系毕业,14年期货研究经验,专注豆类研究,经历过完整的豆类牛熊周期,具有丰富的大豆种植产业、豆类贸易、生猪养殖行业等豆类上中下游从业经验。曾任天康生物期货部经理,路易达孚油脂油料交易员。
从大周期来看,豆类仍处在熊市阶段。熊市演绎顺序通常是利润下降、产能缩减、产量减少。过去两年利润不断下滑,今年美豆种植面积下降,巴西增速放缓,均属于产能缩减的表现。但产能下降并不等同于产量下降,例如今年虽然美豆面积减少,但单产预期较高,整体产量存在不确定性。只有当产量下降、出现供不应求时,价格才会真正触底并进入牛市。目前来看,仍处于熊市中后期,尚未见底。
1、美豆多空因素与观点
美豆价格区间预计在950~1150美分之间,偏强震荡。下方950美分接近巴西种植成本,支撑较强;上方若利多兑现(如中美关系缓和、政策支持生物柴油等),有望上探1150甚至1200美分。若利空兑现(如出口受阻),则可能下探至900美分。
利空因素包括:
1)美国对全球加关税可能导致美豆出口形势变差;
2)美豆主产区天气良好,单产前景预期较高;
3)周度大豆优良率高于预期。
利多因素包括:
1)生柴政策、中美关系缓和预期等支撑价格;
2)旧作平衡表偏紧,NINO3.4指数为拉尼娜状态;
3)种植面积略低于预期。
2、国内市场情况
今年1-8月中国进口大豆约8090万吨,同比略增,主要依赖巴西供应。9-1月预计船期约3200万吨,目前已采购1470万吨,尚有1600万吨待购,未来采购走向将直接影响美豆或巴西豆价格。
港口库存处于近年高位,但下游饲料企业库存不高,整体库存主要集中在油厂。现货价格豆粕在3000元/吨上下,菜粕更为坚挺。豆粕基差在5-7月因巴西豆集中到港而走弱,下半年逐步修复。
豆粕后市空间有限,下跌幅度受限,但缺乏强劲上涨动力,预计维持区间震荡。豆油同样震荡,向下空间有限,但上涨压力较大。总体判断,国内豆粕、豆油维持区间震荡格局。
3、资金和仓单数据
从三油两粕期货市场资金沉淀来看,近期农产品板块资金大体呈现流出的状态。
仓单数据来看,目前豆粕仓单量相对偏少,处于过去五年略低的水平。菜粕的仓单量处于过去几年同期偏高位置。也就是说目前卖方更愿意去交割我菜粕,豆粕交割意愿相对偏弱。
4、大豆种植成本分析
目前大豆的种植成本接近巴西大豆的种植成本,主要是因为北美关键化肥价格指数上升,今年的化肥价格基本仅次于2022年,从而会提升下一年的巴西的种植成本。
细分来看,,今年美豆种植成本跟去年基本上相当,甚至略高,考虑到今年单产比去年好,那么按照639.15美元/亩,换算成盘面价格大概是1200美分左右。实际上,从去年开始,美豆价格已经跌穿美豆种植成本。
巴西种植成本相对来比较低,因为今年雷亚尔在贬值,所以农场成本大概是860美分左右,算上港口成本,大概是900~950美分之间。
5、全球豆类供需分析
全球豆类供需相对宽松,库存保持高位,产量不断创新高。
巴西是全球大豆供给的关键,近三年产量屡创新高,预计今年1.7亿吨,明年若天气良好仍可能突破纪录。巴西种植面积逐年的增长,种植面积预计继续增长1.5%~2%,预计今年的种植面积有4800万公顷左右。
美国近些年的种植面积在平台期,阿根廷的面积更是基本稳定。那么巴西大豆产量增加,内需消化不了,后期便会主要依赖出口,持续挤压美国出口份额。美国从2021年以后,出口份额不断下降,明年预计只能达到4600万吨,跟巅峰时6190万吨差了很多。
阿根廷主要出口豆油和豆粕,对大豆出口影响有限。
三大主产国的压榨量来看,巴西缓慢增长,年均增速大概1%。阿根廷常年稳定。美国近年来压榨增速加快,受益于生物柴油政策和新增产能释放。
全球供需整体宽松,库存维持高位,但受基金持仓和季节性因素影响,价格波动明显。今年豆油基金多数时间维持净多,豆粕则长期净空。
6、棕榈油市场
棕榈油进入秋冬季减产期,叠加印尼政策反复,价格下跌驱动不足。季节性因素支撑其偏强运行。与国际市场油粕“油强粕弱”不同,国内更多是成本推动,油粕呈双震荡状态。
总结:全球豆类市场供需宽松,但价格受政策、气候与资金影响,震荡格局明显。美豆预计950~1150美分区间运行,国内豆粕、豆油及棕榈油均处于震荡态势,下跌空间有限但上涨乏力。
■文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及所在机构观点,据此入市风险自负。期货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牛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