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起初,民众发现校园和居民区附近出现大量脸上长满肉瘤的“触角兔”和“僵尸松鼠”。之后有人又在多地目击到身上长有巨型疣状物的“变异鹿”。
最近,美国多地传出动物感染怪病的消息。
起初,民众发现校园和居民区附近出现大量脸上长满肉瘤的“触角兔”和“僵尸松鼠”。之后有人又在多地目击到身上长有巨型疣状物的“变异鹿”。
民众因此担心,这种传染病会借由动物为媒介在人群中发生传播。
媒体为此特别去采访专家,对方表示这种病毒感染的疾病虽然不能直接传染给人,但蚊虫带来的血液传播风险可能比直接感染来得更可怕... ...
(注:本文含有动物染病后图片,请谨慎阅读。)
8月中旬,美国科罗拉多州某学校的学生发现,校园内出现很多头上长满触角的奇怪兔子。
这些兔子头上挂着一堆黑压压的触角,远远看上去像极了从地狱中走来的恶魔,让人头皮发麻。
学生们鼓足勇气上前去拍摄,结果发现这些野兔的眼睛和嘴巴附近长满触角,身上长着角状疣块。这些触手大的像是鹿角,小的类似鳞片,层层叠叠长在兔头附近,不仔细辨认根本看不清兔子的本来面目。
学生将这些照片发到社媒后,立即有人跟帖称在去年冬天自家附近就出现过类似的奇怪兔子。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感染的兔子不仅熬过严冬,而且随着夏季来临,它们的数量明显变多,感染情况似乎也变得更严重。
这条“触手兔”的帖子火了之后,网络上出现更多类似目击事件和图片,野兔感染数量急速增长,感染范围也在变大。一时之间,当地居民人心惶惶,担心这种神秘的病毒会给人类和宠物带来健康风险。
为此,当地野生动物管理机构急忙出来辟谣称,这是一种棉尾兔乳头瘤病毒导致,早在1930年就已经被美国专家发现并记录。它依靠蚊虫和蜱虫在兔子之间传播,不会跨种族感染。看到“触手兔”不投喂、不抚摸就好。
然而,“触手兔”引发的恐慌还没完全平息,几天后居住在美国缅因州的居民又在自家后院发现大量全身布满肿块和溃疡,皮肤溃烂流脓的松鼠。
据报道,这些松鼠身上毛发已经脱落,四肢上长的肿块已经破裂,流出红色的脓液。它们攀爬时一瘸一拐,和恐怖片中的僵尸动物非常相似,因此被民众们称为“僵尸松鼠”。
因为松鼠的生活习性等原因,导致它们的活动范围比野兔更加靠近人群。这也使得缅因州居民担心,这些“僵尸松鼠”携带的病毒会在社区内扩散,进而再感染到整个城镇和附近地区。
而这种担心,很快就成为现实。
前不久,加拿大部分地区也发现了被感染的“僵尸松鼠”,松鼠的发病症状和美国缅因州情况一样。
这不免让人怀疑,僵尸松鼠传染的路径,是否因为加拿大部分地区和美国缅因州接壤有关。
对于美加两国出现的僵尸松鼠问题,相关动物专家给出了和前面“触手兔”几乎如出一辙的解释。
专家称这些松鼠是感染了另一种同类之间依靠唾液传播的疱疹类病毒,这种病毒虽然会在松鼠族群中快速传播,但不会感染给人。民众记得不要触摸、投喂松鼠即可。
就在前几天,当专家的辟谣声犹在耳边时,美国多地又发现接连发现多起“变异鹿”。
据媒体报道,美国野生动物部门确认,在过去几个月里,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等多个州及太平洋沿岸多地,都发现了身上长满奇怪肿块和疣块的鹿。
这种外表长着灰黑色肉瘤、皮毛脱落溃烂的“变异鹿”,身上感染面积不一,但感染范围却很广。当民众目击家附近有类似感染病例后,不久就会发现成群的“变异鹿”。
这些野生鹿经常到居民后院吃草,不少民众担心它们会对当地生态产生破坏影响。同时,随着社媒上目击到“变异鹿”的次数越来越多,网友们发现这种病毒在夏季传播速度惊人。
而且比起松鼠和兔子,野生鹿本身有随着水源进行迁徙的习性,这导致有关部门很难判断和推算出它们的具体迁徙路径,准确对传染源进行干预。它们感染的范围,很可能要比松鼠、兔子还要大。
对于“变异鹿”带来的恐慌,野生动物学专家依旧坚持动物感染的病毒,不会传染给人的说法。但这一次,专家的辟谣口径却多了一个重要知识点。
据外媒报道,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专家指出,虽然“变异鹿”感染的是一种特定物种乳突病毒,只在同类间传染。但它们身上的蜱虫,却能将莱姆病带到人类居住的环境,而这种疾病可以跨物种传播,引发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损害等症状。
(示意图)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感染后还会诱发面神经麻痹、脑膜炎、心包炎、焦虑等一系列并发症。
(示意图)
至于为什么今年会发生大规模野生动物感染“怪病”的情况,专家把原因归结于全球温室效应。
据专家解释,美加两国今年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温度只升不降,让蚊子和蜱虫得以大量繁衍,因它们而传播的传染病例也变多。这些病毒中就包括鹿皮肤纤维瘤、棉尾兔乳头瘤、松鼠痘等病毒,以及人畜共生的莱姆病。
这些染病的动物,可能因为进食困难而死。而人类可以依靠现代医学手段,进行治疗。但如何切断这类疾病的传播,医学领域暂无可行方法,因为这是个需要各国携手应对的环保难题。
看完了专家的这番解释,网友们非但没有放下焦虑,反而更加忧心:
“僵尸松鼠?触手兔?感觉世界末日就这样开始了……”
“我就说吧,这事就跟人类破坏气候有关。没错,人类对气候的破坏可大了,这点毫无疑问!”
“可怜的是这些小动物,希望它们免遭痛苦。”
看完这篇惊悚的报道,只能说保护自然生态已经是关乎每个人类前途命运的大事。不好好对待地球,恐怖片一样的反噬突袭人类的可能性,似乎越来越大了...
来源:英国报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