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370年,朱元璋不顾朝臣反对,强行将自己的八个孩子封为藩王,还额外封了一名九岁的侄孙为藩王,他就是明朝唯一一位,非朱元璋直系血脉的藩王——朱守谦。
1370年,朱元璋不顾朝臣反对,强行将自己的八个孩子封为藩王,还额外封了一名九岁的侄孙为藩王,他就是明朝唯一一位,非朱元璋直系血脉的藩王——朱守谦。
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看似是亲王,其实享受着亲王的待遇,而他自从被封王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是一个特例。
朱守谦画像
朱守谦拥有一片富庶的封地,却暴虐无道,他生前受尽朱元璋的宠爱,却始终没有回馈朝廷,他的后代,虽然享受了13代人的荣华富贵,却成为了明朝的蛀虫。
那么,朱守谦如此肆无忌惮,却能为后人带来富贵,他凭什么?
佃户之子
朱元璋
朱守谦的崛起,得益于朱元璋的青睐,而这份青睐的来源,得自与他的父亲朱文正,有意思的是,朱守谦与朱元璋有杀父之仇,结果却因此而受封藩王,这实在是讽刺。
因此,想要明白朱守谦凭啥被朱元璋喜爱,就得从朱守谦的朱文正说起。
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是位佃户,他有两个儿子,分别是朱五一和朱五四,其中朱五四是朱元璋的父亲,而朱五一是朱重四的父亲。
在元末明初之际,灾荒和瘟疫并发,朱家在这乱世之中,几乎惨遭灭门,只剩下朱元璋和大哥朱重四的儿子朱文正相依为命。
朱元璋在快要活不下去的时候,参加了郭子兴的起义军,并靠着自身的努力,成为郭子兴手下的猛将之一,还结识了徐达等有志之士,而朱文正一直跟在朱元璋的身边。
朱元璋势大之后,朱文正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他在陈友谅进攻朱元璋的时候,领命死守孤城100天,结果他靠着两万兵和全程百姓,用了85天拖垮陈友谅。
此战被史书称为洪都之战,朱文正也因此成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但遗憾的是,朱元璋没有重赏朱文正,从而引起朱文正的不满,甚至还口出狂言:要去投靠张士诚。
当朱元璋得知此事,瞬间勃然大怒,他直接将其下狱,最终朱文正承受不住刑罚,导致身死道消,只留下年仅4岁的儿子朱守谦独自活在这世上。
自从朱文正去世后,朱元璋就失去了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他虽然对朱文正痛心疾首,却想要让侄子唯一的血脉延续下去。
朱元璋开始将朱守谦带到身边抚养,时常摸着他的脑袋感叹到:“儿无恐,我终不以尔父故废尔。”
朱元璋的意思是,朱守谦你不要害怕,我不会因为你的父亲而对你下手,而他的这个承诺,也彻底改变了朱守谦的命运。
童年
朱棣
朱守谦没有了父亲,却还有一位强势的母亲,他的母亲谢翠英是叛将谢再兴的长女,而谢再兴的次女谢翠娥则嫁给了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徐达的长女又嫁给了朱棣。
从这一点上来说,朱守谦的姨父是徐达,也是朱棣的侄子和小舅子,因此,朱守谦就在这冥冥之中,与徐家和朱棣攀上了亲情。
于是乎,朱守谦和朱棣的这种既是侄子又是小舅子的混乱关系,也在明初宗室中堪称独一份,但这些都是后话,因为此刻的朱守谦,才仅有4岁。
朱守谦4岁丧父后,就被朱元璋安排与皇子们一同读书习武,马皇后看他可怜,时常为其缝制衣物,而太子朱标则像弟弟一样对待他,甚至将贴身的玉佩赠予他。
在这份殊荣的背后,是朱元璋近乎苛刻的期望,朱守谦被要求早起读书,少有松懈就会被朱元璋训斥,这让朱守谦从小就养成了矛盾的性格。
朱守谦在朱元璋面前时乖巧温顺,一旦朱元璋离开皇宫,他就展露了本性,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阴贼险狠,但朱元璋却对此全然不知。
在这种情况之下,当朱元璋想要破格给朱守谦封靖江王时,才会引起朝臣的反对,但朱元璋还是给朱守谦封了王,封地为今天的广西桂林,藩王府为元顺帝的行宫。
由此可见,朱元璋既有对朱守谦的赏赐之意,也暗含敲打之意,因为元顺帝是元朝末代皇帝,是明朝将领口中的笑柄。
事实上,朱元璋的想法是好的,却没有料到朱守谦到了封地后,竟彻底放飞自我,还惹了许多天大的麻烦。
荒唐
1376年,16岁的朱守谦带着三百车金银珠宝去往封地,他在临行前,朱元璋紧握朱守谦的手,还叮嘱对方今后要自强不息,活出个人样。
朱守谦表面上对朱元璋感恩戴德,背地里却对自由充满了向往,他一到封地就像脱缰的野马,彻底放飞自我,从而做出了许多荒唐事。
朱守谦嫌弃元顺帝的行宫不够豪华,就强征五千民夫扩建园林,他甚至拆毁城墙,让人将石料搬到新的王府中修建假山。
当地官员斗胆劝谏,反被朱守谦打出门去,还站在门口破口大骂:“孤乃太祖血脉,尔等贱民安敢多言!”
更荒唐的是,朱守谦听闻父亲朱文正曾强抢民女,竟在桂林城中张贴告示:“凡家有女年十四以上者,皆需送入王府侍奉三日。”
桂林百姓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将家中女眷藏入地窖,以免遭到无妄之灾,一位老儒生见状,直接写诗讽刺,结果被朱守谦得知后,将其绑在闹事之中活活饿死。
朱守谦的暴行太过离奇恐怖,最终引起民变,而他本人却对此不屑一顾,甚至还为子孙后代,赢得长达13代的荣华富贵,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蛀虫
1380年,桂林百姓再也无法忍受朱守谦的压榨,于是纷纷到靖江王府抗议,朱守谦闭门不出,还调兵前来镇压,害得数百人失去了性命。
当消息传到了南京,朱元璋气得七窍生烟,他把朱守谦召回南京,本来想重罚,结果在马皇后的劝说下,这才保住了朱守谦的一条命,而代价是变成平民。
朱守谦成为平民后,被送往凤阳思过,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竟然在龙兴之地强占民田、盗掘皇陵陪葬品,最终朱守谦在31岁的时候,死于禁所。
朱守谦去世后,靖江王一脉却没有受到清洗,朱元璋念及大哥朱重四仅存此血脉,又将朱守谦的儿子朱赞仪接回宫中悉心培养。
当朱赞仪成年后,他在桂林复藩,但此时的靖江王府早已名存实亡,只剩下一座破旧不堪的府邸,以及年年索要禄米的宗室子弟。
到了明末,靖江王后裔已达两千余人,他们不事生产,终日斗鸡走马,甚至将王府花园改成赌场。
崇祯
崇祯年间,桂林大旱,饿殍遍野,靖江王朱亨嘉却在府中举办蝗虫宴,美其名曰与民同乐。
于是乎,人们再次想起了唐朝诗人杜甫的那句经典的诗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参考资料:
来源:眾說烽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