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大宗商品价格到产业链的供给,从资本市场到跨境贸易都引起剧烈波动,市场呼唤更多的有深度的财经报道,希望通过专家权威的观点或对经济规律的解读,为市场和企业主稳定市场预期和指明市场方向上提供更多的支撑。而现实情况是,在人们所面对的海量的手机信息中,有深度的财经报道
李良栋
今年初以来,由于美国加征关税导致全球贸易冲突加剧,世界经济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
从大宗商品价格到产业链的供给,从资本市场到跨境贸易都引起剧烈波动,市场呼唤更多的有深度的财经报道,希望通过专家权威的观点或对经济规律的解读,为市场和企业主稳定市场预期和指明市场方向上提供更多的支撑。而现实情况是,在人们所面对的海量的手机信息中,有深度的财经报道愈发显得稀少,有指导意义和价值的观点愈发难觅。
现状:在人们面对海量信息泛滥的同时,有深度的财经报道愈显稀少
在信息严重过剩且高度碎片化的当下,人们的生活正以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包围着,人们不断地在各类新闻App、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间疾速切换。社交媒体平台、即时通信软件、短视频应用、资讯聚合工具带来信息洪流,新媒体时代流行“浅阅读”,消息类的信息满天飞。深度报道尤其深度财经报道成为稀缺内容。偶尔可见央媒或央视组织专家对热点问题的解读和分析只是这种情况太少,远不能满足人们和市场的现实需要。
虽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财经新闻的来源渠道众多,但一些不实信息或虚假报道往往能够迅速传播,对公众产生误导,甚至引发市场恐慌。另外由于时间紧迫和竞争压力,一些财经报道往往只关注表面现象,缺乏深入挖掘和分析,无法满足公众对深度信息的需求。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到产业链的供给,从资本市场到跨境贸易所引起的剧烈波动,市场呼唤更多的有深度的财经报道,希望通过专家权威的观点或对经济规律和产业链供给的解读为市场预期提供更多的支撑和信心。
新形势下对深度财经报道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形势下,无论是科技的进步还是新闻传播方式的快速更新迭代都对深度财经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解读到产业链供给的剖析还是关税战利弊的梳理,都需要首先必须对党的宣传政策和国家的经济政策有深刻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再次才是要有专业的经济学知识及对经济规律和世界经济形势的研究和把握。在财经新闻深度报道中,我们需要强调报道内容的深、广、全,更要时刻坚守新闻人的专业性,以保证新闻内容的价值。
一是必须以全球的视野出发来做好深度财经报道
我国现在不仅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以说我国现在已经来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我们再也不用仰视美国和西方世界,所以我们必须以全球的视野出发来做好深度财经报道,比如目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美国发起的关税战扰乱全球正常经贸活动、跨境投资波动下行、产供链碎片化风险上升、全球债务规模高企、宏观金融风险加大……我们不仅要着眼现实,更要着眼全球,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寻找规律,既要吸取西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有益经验,还要立足现实本国实际,通过一个个深度财经报道,给企业和市场营业者献计献策,解惑引航,助推我国经济和企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是对热点问题的剖析是做好深度财经报道的灵魂
当股市暴涨暴跌时,许多投资者会惊慌不知所措,禁不住会问“这是怎么回事?我现在该怎么办?”,当关税战白热化贸易几乎中断时,很多做外贸出口的企业也都会感到惶惶不可终日,我们作为媒体工作人员,特别是经济报道方面的工作人员,有责任和义务用一个个好的深度财经报道为人们和市场解决面临的困惑,让人们和市场看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前进的方向和信心。
对于深度财经报道来说,对热点问题的及时剖析是其灵魂也是其价值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有足够的资源及时找到相关方面的专家和市场前沿参与者,通过对当事方的采访和相关专家的解读,分析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是如何发展演变的,通过深入探究问题的根源,分析导致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通过专家访谈,揭示问题的本质和根源,从而理清事情的发展方向和解决应对办法。通过从企业、投资者、消费者等多个角度出发,分析同一财经事件的不同影响,呈现一个全面、立体的报道,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的各个方面。另外,通过邀请经济学家、行业分析师等专家对财经事件进行解读和评论。他们具有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能够为读者提供专业见解和分析。尽管受众群体更加多样化,但面对不断刷屏的信息,更具深度的财经观察和分析仍是受众普遍青睐的优质内容。
三是避免掉入西方经济学和舆论战的陷阱
要做好深度财经报道,从全球的视角,借鉴西方经济发展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西方经济学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理论体系,有其局限性。我们不能盲目照搬,我们要警惕西方经济学在意识形态层面的负面影响。在当今世界,战争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传统的军事对抗,思想战、舆论战、认知战变得越来越重要。西方经济学就是这场认知战的重要武器之一。所以无论我们是做大的专题报道还是深度财经报道在引入西方经济的发展经验和专家学者观点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不能落入这个陷阱。为了唱衰我国经济,西方经济专家和学者或咨询机构无所不用其极,这需要我们保持定力和警惕。
过去数年,为了使主流宣传跟上并适应新媒体的节奏步伐,媒介融合的步伐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是人们会发现,很多机构的媒介融合,更多的是在传播技术和采编程序方面进行融合,近年来,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进入低潮期,不少传统媒体甚至砍掉新闻生产力的“重器”以自救,这如同上市公司为了短期账面好看而杀掉“现金牛”。
其实提高深度财经报道是一个系统工程,未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深度财经报道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因此,媒体机构应持续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同时还应加强与国际媒体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报道理念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我国深度财经报道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作者单位:齐鲁晚报)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