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太宗李世民28岁登基,在位23年,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世明君之典范。
唐太宗李世民28岁登基,在位23年,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世明君之典范。
据说,李世民特别注重书法养生、葡萄酒养生,对习书曾有这样的名言:“欲书之时,当收视返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强调书法练习时,人的心会完全静下来,排除一切杂念,而习书的姿势对老年人来说,也是一种延缓身体不退化的锻炼方法。
此外,相传李世民有一篇“养生百字铭”传世,总结了人要想活得愉快和幸福,在饮食起居、为人处事方面必须要遵循的几项守则。全文如下:
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
少杯不乱性,忍让免伤财。
贵自勤中取,富从俭中来。
温柔终有益,强暴必招灾。
正直真君子,刁唆是祸胎。
暗中休使箭,乖里带些呆。
养性须修善,欺心莫吃斋。
衙门戒出入,乡党要和谐。
安分身无辱,闻非口莫开。
世人依此语,灾退福星来。
01
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
少杯不乱性,忍让免伤财。
清心寡欲能让人精神爽快,思虑过多会导致气血衰弱;适量饮酒可以避免失去理智,而忍耐和谦让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和财产损失。
减少欲望、适度思考、节制饮酒和忍让宽容,这四条人生建议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字,那就是自我控制,减少不必要的物欲,放下不必要的烦恼,我们可以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实现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02
贵自勤中取,富从俭中来。
温柔终有益,强暴必招灾。
勤奋和不懈的努力可以让人在社会中获得尊重和地位,而节俭有助于积累财富,避免浪费。以和为贵,善待他人,温和的态度最终会给自己带来好处,而强暴的行为必定会招来灾祸。
中国人自古重视“勤俭”,勤奋能带来财富,节俭能积累财富,在任何时代,这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中国人自古讲究“和气生财,善行积德”,无论何时,温柔和善的态度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而强暴和粗鲁则会导致矛盾和冲突。
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
03
正直真君子,刁唆是祸胎。
暗中休使箭,乖里带些呆。
正直是君子的基本品质,而那些喜欢挑拨离间、制造是非的人是灾祸的根源。背地里暗箭伤人的行为不可取,但适当的时候,表现出几分淳朴迟钝,也是一种智慧。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既要做正直的君子,坚守原则和正义,也要警惕暗地里的小人。
同时,在某些情况下,不必过于较真,真正聪明的人往往不显山露水。
04
养性须修善,欺心莫吃斋。
衙门戒出入,乡党要和谐。
修养品性需要通过行善来实现,不要带着欺骗之心去修行或吃斋;遵纪守法,避免无谓的官司和纠纷,邻里乡亲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修身养性需要以行善为基础,如果怀着不诚之心、欺骗之心,即使表面上进行宗教仪式或吃斋,也无法真正达到修行的目的。
真正的修养来自于内心的善良和正直,而不是表面的仪式。
05
安分身无辱,闻非口莫开。
世人依此语,灾退福星来。
如果一个人能够安于本分,不越轨行事,不招惹是非,自然不会受到侮辱。听到别人的是是非非,不要跟着传播,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如果人们能够遵循这些生活准则和智慧,那么不幸和灾难将会远离,好运和幸福将会降临。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人际交往中,少谈论他人的是非和缺点,这不仅仅是一种礼貌,是对他人的尊重,同时也是在给自己减少麻烦和是非。
祸从口出,患从口入。很多时候,灾祸都是因为言语不慎而引发。
来源:灯下书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