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近日,锤子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管志良新增两则限制消费令,执行法院均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罗永浩名下锤子科技被限消
在商业的江湖里,有人乘风破浪,一路高歌猛进;有人却还在债务的漩涡中挣扎,罗永浩就是其中的一员。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近日,锤子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管志良新增两则限制消费令,执行法院均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图源: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公开信息显示,锤子科技成立于2012年,创始人是罗永浩。天眼查网站显示,目前,罗永浩仍是该公司的董事长、受益所有人、实际控制人,持有该公司22.6667%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已因这两起案件被合计执行2142万余元。
8月初,天眼查App显示,罗永浩名下的锤子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新增2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合计2142万余元,执行法院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更早之前,今年6月,锤子科技与紫辉创投CEO郑刚的官司也打输了。彼时,郑刚公布了他与锤子科技1500万借款诉讼的二审判决书。
图源:郑刚视频号
二审判决书显示,郑刚主张锤子科技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被法院支持。而锤子科技公司主张借款期内的利率按照约定的6%,超过借款期按市场贷款利息率支付利息,法院不予采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锤子科技如今麻烦缠身,令人有些唏嘘。毕竟,当年的锤子科技,在手机市场上也曾掀起过不小的波澜,算得上是一位“弄潮儿”。
简单回忆一下,2012年,罗永浩在IT各界挖来了人才,创立一个想改变世界的科技公司——锤子科技。
最近,罗永浩在自己的播客节目中解释了“锤子科技”这个名字的由来,他表示,锤子手机并不是故意叫锤子的,他们公司是先起了英文名,在注册时大家都告诉他“公司名不重要,品牌名才重要”。
罗永浩认为,当时他的观念比较落后,当时找了很多很好的品牌名都注册不上,后续他们才花了二十多万购买了“坚果”品牌。
2014年5月20日,罗永浩正式发布锤子手机,之后还发布了坚果手机。刚发布的时候,罗永浩信誓旦旦,声称要做“东半球最好的手机”。
几年时间,锤子科技发布T1、T2,M1、M1L,坚果Pro、坚果Pro2、坚果R1等数款产品,几乎每一款产品发布时,都会在市场引发不小的讨论度。
但理想主义的光环,终究敌不过商业世界的残酷。锤子科技因供应链管理混乱、技术积累不足、市场定位偏差等问题,最终被字节跳动收购。2019年,罗永浩离开团队。
随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故事,罗永浩开启了还债之路。
去年8月,罗永浩发微博透露还债情况,声称到目前为止一共还了8.24亿元,还剩余5个多亿元的债务,会继续努力还债。
麻烦不断,罗永浩的“真还传”何时才能迎来大结局,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不过,对于现在正在大搞事业的罗永浩来说,显然更“窘迫”了。
罗永浩,走到了十字路口
8月18日,罗永浩修改了自己的微博名称,从“罗永浩·钮钴禄”变为“罗永浩的十字路口”。
公开资料显示,“十字路口”,引申义比喻人生中需要作出重大决策的关键时刻,此刻的罗永浩似乎正站在这样一个节点上。
而罗永浩给出的答案貌似是一边创业搞科技,一边坚定自己“靠嘴吃饭”的本事。
创业搞科技自然不用多说,当初做锤子科技的罗永浩,心里一直有科技梦。锤子科技创业失败后,2022年,罗永浩再出发,宣布创办AR公司“细红线”。
那时的他孤注一掷,“无论如何,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的创业,我会把我所有的一切都搭进去,相信也一定会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东西。”
最开始,罗永浩是盯上了AR,彼时,罗永浩表示其实现在大的科技公司基本上没有 all-in 做 AR 的,普遍都是研究院项目状态。
“如果开发过程大致顺利,再加上一点点好运气,我们想在 AR 时代抢先做出一个像 2007 年的 iPhone + iOS 一样的东西,成为下一个平台上类似苹果一样的公司。”
天眼查显示,罗永浩任细红线科技CEO,公司致力于打造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个人计算设备平台。
2022年11月,细红线科技宣布完成约500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投后估值约为2亿美元。但这些年过去,细红线的动静很小,甚至可以说没有水花。
对此,在今年6月,罗永浩现身AGI Playground 2025,谈及最近一年经历表示:没有离开科技界,就是20-21两年去卖货了,这几年没有动静是在埋头搞研发。
图源:AGI Playground 2025
罗永浩透露,新公司在研发过程中经历了不少波折。他们先是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研究AR眼镜,却发现十年内AR眼镜都不太可能商业化,而这一探索烧了很多钱,代价昂贵。
“之后,又花了一年多时间做AI的软硬件结合方案,可惜的是,这次遇到了软件工程灾难,导致原计划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发布的方案未能推出。不过,值得期待的是,他们的纯软件方案可能两三个月内就要上线了。”
只能说,罗永浩的“最后一次创业”并不是那么顺利,不过还在继续努力。
至于“靠嘴吃饭”,答案也显而易见。从罗永浩走红成为“初代网红”,他这一张嘴就出名了,为自己带来了不少流量。
而且这算得上是个行业共识。
据罗永浩自述,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曾向他提了一个有点奇怪的问题:“你为什么非要做科技呢?”
后面梁文锋补充:“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觉得,一个人如果在任何一个领域能做到全国顶尖的水平,就不应该辜负这份天分。我认为你‘靠嘴吃饭’的能力,绝对是全国顶尖的。”
罗永浩说,“他很真诚地问我为什么不发挥自己的长处。我回来后认真想了想,我也不排除会去做靠嘴吃饭这件事。”
如今,罗永浩选择两条路并行,一个做科技,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一个是继续靠嘴吃饭,包括直播带货和做播客节目。
现在,罗永浩已经在B站推出了深度长谈播客节目《罗永浩的十字路口》,邀请多位行业大佬进行访谈。
罗永浩的第一期节目邀请了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上线后,24小时全网视频+音频总播放量超过2000万。后面他也跟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进行了深度交流。
而且,为了自己的事业,罗永浩似乎也没忘了怎么“搞事”。
节目火爆,评论区有网友喊话罗永浩邀请俞敏洪、王自如上节目。罗永浩先后回复:“已拉黑”“也已拉黑”。
随后,微博出现了“罗永浩拉黑俞敏洪王自如”的热搜话题。对此,罗永浩表示,“你们看看这个热搜词,我明明是拉黑了两个起哄的人,他们非要说成是拉黑了王自如和俞敏洪。而且都已经这么下作了,也没什么流量,真是可怜。”
总之,不论如何解读,对于罗永浩本人来说,都收获了一波流量。
罗永浩离不开直播带货
当然,罗永浩也没放弃自己的之前的事业——直播带货。
2020年,罗永浩为了还债在抖音开启直播,首秀实现超过1.1亿的交易总额,创下了当时抖音平台最高带货纪录,罗永浩也因此被称为“初代抖音一哥”。
罗永浩“靠嘴吃饭”怎么能少得了直播带货呢?
前不久,一段疑似罗永浩与友人通话的录音曝光。
只见录音中的罗永浩表示“虽然当时团队已经忙不过来,但这个项目实在太有诱惑力了”。更重要的是,正是因为大部分精力都分给了这个项目,间接导致锤子的失败。
8月20日,罗永浩亲自揭开了TBT项目的真实面目,发文称:TBT终于要上了!九年了,变的是赛道,不变的是特别想给这个赛道来点不一样的创新。重构你对泡面的想象,明天见!
21日晚,罗永浩准时出现在康师傅官方抖音直播间。据东方财经消息,当晚开售仅一小时,销量已突破7.1万单,销售额最低已超280万元。开售两小时,直播商品链接中的“罗永浩专属”泡面组合显示已售罄。罗永浩本人也发微博,庆祝10000份TBT限定款售罄。
不得不说,当初的“抖音一哥”实力不是说说的。
总的来说,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现在的罗永浩忙得团团转,最后我们期待他能给自己也给市场一次不一样的结果。
来源:阿尔科技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