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海南州以疾控体系改革为契机,坚持机制破冰、创新破题、发展破局,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关键能力,不断夯实疾控实力,激发疾控活力,为更好服务全州各族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导读:浏览行业最新资讯,看看你错过了哪些近期要闻?
一、海南州深化疾控体系改革 推动公共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海南州以疾控体系改革为契机,坚持机制破冰、创新破题、发展破局,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关键能力,不断夯实疾控实力,激发疾控活力,为更好服务全州各族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聚焦疾控体系改革,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深化疾控体系改革,推进政策落地,按照国家和省级统一部署,州、县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成立,州级、五县均任命疾控局局长,州、县疾控中心加挂监督所牌子,编办信息系统中整合人员编制,进一步整合疾控卫生监督职能,实现疾控监督与执法职能向基层下沉、延伸。医共体总院建立“两师两中心”(疾病管理师、健康管理师,疾病管理中心、健康管理中心),成立医防融合办公室,建立人员队伍、服务项目、工作内容、资源、培训、考核“六项”医防协同融合新机制,推进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的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
聚焦项目建设规划,夯实事业发展支撑。投资1.015亿元的海南州及五县现代化疾病预防体系建设项目有序建设中,州、县疾控中心分子生物实验室全覆盖,州政府解决州疾控中心基因测序仪设备、理化实验室升级改造资金300万元,州疾控中心具备基因测序能力。实施“智慧疾控”建设规划,投资214万元建设完成州、县两级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平台并投入使用,推动实现“监测预警一张网”和“应急处置一张图”。
聚焦核心能力提升,优化卫生服务质效。提升疾控核心能力,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质效。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的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在省级安排4家医疗机构前置软件安装部署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强化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全州11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实现全覆盖,同步实现风险自动研判与分级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组建州、县级应急处置队伍6支,配备60万元的设备及个人防护装备,开展常态化演练与培训,提升现场处置效率。提升流行病学调查能力,联合州、县流调力量,参加省级培训和现场模拟调查,强化专业水平。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加快疾控机构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加强仪器设备配置,强化快速检测和准确鉴别能力,州、县疾控中心分子生物实验室全覆盖,州、县疾控中心主要仪器装备配备、检验能力分别达到国家A类标准的50%和30%,均完成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三年提升行动方案要求。
聚焦医防融合发展,强化预防医疗协同。加强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在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及风险人群管控等应对处置措施中的协同配合。全州11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成立公共卫生科,配备2名专兼职人员,建立健全医防融合工作机制。在省定共和、贵德县开展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将其他三县纳入工作范围同步实施,48名专兼职疾控监督员结合《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责任清单》33条措施深入医疗机构,全面围绕传染病防控、预防接种管理、消毒隔离监督、医疗废物处置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全面提升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水平。
聚焦人才分类培养,提升专业人员能力。坚持“以点带面”提升队伍能力水平,通过“请下来、送出去”的方式持续加强现场流调、检验检测等骨干人才培养,近年来通过现场教学、专家授课、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举办各类培训班106期、培训1.3万余人次。同时选派州、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参加省内外培训329场次,培训594人次。
新闻来源:海南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争上游有话要说:
近期,各地已经进入疾控改革深化阶段,新组建的疾控机构通过加强实验室设备升级、专业队伍培训及信息化平台建设,逐步形成“监测-预警-处置-评估”闭环管理,取得了不少建设成效,还未行动的地区也应该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帮助各级疾控部门提升工作效率,争上游科技创新提出“智慧疾控”解决方案。依托我司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根据疾控工作需求,专为疾控部门打造一个标准统一、高效智能、各业务系统数据实时互联互通的高度数字化智慧中台,并重点搭建智慧监测、智慧预警、智慧执法及智慧应急等应用系统。智慧监测系统将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源头数据统一采集、自动采集,和国家、省、市、县四级疫情监测信息同步实时共享和动态更新,实现传染病监测全病程信息闭环管理;智慧预警系统为传染病防控提供在线实时监测监控、态势感知,形成多点触发、动态灵敏的预警研判模式,实现监测预警全链条、全过程闭环管理;智慧执法系统以“现场”+“非现场”的执法模式实现全程监管、监测数据精准分析、违规行为高效处置,有效创新监管方式,丰富执法手段;智慧应急系统依托GIS地图服务进行定制开发,事发地点定位、事件信息和资源展示等功能,以便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平台利用先进的算法模型进行深度挖掘,有效缩短从疫情发现到响应的时间窗口,可实现从防控数据收集、质控,到应用再到数据安全的闭环管理,全方位支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科学、精准、高效地开展。目前,争上游科技从提升疾控信息系统的数据集约化、智能化防控处置和决策支持能力出发,已经支持多个省、地级市因地制宜展开一系列疾控创新实践项目,建设完善多种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平台,有效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保障民众的健康权益。
二、无锡卫监直播揭秘“放心校园”
随着暑假接近尾声,开学季悄然来临。重返校园在即,家长和学生们对教室光线、课桌椅舒适度、饮用水安全以及传染病防控等校园卫生环境的关注度也逐渐升温。8月中旬,无锡市卫生监督所推出的“打造放心校园,这些卫生标配不可少!”主题直播,结合实景拍摄和现场示范,一一拆解了校园卫生的“门道”,回应社会关切。
无锡卫生监督员介绍,近年来无锡大力推进教室灯光改造,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已换上新型护眼灯,色温、显色指数、蓝光、照度等多项指标均符合《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等国家标准。
校园饮水主要有四种形式:开水器+保温桶、桶装水、直饮水机、管道分质直饮水。无锡自2023年起推进学校饮水卫生三年专项行动,对所有学校开展水质抽检与监督检查,从采购、使用到维护实现全链条监管。
经历疫情防控后,无锡各校传染病防控制度进一步健全,校医配备率提升,师生防护意识明显增强,学校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得到全面加强。
学校卫生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无锡市卫生监督所通过建设全省首个学校卫生监督执法实训基地、开展“百名校医培训”“送法进学校”“近视防控进校园”等一系列项目,不断推动学校卫生从“监管”向“服务”延伸。今后,无锡市卫生监督所将持续关注校园卫生问题,推动“放心校园”建设走向深入,始终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用实际行动筑牢校园健康防线。
新闻来源:无锡卫生监督
争上游有话要说:
秋季开学人员聚集易引发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传播,如诺如病毒、流感等,规范卫生管理可降低聚集性疫情风险,各地疾控与卫生监督部门正在全面开展学校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帮助执法人员提升学校卫生检查的工作效率,争上游科技着重研发了移动执法包及多种智能化快检设备,执法包由手持终端(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便携式蓝牙打印机、便携箱包以及现场执法软件和管理系统——卫生监督云平台组成,可以帮助有关部门建立全流程闭环执法办案模式,精简执法环节,缩短执法文书出具时间,实现案源登记、立案、调查取证、处罚决定等环节的全流程现场办理,执法效率得到大幅提升。进行疾控、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时,执法包可以配合不同快检设备(如空气、水质快检设备等)进行工作,例如针对学校采光照明检查,执法人员可以使用争上游科技自主研发的TLF-200 照度色温仪实时对受检学校教室的色温及光照度进行快速检测。设备采用物联网专用数据传输方式,检测的同时将数据实时上传到卫生监督管理平台进行留证,帮助卫生监督执法以事实为证、用数据说话,有效帮助执法人员快速开展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保障专项检查,提高监管效率。
三、椒江区举办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业务培训会
为深入贯彻《浙江省疾控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通知》精神,切实提升基层卫生监督协管能力,8月21日下午,区疾控中心(区卫生监督所)举办“椒江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业务培训会”,为筑牢基层公共卫生安全防线“充电赋能”。
会上,区疾控中心(区卫生监督所)副主任杜巍传达了省、市关于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最新要求,为下半年工作划出清晰“路线图”。一是8月底前,全区协管员须100%完成监督对象档案认领,实现监管“底数清、信息准、责任明”;二是12月底前,完成对所有认领对象的全年2次现场指导检查,确保监管“全覆盖、无盲区”。同时,会议明确建立“协管吹哨、监督报到”即时联动机制——协管员在现场发现问题或重大隐患时,需第一时间通过浙政钉或电话直报对应片区监督员,坚决做到风险处置“不过夜”。
培训聚焦浙江省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系统开展实操教学,现场演示了账号登录、监督对象认领、任务分派、现场信息录入、照片上传及风险直报等核心功能。现场工作人员手把手教学,确保每位协管员都能熟练操作。同步发放的《操作手册》更是为“一人一账号、一人一清单”的规范化作业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各业务科室负责人针对不同监管领域开展"靶向"培训,直击巡查重点难点。下一步,椒江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深化“数智赋能、协同联动、绩效评价”三大机制,推动卫生监督协管任务高质量落地。通过技术支撑+专业培训双轮驱动,让基层协管员当好公共卫生“前哨兵”,为“健康椒江”建设筑牢基层公共安全屏障!
新闻来源:椒江疾控中心
争上游有话要说:
新时期的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在公共卫生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公卫地不断发展,传统监管手段与新兴业态的适配性下降,不少基层地区的协管员难以胜任复杂监管任务,导致协管工作规范化程度不足。争上游科技依托“智慧卫监”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创新研发了一个综合、高效、安全的卫生监督协管系统。系统是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员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信息化工具,能帮助有关部门切实提升辖区卫生监督相关风险隐患发现率及处置时效,形成监管闭环。系统以“卫生监督功能下沉,执法监督关口前移,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为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实现卫生监督协管的摸底调查登记、管理对象一户一档的建立、协管检查记录录入、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确保县、镇、村三级网络信息共享和信息快速通报,提高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质量。协管员使用手持终端开展(食源性疾病、饮用水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等)等方面的巡查、信息收集、信息报告、协助违法行为调查工作,系统根据不同的单位类别内置不同检查内容,保证现场巡查、取证、上传与执法文书出具等一体化运行,监督人员可以通过管理端查看并管理协管员上报的信息,实现协管服务与执法工作有序承接,以利精准打击,助力卫生监督事业发展。
来源:卫生健康争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