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七月初七,老人说最怕“初七一日雨”,七月初七下雨啥预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9 00:13 1

摘要:古人认为,日月相同有着特殊的说法,在民间被称为“重日”,重日大多是比较重要的节日。比如正月初一的春节,二月初二的龙抬头;三月初三的上巳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而今日的七月初七是我国“七夕节”到来的日子。七夕节,也叫“七夕祭”。七夕本指“七月第七

古人认为,日月相同有着特殊的说法,在民间被称为“重日”,重日大多是比较重要的节日。比如正月初一的春节,二月初二的龙抬头;三月初三的上巳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而今日的七月初七是我国“七夕节”到来的日子。七夕节,也叫“七夕祭”。七夕本指“七月第七日”,又因为我国传统历法中七月为“申月”,而“七”与“夕”结合,既强调月日数字的呼应,又突出“夜晚观星、穿针乞巧”的节日氛围,因此“七七之夕”渐渐演变为为更具诗意的“七夕”。

七夕节的由来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相传天帝的女儿织女与人间孤儿牛郎在人间相爱并结为夫妻,过上了男耕女织、儿女绕膝的幸福生活,但好景不长,天帝知道织女私嫁凡人后,便把织女捉回了天庭,牛郎追赶,却被银河阻隔,两人只能隔河相望,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无数喜鹊,每年的七月初七,成千上万的喜鹊飞到天河,用身体搭成一座“鹊桥”,牛郎与织女才得以在鹊桥上相会。而每到这天,人间的女子们就会对着星空祈愿,或是穿针引线“乞巧”,或以五色丝线系于手腕,祈求织女赐予灵巧与美满姻缘,这也是七夕节的习俗。

除此之外,七夕节这天民间也有吃“巧果、江米条、巧芽面、五色饭”等习俗,最经典的就是巧果了。巧果也叫乞巧果子,源自“乞巧”习俗,古时女子在七夕节用彩线穿针,穿过后以面食祭织女,后来逐渐演变为制作花式面点。巧果的做法各地不尽相同:北方多为菱形、花瓣形等小巧面点,油炸后酥脆香甜;而江南地区则以模具压出花鸟、福禄等吉祥图案,蒸制后软糯可口。做好的巧果不仅自己享用,也会用来分享给亲朋好友。

而江米条也是七夕节比较流行的一种食物,也叫“鹊桥酥”,它的形象似“鹊桥”,因此被赋予“连接天地、传递真情”的象征,在这天情侣们会互赠此物用来表示心意。它是由糯米粉或面粉为主要原料,搓条油炸后裹上糖霜,吃起来口感酥脆。在你们那里,七夕节会吃什么食物呢?

今年七月初七的七夕不一般,属于“晚七夕”。每年七夕节都是在农历七月初七到来,但由于有些年份存在置闰的情况,使得每年七月初七七夕节到来的农历时间与阳历对应的时间不一样。像去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对应的是8月10日,而今年农历七月前多了一个闰六月,使得七月初七到来的会比较晚,阳历时间为8月29日,出现在月底,因此按照古人的说法,今年属于“晚七夕”。

老话说:“早七夕热死牛,晚七夕要穿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七夕节到来的比较早,那么预示着接下来还会热一段时间;相反,如果七夕到来的比较晚,则预示着接下来不久天气就会变得凉爽。不过这里的“热死牛”、“要穿棉”都是夸张的说法,只是为了突出天气的冷热程度。

虽然农历七月初七是个节日,但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最关心的还是天气如何了。我们的老祖宗发现,农历七月初七这天的天气情况与接下来的天气有一定的联系。对此,老人说最怕“初七一日雨”,七月初七下雨啥预兆呢?接下来从农谚的角度了解下。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七月初七这天下雨了,雨打桐叶声密集,按照古人的说法,预示着该月接下来会一直频繁的下雨,导致路面泥泞难行,鞋底泥泞总是踩不干。

农历七月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此时水稻抽穗扬花、玉米灌浆、棉花裂铃等,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但如果出现持续性的降雨,反而不利于它们的生长:首先,持续的降雨会导致土壤中含水量饱和,氧气被挤出孔隙,根系因为缺氧而无法进行有氧呼吸,转而进行无氧呼吸,从而导致根系腐烂;此外,长期的下雨也会导致作物的光照不足,叶绿体无法合成足够的有机物,同时呼吸作用消耗养分,导致作物“入不敷出”;而且,长期的下雨也会让田间湿度过高,这会使得作物真菌性病害泛滥,比如稻瘟病、纹枯病、玉米锈病、棉花枯萎病等蔓延。

在民间,农历七月初七也是拜七姐的日子,如果这天七姐落泪,也就是下雨了,按照古人的说法,预示着接下来雨水较多,菜地泥泞,镰刀难以提起收割。

农历七月,农民们会采摘成熟的蔬菜,比如茄子、辣椒、番茄等,如果此时碰上长期的雨天,蔬菜不及时采摘,会造成果实开裂、腐烂等情况,而且雨天的采摘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七月初七这天下起了绵绵细雨,根据古人的经验,预示着冬季天气不冷,人们不用穿太厚的棉衣。不过这里的“不穿棉”是夸张的说法,只是为了表明该年是“暖冬”的情况。

正所谓“不冷不热,不成年景”。冬天过于暖和,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暖冬会使冬小麦提前返青,看似长势旺盛,但植株细胞液浓度降低,抗寒能力下降。如果春季突遇寒潮(如“倒春寒”),麦苗易因细胞结冰破裂而死亡;此外,冬季寒冷还可能冻死部分土壤中的害虫和病菌,同时还能促进有机质分解为腐殖质。而暖冬会导致微生物活动持续,有机质过度矿化,土壤肥力下降;而且,暖冬的年景下,病虫害在土壤中的存活率会提高30%,等春季时随着风雨传播,导致麦穗枯黄、减产。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七月初七这天天气晴朗不下雨,按照古人的说法,预示着接下来晴天居多,田间作业(如除草、施肥)不受天气耽搁,会顺利进行。

农历七月初七,北方夏玉米进入抽雄吐丝期,需要充足的光照促进授粉,而南方的中稻正处于灌浆期,晴天有利于光合作用积累养分,因此此时多晴天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另外,晴天也利于早稻收割,晾晒粮食和整地播种晚秋作物。

老话还说“七夕晴朗,五谷满仓”,这句老话的意思和上面的差不多,都是说如果七夕节这天晴朗,对农作物生长有利,利于作物丰收。

总结:今天就是七夕节了,我们在与爱人共度这个浪漫的节日外,也别忘了关注下这天的天气情况。根据老祖宗的经验,如果七月初七这天下雨,预示着接下来的雨水会很多;如果七月初七这天是晴天,预示着作物容易丰收。

今日七月初七七夕节,你们那里是什么天气呢?欢迎大家留言!

来源:乡村三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