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卫这个乡村有多 “拼”!光伏羊、民宿经济、直播卖货,条条路子能致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8 23:01 1

摘要:10多年前,村民们从海原山区搬迁至此,实现了首次蝶变。完成“脱贫大考”后,这个曾经的“殿后村”,锚定肉牛肉羊养殖、经果林产业、光伏新能源和劳务产业“四条赛道”,促进村民收入大幅增长、村集体经济稳定增长,实现了二次蝶变。

初秋时节,沙坡头区宣和镇海和村,千余只羊儿悠闲地在光伏板下吃着草料,百余名女工在帮扶车间里赶制订单,成片的经果林和药草静待收获。

10多年前,村民们从海原山区搬迁至此,实现了首次蝶变。完成“脱贫大考”后,这个曾经的“殿后村”,锚定肉牛肉羊养殖、经果林产业、光伏新能源和劳务产业“四条赛道”,促进村民收入大幅增长、村集体经济稳定增长,实现了二次蝶变。

海和村的两次蝶变,正是“十四五”时期沙坡头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生动实践。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党中央设立5年过渡期,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沙坡头区各级各部门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政策扶持,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在沙坡头区迎水桥镇鸣沙村,2014年从海原搬迁至此的冶有花曾经被糖尿病拖垮,一家人面临返贫风险。

网格员走访发现后,第一时间启动监测帮扶程序,不仅帮她减免了许多医疗费用,还帮她申请贷款将小院改造成民宿。“有政策兜底,心里踏实了。”冶有花说,现在,她家每年旅游季增收两万元。

近年来,鸣沙村依靠紧邻沙坡头旅游景区的优势,走上了“农文旅融合”的发展之路。去年该村村集体收入近50万元,同时积极构建“吃住行游娱”全要素服务体系,新增了20余个就业岗位,让更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进入过渡期以来,沙坡头区各地持续健全完善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从发现风险到落实帮扶措施,质效不断提升。

从荒凉山村到诗意田园,昔日贫困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推动乡村向多元化发展。近几年,沙坡头区永康镇永乐村的产业越来越多元,村民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争取帮扶资金60余万元,为村上购买了25亩果园和3套闲置民房,帮助我们壮大村集体经济。”“每年组织专家到村里义诊,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好的医疗服务。”说起驻村工作队员所在单位——自治区人民医院给村里带来的改变,永乐村党支部书记韦兴财有说不完的话。

“我们永乐村的石磨面粉质量有保障,请大家放心购买。”在永乐坊直播间,村干部正在卖力地宣传农副产品。韦兴财告诉记者,驻村工作队借助永乐村现有的电商直播中心进行传统面点、石磨面粉的直播销售,提升了永乐村农副产品的销售量和知名度,打响了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金招牌”。目前累计盈利超过100万元,带动600余名村民增加了务工收入。

一个帮扶产业背后,连着一大批脱贫群众。近年来,沙坡头区深挖“土”资源,放大“特”优势,延伸“产”链条,走农业多元化发展之路,有效带动群众增收,实现“创一个品牌、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的良好局面。

同时,沙坡头区以“抓产业、办实事、强治理、转作风”专项行动为指导,紧密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一有效途径,针对不同村落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充分利用各村的独特资源,积极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形成了农业种植、特色养殖、生态文旅、生产加工、劳务服务以及资源开发等多种产业形态,激发了农村的发展活力,更有效增强了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和辐射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能力。

马上发布信息

来源:访元说农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