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敏,女,1990年10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沭阳县新河镇双荡村党总支书记。李敏幼年时因车祸失去左臂,大学毕业后,为回报社会上关心帮助过她的人,她回到家乡投身网络创业,2017年她应聘成为“返乡兴村新村干”。通过组建微信工作群、设立电商扶贫驿站、组织村民参加电
2025年第一次
“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展示评议活动开始啦!
我市李敏
入选“敬业奉献”类别候选人
小伙伴们动动手指
为他们评议吧~
评议方式
2.省份选择江苏,找到李敏,点击“加入”
3.点击“评议”
4.选择“向他们学习”
5.完成助力
一起了解下他们的事迹吧
李敏,女,1990年10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沭阳县新河镇双荡村党总支书记。李敏幼年时因车祸失去左臂,大学毕业后,为回报社会上关心帮助过她的人,她回到家乡投身网络创业,2017年她应聘成为“返乡兴村新村干”。通过组建微信工作群、设立电商扶贫驿站、组织村民参加电商培训、传授直播策划运营经验等形式,她带动帮助村里近千人在家门口就业。
真诚待人,变身“网络”达人
李敏在7岁时因车祸失去左臂,但她并未因此抱怨命运的不公,反而一直坚强面对并乐观生活。
2012年6月李敏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开了一家销售花木的网店,因身体不便,创业初期她的网店之路充满坎坷,从挑选花木、拍摄产品图片到处理订单、打包发货,都要她亲力亲为。为了累积原始客户、打造良好的店铺口碑,她始终秉承“品质第一、诚信为本”的经营原则,在备货过程中十分注重产品质量,所有花卉、花盆都挑选优质的,残次品坚决不要,李敏的诚信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返乡兴村,带动“全民触网”
2017年李敏报考了大学生村官,成为了一名“返乡兴村”新村干。她所在的乡镇新河镇是沭阳“花木重镇”,种植花木人数达3.6万人,种植面积达4.2万亩。到村里工作后,她发现虽然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种植花木的传统,但过去村民们大多依赖线下集市或中间商销售,受限于交通闭塞和市场信息不对称,产品附加值低、销售渠道单一,尤其是一些留守老人和缺乏互联网经验的村民,面对电商浪潮时显得手足无措,既不懂电商操作,又不熟悉网店运营,甚至对网络销售的安全性存疑。
为更好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李敏以“互联网+花木”为突破口,联合电商从业者和专业老师,免费向村民开设涵盖网店注册、图片拍摄、数据分析、店铺运营等内容为主的“零基础”培训课程,先后帮助300多名村民开办网店,带领村民跨越数字鸿沟。现在在双荡村几乎户户都从事花木种植、电商销售,即便是70多岁的老人都会简单地配货打包,形成“家家有项目,户户有网店,人人有钱赚”的创业氛围。
公益直播,助力乡村振兴
由于直播浪潮来袭,传统的网店又迎来了新的挑战。李敏为了帮助村民适应新模式,在她的牵头带领下,双荡村返乡兴村新村干公益直播基地正式创立,公益直播基地的场地、设施免费向村民开放。为了让村民尽快适应“电商主播”这个新身份,李敏带领双荡村干群积极学习物联网知识,推进花木生产向家庭园艺消费、加工向高附加值产品、销售向“卖服务”“卖场景”升级。
她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制定个性化方案。对年轻人重点教授直播技巧,对老人则简化流程,指导他们通过公益直播基地代销产品。70多岁的盆景匠人胡方前起初对直播持怀疑态度,李敏便亲自为他设计直播脚本,现场示范如何展示小黑松的造型艺术,并邀请他参与互动,首场直播就售罄20余盆盆景。在李敏的带领下,2024年以来双荡村的公益直播团队共帮助34户村民带货,盆景销售额达98万元,户均月增加收入2680元。
当地政府也积极推广双荡村公益直播的经验做法,让李敏现场教学,先后协助周边多个村建立了返乡兴村新村干公益直播基地,帮助农户足不出户就可以把花木种苗卖出好价钱。直播不仅让“沭派”盆景声名远扬,还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2024年李敏带领村民发展1700多亩盆景基地,带动97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双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3.06万元。为了花木产业长期的健康发展,李敏深知一定要以诚信为本,她又牵头起草了《花木电商经营村规民约》,全村532户电商全部签订了诚信经营承诺书。
李敏身残志坚,用新知识与新思维投身家乡建设,开启助农“新时尚”,为推动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李敏的带动下,当地不少大学毕业生纷纷返乡创业,涌现出了一批现代新农人,“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数据成了新农资”,为农村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了人才活力。
编辑:金 凤
审核:周康英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