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指数大跌,今天早盘冲高,午后又是一波惊险刺激的跳水,但随后就被持续涌入的抄底资金猛然拉起。很多同学亲身经历下来,感觉一定非常懵,比过山车还刺激。实话实讲,这种行情下,别看指数热闹,大部分同学大概率是赚不到钱的。
先聊聊今天上蹿下跳的指数。
昨天指数大跌,今天早盘冲高,午后又是一波惊险刺激的跳水,但随后就被持续涌入的抄底资金猛然拉起。很多同学亲身经历下来,感觉一定非常懵,比过山车还刺激。实话实讲,这种行情下,别看指数热闹,大部分同学大概率是赚不到钱的。
但就在这剧烈的震荡中,市场发生了几个极其标志性的事件:国产AI芯片龙头寒武纪,股价盘中一度突破1500元,收盘价1587.91元,正式超越贵州茅台,登顶A股新“股王”。
A股市场有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叫“茅台魔咒”,凡是股价超过茅台的,后面往往一塌糊涂。但这次,在我看来,性质完全不一样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个股炒作,而是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宣告了一个时代的转向:喜芯厌酒。当下的市场,就是芯片业花天酒地,白酒股寒风刺骨。
这场新王登基的背后,是一场关乎国运的宏大叙事,也是我们理解当下A股牛市密码的关键。
我们先来看新王为什么这么猛。8月26号晚间,寒武纪的中报直接把市场看懵了,谁能想到去年还亏5.3亿的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直接干到10.4亿,营收更是暴增4347.82%!你看得没错,就是四千三百多倍。这还没完,合同负债高达5.4亿,同比增长867倍,客户简直是排着队打钱,订单挤爆门槛。
业绩炸裂,只是表象。本质上,这是国家意志、产业趋势和外部压力三股力量交织共振的结果。
就在两天前,村里正式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这可是国家级的顶层设计。 文件里明确提出,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要超过70%。 相较于几年前的文件还停留在强调算力、算法、数据这些供给侧要素,这次直接把智能终端普及率写进了政府KPI。 这是什么概念?一句话总结,就是用国家订单、国家场景、国家标准,一次性把AI的技术和市场同时打通,用需求侧的爆发倒逼产业落地。
这盘大棋的另一面,是老美那边传来的消息。昨天深夜,全球AI总龙头英伟达发布了财报,数据很亮眼,营收467亿美元,增长56%,利润264亿,增长59%,还追加了600亿美元的回购。 但市场并不买账,股价盘后一度跳水超过5%。 问题出在哪?最要命的一条:二季度数据中心业务收入411亿美元,略低于预期的412.9亿,并且对中国的H20芯片销售为零。
看明白了吗?老美嘴上说着放开,身体却很诚实,卡脖子的手一点没松。这就彻底断了国内厂商的念想,也解释了为什么寒武纪的订单会爆掉。过去,大家总觉得国产芯片是备胎,能用英伟达绝不用国产。现在,没得选了。这种外部压力,恰恰成了国产替代最强的催化剂。
更有意思的是,技术层面我们自己也争气。前阵子DeepSeek发布的V3.1模型,用了一种叫“UE8M0 FP8”的参数精度标准,这玩意儿简直是为下一代国产芯片量身定制的。 通俗点讲,就像你以前用标准螺丝刀拧所有螺丝,现在DeepSeek直接给你定制了一把最趁手的电动螺丝刀,效率直接翻倍,还省电。
所以你看,政策顶层设计画好了蓝图,外部封锁倒逼我们自力更生,内部技术又实现了关键突破。寒武纪的爆发,不是孤例。今天整个半导体板块都疯了,中芯国际涨了17.5%创历史新高,科创50指数暴涨7.23%,TMT板块的成交额占比时隔5个月重返40%上方,接近警戒水位。 半导体行业的中报也印证了这一点,16家A股半导体公司净利润增速超100%,整个行业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复苏。
当然,狂欢之下也要有冷思考。今天盘后,寒武纪自己也发了风险提示,说全年营收预计在50-70亿,滚动市盈率高达5117倍,远超行业水平,并且供应链还存在风险。 这说明公司管理层是清醒的,股价短期涨幅确实透支了预期。从交易角度看,这种情绪核心标的,更适合快进快出,现在追高性价比不高。长线来看,我更偏好那些“卖铲人”的铲子股,比如半导体设备、材料、光模块这些环节,订单和现金流更扎实,更能穿越周期。
科技这边烈火烹油,但市场的另一面,却是冰火两重天。
我们再来看看消费。免税巨头中国中免昨天也发了半年报,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上半年营收降了近10%,净利润更是大降超20%,多个主要财务指标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下滑。 利润降幅大于营收降幅,说明盈利压力很大。这背后,是海南离岛免税整体市场的疲软,上半年购物金额和人数双双下滑。
当然,中免也在积极自救,比如在深圳、广州开市内免税店,想抓住入境游复苏的机会。 从携程的半年报看,入境游预订确实同比增长超过100%,这算是一点亮光。 但整体来看,高端消费市场的疲软恐怕还会持续。
不只是免税,直播电商的日子也不好过。遥望科技、交个朋友、东方甄选,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利润大幅下滑。 流量获取成本越来越高,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过去野蛮生长的红利期结束了。就连曾经的新消费明星泡泡玛特,虽然海外增长迅猛,但一个迷你版Labubu隐藏款都能在二手平台炒到上千块,也反映出消费结构的分化和投机情绪。
看到这种分化,同学们应该能更深刻地理解村里最近的政策思路了。今天,市场监管总局专门开了个会,部署整治市场竞争秩序、防范非理性竞争。 这就是我反复强调的“反内卷”。反内卷不是不让竞争,而是要引导企业从过去那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价格战,转向优质优价的良性竞争。
同时,今天中央还公布了《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份重磅文件。 核心是什么?我给大家提炼一下: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类似上一轮那种大拆大建的棚改不太可能了,未来的重点是“好房子”和城市更新。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近期苏州、淮南等地出台楼市新政,都是在取消限售、发放补贴这些存量环节做文章,而不是大规模刺激增量。
把这些政策串起来看,逻辑主线就非常清晰了:供给侧,通过反内卷优化产能,淘汰落后;需求侧,通过城市更新、激活存量来创造内需,同时通过降低存款利率,把居民储蓄往资本市场和消费领域赶。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就是要重塑整个经济的增长模式。
最后再说两句大盘。
今天指数走出了一个史诗级的深V反转,沪指从一度跌超1%到收盘涨超1%,两市成交额接近3万亿,连续多日维持高位。 这种走势,说明市场承接力非常强,任何回调都有资金在抢筹。融资余额也在昨天市场大跌的情况下逆势增加了200多亿,说明杠杆资金仍在跑步进场。
但是,结构分化也达到了极致。今天TMT板块的成交额占比已经超过40%,非常接近历史高点,而上涨的个股中位数其实并不高。 这说明大量的资金在科技股里抱团,交易结构有恶化的风险。龙虎榜也显示,机构和游资在寒武纪、中芯国际这些核心标的上出现了巨大分歧,有机构在大笔卖出,而游资在疯狂接盘。
怎么应对呢?我的判断是,牛市趋势没有改变,但已经进入了“翻滚的牛市”下半场。上半场是流动性驱动的估值修复,大家都很舒服。下半场,将是业绩驱动和产业逻辑验证的阶段,波动会显著加大。
对于已经涨幅巨大的AI和半导体,如果你没有先手,现在再去追高,性价比已经不高,很容易成为高位站岗的接盘侠。但AI作为本轮牛市的核心主线,也不会轻易熄火,行情大概率会向应用端、端侧硬件(比如AR眼镜)等尚未充分表现的方向扩散。 对于踏空的同学,与其焦虑,不如耐心等待市场轮动,或者直接配置科创50、创业板这类宽基ETF,今天它们的表现都远远跑赢了中位数。
记住,牛市里最大的风险不是下跌,而是踏空和追高。控制好仓位,抱紧核心主线,在翻滚中寻找低吸的机会,这才是穿越迷雾、迎接晨光的最佳姿势。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
来源:菁菁看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