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悉,欧洲某网站引援印度媒体的“独家报道”称,沙特已拒绝从中国采购歼-35E,转向采购欧洲等方面的六代机。
据悉,欧洲某网站引援印度媒体的“独家报道”称,沙特已拒绝从中国采购歼-35E,转向采购欧洲等方面的六代机。
该消息瞬间与此前坊间传闻的“140亿歼-35E大单”形成了鲜明对比。
事实究竟几何?沙特军购选择背后,是否真有更复杂的地缘棋局?
这条传闻的传播链的确多少带着戏剧性:最先爆料的是《印度时报》的“匿名专家”,随后被保加利亚的军事网站转载传播,之后再经中文自媒体的二次包装,最终在网络上迅速扩散。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神秘知情人士”的爆料,过去在印度媒体上也不乏“翻车”记录。
例如,2024年曾有印度媒体大肆报道“巴基斯坦采购苏-57”,结果最终却被证明巴基斯坦购买的是中国的歼-35E。
回顾这些爆料的历史准确度,印度国防记者协会提供过一项数据:其涉华军事新闻的有效报道率仅有约37%。
再结合欧洲六代机合作项目(GCAP)进度并不如想象中那般乐观,日本、英国、意大利三方内部仍在就发动机、主导权乃至分包份额等问题纠缠不休。
种种信息叠加在一起,让“沙特拒绝歼-35E”这个说法显得更像一出舆论“闹剧”,而非有根有据的官方表态。
沙特在军购领域从来不简单地看谁的武器更好,更要看与哪国合作才能换来更多地缘支持和技术帮助。
回顾2010年那笔600亿美元采购F-15SE的超级订单,实际上就被解读为“保护费”:沙特需要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为自己撑腰。
正因为这种需求的存在,美沙关系即便偶尔“闹别扭”,在安全层面仍相互依赖。
不过,在2024年的珠海航展上,沙特国防官员也明确表示,他们更关心“技术合作”,而非单纯的“买买买”。
就实际装备需求而言,沙特现役的大部分F-15SA机龄尚新,台风战斗机也能用很久,急需替换的反而是上世纪80年代的“狂风”战机。
再结合“2030愿景”下军工本土化的诉求,沙特并不想只花钱买战机,还想把技术带回家。
之前引进中国彩虹-4无人机生产线的案例,就说明沙特对中国军事工业技术转让的兴趣不小。
但事实也证明,沙特在吸收新型航空技术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歼-35E的实力与风评歼-35E看似处于舆论风暴中心,实际上其项目进度远比外界想象得稳健。
2024年完成了电磁兼容等多项测试后,外贸版的成本定价明显优于F-35。
据传有埃及、巴基斯坦等国家已经与中方签署相关采购协议,很可能为后续更多买家带来示范效应。
在这个档位的隐身战机市场上,歼-35E与其他选手相比,或许并不落下风。
韩国KF-21之所以被诟病,“内置弹舱”这一下就输了好几条街,雷达反射面积更是歼-35E的30倍。
而土耳其的KAAN要求使用美国F110发动机,则意味着一旦发生技术或供应链断供,项目可能瞬间陷入停滞。
这些都反衬出歼-35E扎实的技术与自主可控的价值。
回望过去,中国军工其实早已在中东拿下不少“破冰”订单。
埃及曾订购48架歼-10CE,一举打破美俄在当地的长期垄断;阿联酋则悄悄引进L-15教练机,为未来采办歼-35E或其他先进战机打好训练基础。
中东多国显然对中国制造抱有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但也面临合作过程中的“水土不服”。
比如沙特与中国合建无人机生产线却延迟了18个月,暴露出沙特在技术团队培训、供应链协调等方面的短板。
一边想要先进装备,一边又无法及时消化,确实考验双方的耐心。
从印度媒体的焦虑投射就能感受到某种地缘竞争的气氛。
巴基斯坦一旦批量装备歼-35E,在南亚军力对比中或许能形成不小优势,那么印度自然“坐立难安”。
美国方面的算盘则更显直白:早在2025年就传出新规,凡是买了中国五代机的国家,将失去美制武器的升级资格。
可见美国也是想通过限制措施,继续巩固在中东或其他敏感地区的军售主导地位。
无论是否有“六代机计划”或者“拒购风波”,对沙特而言,这更像是一场地缘政治大博弈中的技巧运用。
在各种传言与真相之间,沙特依然会最大化自己的军事与外交利益。
如今埃及的歼-10CE已经纵横尼罗河上空,巴基斯坦的歼-35E守护在喀喇昆仑走廊,中国军工在中东和南亚市场的崛起之势已是有目共睹。
沙特传闻与其说是中国军工的订单危机,不如说是不同大国在博弈之下的一场心理战。
毕竟,在2024珠海航展默默签下的一系列无人机合同,或许比那些动辄上百亿美元的传闻更能说明问题——踏实的合作往往胜过浮夸的数字。
在竞争激烈、对手林立的中东“黄金市场”,中国装备能否继续保持技术与价格优势?还是说,需要更多耐心与当地伙伴磨合?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说说您的见解。
数据截止至2025年3月20日,本稿综合官方及多家媒体信源,力求内容客观中立。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楠医师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