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赋能与田间管理 济宁嘉祥力保18万亩大豆丰产丰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8 22:33 1

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8日讯当前,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18万亩大豆正值盛花期,全县紧抓农时,以科技为支撑、以精细管理为保障,全力推进大豆田间管理工作,为秋粮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8日讯当前,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18万亩大豆正值盛花期,全县紧抓农时,以科技为支撑、以精细管理为保障,全力推进大豆田间管理工作,为秋粮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嘉祥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豆原种繁育基地,圣丰种业的科研团队正顶着烈日进行杂交授粉作业。他们头戴草帽,指尖轻捻花朵,将精心筛选的父本花粉精准传授到母本柱头上。“我们要做的,把它的粉去干净,这是最重要的。还有在我们去雄的时候,一定不要碰到它的柱头,如果伤到它的柱头,它就会影响后续发育。”科研人员一边操作一边介绍。山东圣丰种业研发技术人员胡君霞表示:“在花期我们开展大豆杂交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培育出这种优质高产的、抗病性的大豆新品种。像我们的圣豆系列,前两年我们培育的‘圣豆115’就是一个高蛋白的大豆品种,它的大豆蛋白含量达到了45%以上,具有抗病性强、抗倒伏的优势特征,亩产基本上稳定在218公斤以上。”

近年来,嘉祥县不断加大大豆育种科技研发力度,搭建育种协同创新平台,与省农科院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引进高端育种人才,打造前沿科研团队,全面提升自主育种能力。全县繁种企业与68家科研院所深化合作,已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223个,为大豆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实现大豆种植的智能化和精准化管理,嘉祥县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升级智能农机装备,通过植保无人机开展“一喷多促”作业。建成5G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在产业园内巧妙布设44套物联网感知设备,实时收集墒情、虫情、苗情和气象等信息。这些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技术汇总至大豆科技信息平台,实现墒情监测、病虫害预警、精准作业全程数字化。济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嘉祥园区)建设发展服务中心产业发展科科长范志浩介绍:“现在不用去田间了,通过这个数据大屏上的3D模型,我们就可以看到园区的各类数据,从而通过数据分析来指导农户种植,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

与此同时,针对不同地块差异,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生产,为种植户“量身定做”管理方案。济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嘉祥园区)建设发展服务中心产业发展科科员张霄汉表示:“后续在大豆种植上,我们会紧盯田间管理关键节点,提供从病虫害防治到水肥调控的精准技术指导,尤其是花叶病毒病和包囊线虫病以及杂草的管控。同时成立1+1服务团队,主动对接农户需求,把技术服务延伸到采收仓储环节,助力农户降本增效。”

科技赋能与技术指导的双重发力带来了显著成效。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科技助力下的大豆种植在产量和质量上都有明显提升。2024年,通过一系列科技手段和田间管理举措,大豆平均亩产达到200.76公斤。预计今年在持续强化科技赋能和精细化田间管理的情况下,大豆平均亩产较去年有望再提升10%。济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嘉祥园区)建设发展服务中心八级职员尹盼盼表示:“我们在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加大精准播种机、智能喷灌机等先进农业设备的使用,通过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有力结合,大幅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大豆的丰产丰收。”

下一步,嘉祥县将继续深化科技与农业的融合,扩大技术指导覆盖面,不断创新优化田间管理模式,探索“科技+合作社+农户”的托管模式,由合作社统一提供良种、技术指导和农机服务,进一步提升大豆种植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让大豆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豆子”。

闪电新闻记者 张瑛玮 贾鑫 嘉祥台 贾义乾 孔一岚 济宁台 蔡珂珂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