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8日讯8月28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滨州市教育局专场。邀请滨州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于燕,滨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宗民,滨州市教育局人事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8日讯8月28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滨州市教育局专场。邀请滨州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于燕,滨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宗民,滨州市教育局人事与教师工作科科长李娜,滨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马小川,滨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朱雷,围绕质量提升、职教动能、强师优教等方面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李宗民介绍,滨州市职业教育以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为目标,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推进纵向贯通和职普融通,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推进纵向贯通,构建学生升学的“多通道”。目前全市有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包含联办五年制和三二连读),“3+4”对口贯通培养多种模式。初中后五年制高职即初中毕业后就读五年制高职,毕业即可获得专科学历。2025年,滨州市7所高水平中职学校共有64个专业点开设联办五年制专业,录取人数再创新高,达3092人,录取比例超80%。“3+4”对口贯通培养是初中后就读3年中职,经过转段考试合格后可升入本科院校就读4年本科,毕业后获得本科学历。目前滨州市有两个合作项目,分别是博兴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联合山东航空学院、鲁中中等专业学校联合山东女子学院开展的“3+4”对口贯通培养,2025年录取生源素质进一步提高。
打通职普融通,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印发《滨州市职普融通试点工作方案(施行)》,规范转学流程,实现课程和教学资源共享,打通学分互认渠道。
优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积极对接重大战略和产业需求,将与产业关联性不强的专业停止招生,围绕滨州新兴产业发展,新设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等专业,持续提高职业院校专业与产业匹配度,让职教专业充分服务产业集群。
加强校企合作,建好学生就业的“快速路”。实施名校名企协同发展新模式,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职教园区、产业学院和实训基地,把学校办成企业的培训基地,把企业办成学校的实践基地,将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深度适配,学生毕业即可上岗,彻底扭转了职教“学用脱节”的痛点。深入推行“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专业即产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建立多个“魏桥班”“京博班”“西王班”等特色“冠名式”班级,培养了一批应用型、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全市校企合作企业达到1100家,建成校内外实训基地1000余个。
下一步,滨州市教育局将继续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塑造职业教育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更好服务“双型”城市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闪电新闻记者 陈帅 滨州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