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把全国2025年秋季新版四年级英语教材,全收集齐了,总共16个版本!并且还结合词汇密度、任务类型、语篇深度和欧标语言等级等,一口气做了个难度综合评分:
嗨,姐妹们,我是萌芽。
今天我来交作业啦!
我把全国2025年秋季新版四年级英语教材,全收集齐了,总共16个版本!并且还结合词汇密度、任务类型、语篇深度和欧标语言等级等,一口气做了个难度综合评分:
沪教(牛津)>外研社(Join in)>粤教沪外>译林>人教(精通)>北师大> 外研(非Join in)>重大>仁爱科普>人教(PEP)>北京>教科>鲁科>湘教>闽教>冀教。
老实说,这次的教材收集工程量着实不小,花费了不少时间,但我觉得这些资源是真心好,写出来大家也有帮助,所以花些时间也是值得的。
今天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各大版本教材之间的难度差别!
文末有教材的下载方式,记得看到最后。
为什么每次新课标改革或者教材换新我都会进行分析呢?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学习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做到与时俱进;而且多了解不同地区的教材也能够让自己对孩子的学习有个整体的了解。
不分析不知道,一分析吓一跳。刚开始我也以为在众多教材当中,最难的应该就属人教版、外研社、北师大版。
但在对比完全国16个主流版本后,我才发现 沪教(牛津)、外研社(Join in)、粤教沪外版难度更甚一筹!
沪教(牛津)、外研社(Join in)分别是由牛津大学出版社与上教社、剑桥大学出版社与外研社合作开发,在任务量、输出难度和语言输入强度上都显著更高。
除了这3本教材之后,剩下的13本教材也都是各有各的特色:
而这些不同新教材的改革也印证了我之前反复强调的趋势:跟着欧标原版教材走,完全可以降维打击校内英语。
下面我给大家从单词、听力、口语、语法、写作这方面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这篇文章信息量很大,建议大家有时间的话,仔细看一看)
先来看单词部分
这是沪教版第一单元的词汇表,我们可以看到,沪教版的词汇主题化更明显,比如第一单元是与“居住”(Unit1的主题)有关的词汇,孩子们就会学到flat、country等词汇。
同样地,我们可以看第二单元(“Where do animals live?)的词汇,也是更集中在动物与居住有关的单词,名词居多。
从外研社(Join in)第一单元的词汇表来看,除了一些与主题有关的名词外,还增加了修饰词和动词。
而且难度还不小呢,比如Unit2的一个单词“straight”,它原本是高考词汇,现在四年级的娃娃就要学到了。
比较不同的是,粤教沪外版一个单元一共有三个lesson,第一单元的词汇量就比前面两个版本要多出一倍,足足有32个单词需要学习。
除了量上面的变化,不少教材还加入短语的学习,比如译林版,短语的加入对孩子的词汇运用能力更高一些。
但总的来说,小学阶段,词汇量还是占主要部分。我数了一下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有128个核心词汇需要牢记,而这也只是一册的词汇量,整个小学一共3年6本教材,词汇量肯定会超过800个。
所以这样看来,在新版教材当中,词汇量要增加肯定是无疑的。
再来看听力和口语
所有版本的教材都有课文的听力部分,也就是孩子跟着音频读的板块。
粤教沪外版
但如果只是跟读的话,是无法很好地锻炼到听力能力的,尤其是应试教育下的听力口语考核。
所以我们再来看看,哪个版本的听口练习做得最到位。
首先还是先来看看沪教版,沪教版在目录中的Communicate板块中,就包含了listening和speaking的内容。
这一部分中,孩子会基于听力内容的理解上,展开自己的描述和观点,先听后说,这样的形式还是很像剑桥英语的听口考试的。
这样的形式,对校内的教学要求较高,孩子是否能得到真正有效的输入和输出,也依赖老师的指导。
在外研社(Join in)中,则没有专门的听口板块。但有对应的听口练习题,比如听内容选出正确答案。
粤教沪外版则是把口语交际部分通过句式表达的方式呈现出来。
另外,外研社(Join in)和粤教沪外版都加入了语音规则的学习内容,每个单元都有Phonic板块:
外研社(Join in)
粤教沪外版
注重语音拼读规则在不少教材中也有体现,比如人教版也加入了自然拼读板块:
总的来说,沪教版的听口练习最到位,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听口板块,这个板块仿照剑桥英语考试的模式,需要孩子在听懂英文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用英语表达出来。
这样不仅是在教孩子如何用英语,同时也在鼓励孩子用英文思维输出。
语法
虽然说新课改的趋势是以听说为先,但从各大版本的教材内容来看,语法依然占有一席之地。
还是先来看看排名前三的版本,沪教版有专门的Grammar板块:
沪教版
这是沪教版的语法板块,通过歌谣把语法知识串起来,方便孩子理解。
但沪教版的语法知识并不是割裂的,而是贯穿了一整个单元。
而外研社(Join in)和粤教沪外版同样也是把语法知识贯穿全文,通过阅读文章句子理解语法,再用所学语法表达出来。
比如外研社(Join in)第三单元的职业选择主题,就包含了“I like...”之类的句式。
总的来说,在语法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每个版本的教材都不再是单独的语法知识学习,而是打通了学-用的闭环,让语法回归到用的本质上。
写作
写作这个板块也是孩子考试卷面成绩重要的一环,虽然都是小学的写作字数要求不多,但是不同地区不同教材之间的难度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你看这是沪教(牛津)版本的写作流程,总共有三个步骤,首先需要阅读给出的段落;其次还需要将图片贴入;最后再根据现有的提示去完成写作。
四年级上·沪教(牛津)版
再来看难度排在第三名的粤教沪外版,教材上的写作要求同样也是很有难度的,需要孩子们先听读说一遍文本,你看这个文本总体来说还是蛮长的。
四年级上·粤教沪外版
完成上面的步骤之后,才会真正进入到写作环节,而且还不单单需要写,还学要将自己作文所描述的画面给画出来。
这对孩子来说,不单单锻炼的写作能力了,还有绘画能力、阅读能力等等。
但难度等级没有那么高的教材,相应地作文的写作要求也没有那么高,只是单纯地看图写作。
总体来说,不同难度等级的写作,大多都会在写作要求和步骤上体现,不管用的哪种版本的教材都需要做到认真审题。
好了,姐妹们,今天的教材难度分析就到这里啦~
新教材虽然难度有所提升,但是只要做好准备就能够应对。
单词学习摒弃死记硬背,在背诵的时候把它置于具体语境中,关注词性、词族(如“act”衍生出“action”)及英文释义,并借助教材活学活用,降低记忆难度、提高效率。
作者萌芽,港大毕业,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会员,曾居香港,现居广州,畅销书《教养力》《这样养育,孩子才有自驱力》作者,育有两男孩,希望与你一起做自驱型养育父母,培养有自我驱动力的孩子。
来源:萌芽研究所BUD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