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成功案例,孙洪鹤:今年去福建玩,边玩边赚钱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2 15:29 2

摘要: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以“山海联动、数字赋能、生态优先、文化铸魂”为总体战略,依托“海上福建”与“绿色福建”双轮驱动,构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推动县域经济从传统农业向“三产融合、品牌化、数字化”升级。

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以“山海联动、数字赋能、生态优先、文化铸魂”为总体战略,依托“海上福建”与“绿色福建”双轮驱动,构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推动县域经济从传统农业向“三产融合、品牌化、数字化”升级。

1、山海资源整合:沿海县市发展海洋经济,山区县市深耕绿色经济,形成互补链条,打造独特的“山海文旅模式”。

2、数字农业转型:推动区块链溯源、AI种植、直播电商等技术的全域渗透,数字化信息为农业插上互联网翅膀,产品场景革命解决信任。

3、生态价值变现:通过碳汇交易、生态补偿机制激活绿水青山的商业价值,同时有染了超大型集团企业,提升当地的生态影响力。

4、文化IP赋能:将非遗、民俗、侨乡文化融入产品开发,提升溢价空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模式,让资源变客源,把客源变财源,把客源服务好。

县域经济产业架构专家孙洪鹤总结重点:“将资源变成客源,把客源变财源,把客源服务好”。这句话正是贵州省的战略总方针“打造世界精品旅游路线”,我们3月份去黔南与当地对接的就是这种思想,然后就是一系列的重大新闻出现了。

全国很多省份都是在重点打造这种超前的模式,具体孙洪鹤再总结一下基于大战略方向下的福建省县域经济的模式创新:

1、产村融合模式(晋江):将产业链下沉乡村,实现“家门口就业;

2、生态金融化模式(福鼎):通过“茶银行”激活资产流动性;

3、国民品牌+供应链模式(沙县):标准化与文化升级双轮驱动;

4、美丽经济模式(漳州):从种植到文旅的全链条美学变现;

5、蓝色碳汇”模式(漳浦):渔业与生态收益双向增收;

6、世遗活化模式(南靖):文化遗产的沉浸式商业开发。

每个地方都有特色的乡村资源,农产品销售和乡村经济发展要融合一体,孙洪鹤再给大家总结一个有效的营销公式:三农产品营销+乡村资源+农村场景+农民+合作社+以城市家庭为单元的需求+商业化生态系统,这其实是一套值得县域经济特别是乡村CEO研究的模式方向。

事实上我们的很多案例也是这么干的,成功的经验告诉所有人这是对的,未来一定是“农”字头站C位的时代,乡村经济必须得好,因为乡村好了,城市化的很多问题才能解决,今年你们就必须要与农村,农业,农民结交,别再跟所谓的大网红和大资本玩了。

福建的乡村资源太好了,能去福建各县域乡村驻村或成为乡村CEO太幸福了,就算不给年薪都值得干,这就是当地人的机会,当地资源肯定优先给当地人才嘛,当地人也熟悉当地的民俗文化,语言也通,人情事故也通,所以“南强北弱”的乡村经济是一个趋势,如果我们有这种资源和机会,随便怎么干都可以轻松干出几个成功的产业链来。

二、案例解析

1、安溪铁观音:数字化全产业链模式

产品链溯源,每包茶叶绑定唯一区块链ID,扫码可查种植、加工全流程。认养茶园,消费者年付5000元认养一亩茶园,获定制茶礼+茶园直播监督权。茶旅融合,建设“茶庄园综合体”,提供采茶、制茶、茶道体验,文旅收入占比超30%。

安溪县长带头直播“开茶节”,单场销售额破千万。私域社群,建立“茶友会”微信群,会员年费1980元,复购率65%,带动30万茶农人均增收1.2万元。

2、古田银耳:三产融合“菌菇+”生态

智能温控菇房实现全年量产,成本降40%,产量增3倍。深加工矩阵,开发银耳面膜、即食羹、保健品,深加工产值占比达60%。菌菇文旅打造“中国食用菌之都”主题公园,游客可参与菌包DIY、采摘体验。

营销策略:KOL种草与小红书美食博主合作推广“银耳轻食”概念,年轻客群占比提升至45%。B端直供与海底捞、喜茶等连锁品牌合作,年供应银耳原料超5000吨。

3、宁德大黄鱼:品牌化与“海上牧场”

深海养殖升级,推广抗风浪塑胶渔排,单产提升50%,成本降30%。活鱼现捕现发与顺丰合作“海上直供”冷链,48小时直达全国餐桌。预制菜开发,推出“清蒸黄鱼”“黄鱼佛跳墙”等即烹产品,溢价率超200%。

事件营销:举办“黄鱼文化节”,邀请米其林厨师直播烹饪。统一“宁德大黄鱼”地理标志,禁止非宁德产黄鱼冒用品牌。出口至欧美、日韩。

4、漳浦鲍鱼:深海牧场的“蓝色经济”

深海养殖升级:推广抗风浪塑胶渔排,鲍鱼存活率从60%提至90%。

预制菜开发:推出“佛跳墙”“鲍鱼捞饭”等即食产品,溢价率300%。

碳汇交易:1亩鲍鱼礁年固碳2吨,碳汇收益反哺渔民。

高端品鉴会:在上海、香港举办“漳浦鲍鱼之夜”,打入米其林餐厅供应链。溯源直播:渔民潜水直播鲍鱼捕捞,话题播放量超5亿次。

5、屏南乡村旅游:“古村活化+艺术IP”

古村修缮,政府出资修复龙潭村、四坪村等传统村落,保留夯土建筑风貌。艺术家驻村,提供免费工作室吸引画家、音乐家常驻,打造“画家村”“音乐小镇”。共享经济,村民将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咖啡馆,与艺术家分成运营。

孙洪鹤建议所有乡村如果有这方面的资源的都应该学习这种模式,让艺术家和文化入村,最好是驻村旅居了,建立共享乡村模式,人聚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传播当地。

“山不再高有仙则灵,水不再深有龙则灵”。如果有我们这群有传播能力和商业模式能力的人或是更多的文化专家,这个地方就会轻松成功。

6、莆田桂圆:非遗传承+IP化运营

复原“古法烘焙”工艺,推出“非遗桂圆干”,售价是普通产品3倍。与故宫文创合作推出“桂圆贡品礼盒”,年销10万盒。通过微信社群发起“桂圆树认养”,预付金模式锁定高端客户。

7、武夷山茶旅融合:“生态银行”模式

孙洪鹤推荐大家去武夷山玩玩,那里太好了,你们自己去亲身感觉一下当地的乡村经济的发展和研究一下当地的模式,是值得学习的。那时是最好的“森林康养基地”,是真正的把资源变成客源,把客源变成财源,把客源服务好,武夷山“茶汤温泉”项目,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带动茶农户均增收5万元。

8、福鼎白茶:生态茶旅+金融化创新

首先,生态茶园认证:推行“无化学农药种植”,获欧盟有机认证,售价提升3倍,这个过程就是定标准,解决刚需的问题“保证无农药”。

然后,打造茶旅生态化基地模式,把资源变成客源,让流量下沉到茶园,来了服务好,茶旅综合体:建设“白茶小镇”,游客可参与采茶、制茶、封藏体验。

再然后,利用金融思维,如白茶银行,茶农将白茶存入“茶业银行”,按年份获取利息。年份茶拍卖,举办“老白茶拍卖会”,30年陈茶拍出100万元/斤天价。

同时,打通跨境电商,“出海”才有未来,通过亚马逊、速卖通打入欧美高端市场,出口额年增50%。成效:福鼎白茶品牌价值达52.22亿元,茶农人均收入从1.2万元增至4.8万元。

商业模式:世遗IP活化:推出“土楼剧本杀”“萤火虫之夜”等沉浸式体验项目。与民宿合作社:村民以土楼入股,专业公司运营,利润按7:3分成(村民70%)。

非遗手作经济模式,开发土楼模型、客家蓝染等文创产品,毛利率超60%。数字孪生土楼:A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游客扫码可看“百年土楼变迁”。

客家美食IP:打造“土楼宴”,入选省级非遗,人均消费300元+。成效:南靖土楼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旅游收入30亿元,村民户均增收8万元。

大家是不是有想去福建各乡村旅游的冲动了?如果你们还能边旅游,边赚钱呢?这就是孙洪鹤所传播的县域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发展模式,从今年开始我们要结交全国各地的乡村资源所有者,抱农村的大腿,与种植户和养殖打成一片,去全国各地乡村旅游,边玩边赚钱。

下篇关于各省县域经济的文章,孙洪鹤应该写江西了,江西的朋友们敬请关注!欢迎关注孙洪鹤县域经济系列文章和更多的县域经济作品全网搜索孙洪鹤#县域经济#

来源:孙洪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