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东北旅游的热度可以说是一浪高过一浪,无数被亲切称为“南方小金豆”的游客,满怀期待地奔赴那片黑土地。
文| 任平生
编辑| Fukasa超勇的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近些年,东北旅游的热度可以说是一浪高过一浪,无数被亲切称为“南方小金豆”的游客,满怀期待地奔赴那片黑土地。
但就在8月27日,一位旅行博主的亲身经历,让大家开始对长春这个地方心生芥蒂。
旅行博主王大锤,一个专门给粉丝“排雷”的美食达人,带着一行五位朋友踏入了这家大骨头特色店,店员笑容可掬,招呼周到,还主动把他们六人引向了包间,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妥帖。
抖音@王大锤
但是这份“妥帖”的背后,早已埋下了伏笔,直到结账时,一张456元的账单让王大锤感到了不对劲。
账单上赫然多出了一笔30元的包间费,按人头算,每人5元,这笔费用,从事先推荐到落座点餐,店家从未提过半个字。
当博主翻开菜单寻找收费依据时,才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一行小到几乎可以忽略的字,用他的话说,那字迹“比蚂蚁还要小”,像是生怕被人看见。
店家推荐的菜品,更是处处透着玄机,一份锅包肉,标价68元,端上来却盘子大肉没几片,让人不禁怀疑人生。
面对“肉这么少”的质疑,店家却理直气壮地回应:“我觉得挺大的”,或者轻描淡写一句“正常量”。
更离谱的是,一份普通的拍黄瓜卖22元,大拉皮要38元,价格直逼景区水平,而作为招牌的88元六块大骨头,更是味道堪忧,不仅带着一股腥味,甚至被博主形容为“像在啃一块陈年老抹布”。
酒水的价格同样让人咋舌,一瓶雪碧25元,一瓶纯生啤酒16元,有当地人看到后都表示,这啤酒价格贵得离谱。
更具迷惑性的是,啤酒的价签极小,上面标着18元,店家却说“优惠”到16元,仿佛顾客还占了便宜。
当王大锤拿着账单,开始逐项与店家理论时,冲突彻底爆发了。
他首先质疑了大骨头的品质问题,并提出了一个致命的逻辑漏洞:厨师辩解说,骨头是半成品,上桌前需要用姜水浸泡10分钟去腥。
可这道菜从点单到上桌,总共还没超过10分钟,这个简单的时间差,让厨师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
面对顾客的合理反驳,这位厨师非但没有丝毫歉意,反而态度强硬,直接怼了回来:“我是厨师,我还不知道几分钟?”
紧接着,他更是将矛头直指顾客,斥责他们是故意“来找事”,甚至是想“讹钱”,这种倒打一耙的态度,彻底激化了矛盾,沟通无门,协商碰壁,剩下的路似乎只有一条。
王大锤果断选择了报警,并拿起了手机,将整个争执过程记录了下来,他把这段经历发布到网络上,视频迅速传播开来,很快,评论区涌入了大量长春本地的网友。
令人震惊的是,许多本地人都认出了这家店,他们的留言几乎证实了博主的遭遇并非偶然。
大家纷纷表示,“刘记酱骨头”在当地是出了名的“惯犯”,专门坑外地游客,本地人根本不会去消费,这种“光宰游客,只做一次生意”的经营模式,在网友们的声讨中被彻底揭开。
这件事冲击着整个区域的旅游形象,东北,这个以淳朴、豪爽、实惠为标签的地方,因为这样一家店,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事件发酵后,长春文旅局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虽然官方很快做出回应,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惯犯”能安然经营至今,也暴露了日常监管中可能存在的盲区。
亡羊补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有效的防范机制,避免让游客一次次地“踩雷”,再靠着网络舆论来“排雷”。
这对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从被动处理转向主动巡查,让消费者投诉有门、维权有效。
对于商家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惨痛的教训,有消息称,事后该店“已遭到报应,目前处于关闭状态”,而另一边的说法是,店家“态度恶劣还没有做出具体的处理办法”。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其声誉的崩塌已是既定事实,这警示着所有从业者,诚信才是经营的生命线,任何投机取巧和欺诈行为,最终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次事件也让每一位游客的心情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原本愉快的旅程,因为一顿饭而变得糟心,这种伤害是难以弥补的。
长春这家饭店的宰客事件,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公开课,它告诉我们,在如今这个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任何不诚信的行为都将被无限放大,最终反噬自身。
消费者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在为地方品牌投票,一个干净、透明、诚信的市场环境,比任何华丽的宣传口号都更有说服力。
我们希望,这声警钟能真正被听到,让“好客东北”不仅仅是一句欢迎语,更是每一次真实、温暖的体验。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游客长久的信赖与口碑,让远道而来的朋友们,真正感受到那份名副其实的热情与实在。
来源:Fukasa超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