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污为净”!长沙以“一场三池”综合治理助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8 20:17 2

摘要:畜禽粪污处置是“无废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其高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不仅事关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更是推动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抓手。科学处置畜禽粪污,能够有效阻断病原传播、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沼气等可再生资

畜禽粪污处置是“无废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其高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不仅事关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更是推动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抓手。科学处置畜禽粪污,能够有效阻断病原传播、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沼气等可再生资源,提升土地肥力与能源利用率;这对构建“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深远意义,也是实现城乡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必然要求。

以“一场三池”综合治理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近年来,为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村改厕长效管护和畜禽养殖场户安全生产管理,长沙市创新开展“一场三池”(一场指畜禽养殖场;三池指农村改厕化粪池、畜禽养殖场户贮粪池和沼气池)综合治理改革试点,推动试点地区实现现代农业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试点工作得到全国畜牧总站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畜牧业绿色低碳发展福建上杭现场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为系统破解畜禽粪污治理难题,助推“无废城市”建设,我市于2024年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全面启动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试点工作被高规格写入市委一号文件,在充分对接上级部门意见并开展专题研究后,最终选定望城区、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各一个代表性乡镇作为试点区域。工作核心举措包括:一是科学遴选试点乡镇,基于区域分布与种养结构,公开公示确定对象,并积极发动第三方服务机构与种养主体参与建设,目前已清运粪肥5.64万吨,提供维修服务123次,成效初显。二是着力打通“粪肥还田最后一公里”,动员种植主体建设以砖砌、镀锌罐等防渗防漏材质为主的暂存池7331立方米,有效联结种养两端。三是强化科技与信息支撑,开发“一场三池”综合管理平台,通过APP、车载传感与定位技术,实现粪污处理全过程数据化、透明化管理。四是深化校地合作,与湖南农业大学签订协议,组建科研团队攻关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理及科学还田等技术难题,为试点工作注入科技动能。

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成效:在生态循环方面,集成创新了“规模场+沼液+种植”等三类资源化利用模式,推动粪污变粪肥,实现了资源利用一体化。在高效管理方面,依托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建立了覆盖到村到户的治理体系,通过持证专业队伍、专用装备及标准化作业程序,推动了综合治理的专业化。在可持续运营方面,探索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长效机制,通过市财政300万元补贴资金(用于清理、维修、还田服务补贴及绩效奖励)与市场化服务收费相结合的方式,精准引导实现运营模式市场化。最终,试点工作实现了社会、生态与经济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既解决了农村改厕管护、养殖安全风险和化肥减量替代难题,又切断了病菌传播途径,改良了土壤肥力,提升了农产品品质与种植效益,系统性地促进了农业绿色、高效发展与农村人居环境的全面提升。

畜禽粪污处置设备

长沙县:深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

自2010年以来,长沙县坚持以“源头减量、过程控污、清洁治理、高效利用”为路径,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了畜禽保供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2024年,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0.9%,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率和资源化利用率均达到100%。

在监督管理方面,长沙县建立县、镇、村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对600余户规模养殖场实行动态台账管理,派出157名干部联镇到村,实现全覆盖监管。2025年6月以来,已完成579家养殖场排查,整改问题12个。在指导服务方面,通过发放技术告知书、组织专业培训、上门指导等方式,帮助养殖户制定“一户一台账、一户一计划”,提升环保意识和操作水平。在技术创新方面,积极推广“一场三池”模式,开展源头减量改造和粪肥还田试验,推动快检技术和快速腐熟剂应用,建设种植端暂存池,有效解决粪肥供需时空错配问题。

目前,长沙县已形成养殖、种植与运营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为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