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乡白城绽放京城:各族同心聚合力,共绘吉林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2 12:38 2

摘要:3月的北京,处处洋溢着春日的生机,垂柳嫩绿,迎春花绽放。在繁华的西单街畔,一座青砖灰瓦的明清风格建筑静静矗立,这里便是蒙藏学校旧址。它曾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阵地,如今,经保护修缮后,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重新开放,成为展现民族团结进步的关键

微讯(政闻)3月的北京,处处洋溢着春日的生机,垂柳嫩绿,迎春花绽放。在繁华的西单街畔,一座青砖灰瓦的明清风格建筑静静矗立,这里便是蒙藏学校旧址。它曾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阵地,如今,经保护修缮后,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重新开放,成为展现民族团结进步的关键窗口。

目前,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25年第一期体验项目——吉林体验区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此次活动为吉林提供了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成果的绝佳平台。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交流、“场景式”感观等形式,让参观者得以品尝吉林美食,领略吉林美景,感受吉林人民的热情,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深入每个人的心中。

3月18日至23日,白城市展示周活动在体验区内顺利举行。为更好地呈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吉林实践,展示吉林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成果,白城市邀请了“通榆年画”“王氏剪纸”“谭氏金属箔艺”三位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到场,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白城艺术工作者带来的文艺表演,以及具有白城地域特色的商品展示,也吸引了众多目光。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期间,国家相关部委领导以及由国家民委国际交流司邀请的15个国家的24名驻华使节也来到现场参观。他们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这不仅提升了活动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吉林文化走向世界搭建了桥梁。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吉林的多元文化魅力,也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鹤乡文艺绽魅力,民族团结谱新篇 多民族文化共融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的魅力吉林展区,来自白城市的艺术工作者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盛宴,生动展现了多民族文化融合共生的独特魅力,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白城市作为多民族散居地区,各民族能歌善舞,文化底蕴深厚。活动现场,歌曲《鹤舞蓝天》率先登场,歌手彭淳用深情而悠扬的嗓音,描绘出丹顶鹤在蓝天翱翔的壮美画面,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意境,令观众沉醉其中。

王贺楠带来的马头琴独奏《草原连着北京》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马头琴在草原民族心中地位崇高,王贺楠通过激昂的琴声,传递出草原儿女对党和家乡的无限热爱。表演结束后,几位驻华使节被这独特的音乐所吸引,纷纷上台体验拉马头琴,现场一片欢声笑语。王贺楠表示:“能用自己的特长宣传家乡,我感到既幸福又自豪。

琵琶独奏《云想花想》则将观众带入了繁华的盛唐。演奏者姚梦婷运用娴熟的轮指、扫拂技巧,让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尽显敦煌乐韵的独特风情,引得不少参观者纷纷拿出手机记录这美妙瞬间。

双人舞《鸿雁》更是以优美的舞姿,将游子思乡的深情与生命共同体的哲思完美融合。舞者程雨桐和杜凯乐通过舒展盘旋、默契的队列变换,生动演绎出鸿雁迁徙途中的艰辛与坚韧,展现出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深刻内涵,令观众沉浸其中,回味无穷。

此次文艺表演不仅展示了白城市多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白城市将继续以文化为纽带,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共同谱写民族团结的新篇章。

鹤乡非遗闪耀京城,关东文化魅力尽显

近日,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匠心吉林展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展示活动正在火热进行,通榆年画、王氏剪纸、谭氏金属箔艺等来自白城的非遗项目纷纷亮相,吸引众多目光,充分展现了关东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展区中,通榆年画艺术传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施彦秋现场进行丹顶鹤主题年画创作,成为焦点。只见她手持特制羊毫笔,蘸着炭精粉,轻擦勾勒出丹顶鹤及背景轮廓,再精心雕琢细节。白城素有“鹤乡”美誉,施彦秋自豪地表示:“能把饱含关东特色、鹤乡风情和草原情怀的通榆年画在此展示,意义非凡。”通榆年画作为东北民间绘画重要代表,2023年《鹤乡风情》系列年画被选为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月纪念品,更是让其声名远扬。创作时,对细节的精准把握极为关键,需要创作者十足的耐心。

互动体验环节中,来自河北的周胜明尝试绘画后有感而发:“落笔要柔,不能心急,这年画创作就像练武修心,得沉静专注。”最后施彦秋为丹顶鹤点睛,一幅灵动的年画就此诞生,周胜明也被深深吸引,表示非常想去吉林白城亲眼看看。

另一边,王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王岩指尖灵动,一双巧手让关东民俗在纸上鲜活呈现。王岩自幼练就精湛技艺,其剪纸题材多源于家乡风貌与农村民俗生活。北京求学的吉林籍学生王嵩元听闻活动后专程前来,现场体验了王氏剪纸的魅力,他激动地说:“家乡文化在北京绽放光彩,作为家乡人,自豪感油然而生!”

谭氏金属箔艺同样备受瞩目,其作品选材多样,有铜箔、易拉罐铝箔等,题材丰富,涵盖山水人物、花鸟鱼虫、书法临刻等,装饰性极强。代表性传承人谭喜娟介绍,每一件作品都要历经十几道纯手工工艺制作,参观者们纷纷对这精湛工艺赞叹不已。

此外,现场还展出了张氏布贴画,以浅浮雕、浅浮雕镂空等独特技法,生动展现当地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此次鹤乡非遗展示活动,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到关东文化的深厚底蕴,更为非遗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在文化交流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鹤乡好物齐聚京城,特色产品集体“出圈”

近日,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的特色商品展区,来自白城的各类特色产品集体亮相,凭借独特的地域风味与优质品质吸引众多参观者,实现“抱团出圈”。从绿色农产品到特色深加工制品,丰富多样的“鹤乡好物”不仅展现了白城的物产丰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搭建了新的桥梁。

在众多展品中,白城农科院燕麦加工所带来的燕麦系列产品格外吸睛。现场陈列着燕麦米、燕麦片、燕麦粽子、燕麦饼干等10余款产品,种类丰富,涵盖了日常饮食的多个品类。一款山楂馅的燕麦月饼成功“俘获”了一位驻华使节的味蕾,他表示:“我吃过很多种月饼,但这种馅料还是第一次尝试,味道十分独特。”品尝过后,他当即扫码付款,并添加工作人员微信以便后续购买。

在护肤品类展示区,吉林洁洁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近20款燕麦护肤产品同样备受关注。谷膜燕麦肽禾粉面膜、谷膜燕麦润颜精华液等展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咨询,工作人员热情介绍产品中燕麦成分的护肤功效,让大家对这些来自鹤乡的天然护肤品产生浓厚兴趣。

吉林省洮儿河酒业有限公司则带来了洮儿河系列10余款酒产品。酒液清澈,窖香浓郁,吸引了不少爱酒人士品鉴。工作人员张玉博表示:“我们希望以酒为媒介,让白城的名片飘香四海,让更多人了解白城的酒文化。”

通榆农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带来的展品则更加丰富多元,涵盖小米、藜麦、黏玉米等40余款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在丰饶吉林展区,这些具有白城地域特色的产品收获众多好评。北京市民赵女士在现场品尝后称赞:“这里的鸭蛋冒油还不咸,搭配小米粥简直是绝配。”这些弱碱性农产品凭借出色的口感和品质,成为展区的热门商品。

此次鹤乡特色产品的集中展示,不仅为白城企业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也让更多人了解到白城丰富的物产资源。未来,随着这些特色产品的持续推广,鹤乡好物有望在更大的市场舞台上绽放光彩,助力白城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

各族同心聚合力,共绘吉林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吉林,凭借“一山为脊,三江为脉”的独特地理风貌,占据沿边近海的区位优势,作为东北亚地区中心枢纽,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在这片白山松水环绕的广袤土地上,56个民族亲如一家,在血脉、信念、文化、经济与情感层面深度交融,携手奋进,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活动现场,丰富多彩的展示与交流活动吸引了各界目光。从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表演,到展现创新成果的产业展示,无一不体现着吉林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丰硕成果。白城市作为吉林重要城市,在此次活动中备受关注。白城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窦来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活动是一个绝佳的展示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充分推介白城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优势、良好的生态优势以及优越的营商环境。我们将以此次展会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白城民族工作,激发各民族参与热情,为白城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振兴贡献磅礴力量。”

白城市积极推动各民族交流合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此次借助活动契机,白城将进一步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交流,整合资源,优化环境,吸引更多投资与人才,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展望未来,吉林将继续秉持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充分发挥各民族智慧与力量,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共同描绘更加美好的明天。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个新的起点,激励着吉林各族人民携手共进,向着可持续振兴的目标奋勇迈进。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编辑:王俪淇

来源:吉祥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