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56年9月深夜,北王韦昌辉的3千勤王大军杀来,杨秀清成了输家。东王掌握太平天国军政大权,为何轻易被拿下呢?东王为何没察觉,东王的亲信为何不出来支持他,着实不可思议。
东王杨秀清手握实权,为何轻易被韦昌辉拿下?杨秀清就是太平天国版的太子李建成,甚至比李建成更加虚弱,他不是北王韦昌辉的对手。
1856年9月深夜,北王韦昌辉的3千勤王大军杀来,杨秀清成了输家。东王掌握太平天国军政大权,为何轻易被拿下呢?东王为何没察觉,东王的亲信为何不出来支持他,着实不可思议。
天京事变为何爆发,杨秀清为何被轻易处死,关键在于杨秀清太虚弱,他如同一个大号李建成。韦昌辉虽说不是秦王李世民,却有成为李世民的潜质,杨秀清十分忌惮,故而矛盾相当尖锐。
杨秀清、李建成有什么共同点吗?答案是肯定,杨秀清、李建成都掌握政权,在京师拥有很高的威望,军事才能也不错,问题是他们在创业阶段“脱离”了战场征伐,难以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嫡系,从而牢牢控制军队,并培养了挑战者。
必须明白一点,太平天国不是一个人建立,不是独资企业而是股份公司,这就注定内部必须进行权力博弈。大家都是创业,凭本事说话,而不是靠耍花招,拳头硬才是道理。
洪秀全开宗立派,倡导建立拜上帝教,却只是开了一个头而已。拜上帝教发展壮大的关键人物是冯云山,没有冯云山就没有太平天国,这是公认的事实。
冯云山能力强悍,眼光长远,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如此,当杨秀清、萧朝贵趁乱表演天父下凡、天兄下凡时,冯云山为了稳住大局,承认他们的合法性,形成二元权力格局。
杨秀清、萧朝贵在危难之际拯救了太平天国,以天父、天兄这种并不存在的把戏来获取权力,本就让人瞧不起,只是大家不想掀桌子而已。
韦昌辉、石达开是典型的武力强宗。石达开在家族背景还行,但在客家人中威望非常高,且经常行走江湖,人脉广泛。韦昌辉是天使投资人,没有韦昌辉强大的资金注入,金田起义也玩不转,且韦昌辉的家族背景特别强,类似小型门阀。
1851年1月,金田起义爆发,首义6人各凭本事说话。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此时,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已经阵亡,洪秀全本身没实权,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三雄并立。
三雄并立,如何分配权力,这问题相当棘手。随着军事斗争的进行,太平天国内部的权力结构问题越发突显,最终酿成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而衰。
杨秀清具备天父下凡的资格,无奈家族背景不行,身体也不好,压根无法亲自带兵打仗,而只能留在京城处理军政事务。那么,谁去打仗呢?杨秀清为了自己的安全,避免北王、翼王势力过于强大,几乎是瞎胡闹。
东征、北伐、西征这些重大军事行动,起初并没有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的戏份。北伐中原,林凤祥、李开芳率2万步兵孤军深入,杨秀清无异于消灭西王余部,北伐都是西王的人。
罗大纲也是西王萧朝贵部下,一度被“雪藏”,且经常打击。西征战场,杨秀清起初也是用缺乏军事经验的将领,且经常临阵换帅,本该是太平军西征变成了湘军东征,还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东征止步于扬州、镇江,这是林凤祥、李开芳、罗大纲的杰作。此后,江南大营与江北大营一直围困天京,韦昌辉、石达开没机会去打仗,杨秀清自己身体又不行,就任由两大营围困天京,着实可悲。
北伐、西征、东征,杨秀清都是一团糟,归根到底是自己缺乏嫡系部队,又不能亲自带兵打仗。但是,杨秀清终究要面对一个事实,太平天国想要挡住清军的攻势,就必须让北王、翼王的人马上阵,否则迟早灭亡。
韦昌辉、石达开具有决定的硬实力,西征战场都是北王、翼王军团在打仗,也是他们扭转西征颓势,并转入反攻,把太平天国军事推向极盛。如此,北王军团控制湖北、皖南;石达开军团控制江西,太平天国的疆域在北王、翼王手里。
相对石达开而言,杨秀清更加畏惧韦昌辉,而是翼王石达开。很简单道理,北王军团凝聚力、战斗力都是一流,对北王家族不离不弃。这一点,可以才从韦俊投降清朝以及石达开外出单干看出。
韦家军坚定跟随韦俊,无论韦俊做出什么选择,他们都追随,包括后来定居安徽宣城不回广西老家。石达开就不行,石达开外出单干,麾下将士不断脱离,石达开一度成为孤家寡人。
韦昌辉手握重兵,且掌管京师卫戍权,以及水师统领权,权势显赫。杨秀清有什么东西呢?除了并不存在的天父下凡,硬实力太少了,杨秀清麾下就没有一位能拿得出手且对自己忠心耿耿的部将,即便是杨辅清7兄弟也是如此。
跟杨秀清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杨辅清、杨宜清七兄弟了。但是,天京事变之前压根就没见到“杨氏国宗”上过战场,也没立下什么功劳。天京事变时,韦昌辉从江西瑞州赶回京师勤王,杨辅清就在瑞州,但起不到什么作用。
杨辅清或许知道韦昌辉的想法,或许是被蒙在鼓里,但都不影响杨辅清在杨秀清被处死后保持低调。后来,石达开打着靖难旗帜讨伐韦昌辉,也没见杨辅清出来扯旗,因为杨辅清也搞不懂自己是不是下一个被讨伐对象。
征战沙场,北王、翼王承担,是韦家军、石家军的舞台,杨秀清能不忌惮吗?唐朝太子李建成,打仗能力也不错,晋阳起兵就是独自率领一支军队,后来还多次抵御突厥,并最终平定刘黑闼之乱。
单纯看平定刘黑闼之乱,李建成手段比李世民更加高级。李世民与刘黑闼进行决战是靠拼消耗获胜,刘黑闼约李世民直接决战,李世民并不敢。但是,这不影响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胜出。
唐朝建立后,李建成作为帝国的储君,需要留下来处理政务,带兵打仗就是李世民的工作。李世民平定各路诸侯,几乎都是靠深沟高垒,先拖一拖,等到对手粮草耗尽后再决战。李世民的后勤补给,都是李渊、李建成负责。
没有李渊、李建成营造稳定基地,李世民一边处理政务,一边外出打仗,唐朝也很难建立并统一中原。没有李世民带兵打仗,李建成亲自出马,则立刻对李渊构成威胁,也是不行。李渊亲自带兵打仗,谁来处理政务呢?老表杨广的覆辙,李渊可不想重演。
太平天国也是如此,没有杨秀清坐镇后方,为韦家军、石家军提供后勤,并协调各路兵马行动,太平军也很难打赢。没有北王、翼王兵马投入战斗,杨秀清也是无人可用。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韦昌辉、石达开实力增强,威望高涨,且控制地方,对杨秀清构成了挑战。
杨秀清是个聪明人,虽说自己身在天京,掌握军政大权,但打仗都要依靠北王与翼王,矛盾迟早要爆发。大家都是创业,一旦韦昌辉、石达开的人马控制各个地区,他们还会听从天京朝廷号令吗?杨秀清很清楚李建成的结局,故而决定削弱诸侯王力量。
那么,如何削弱诸侯王呢?单纯靠天父下凡绝对不行,杨秀清一言不合就表演天父下凡来羞辱诸侯王,一旦他们掀桌子,一切都没了。削弱诸侯,必须依靠手中的军队,让自己的嫡系去接管韦家军、石家军打下的城池,控制地方。
1856年5月,江南大营被摧毁,一种特殊情况出现了。从未上过战场的“杨氏国宗”前往江西接管石达开打下来的土地,古隆贤、胡鼎文则进入湖北,准备分割韦俊的势力。
此前,韦俊、石祥祯拿下九江、湖口、彭泽、田家镇、武昌都被杨秀清的将士接管,韦昌辉、石达开虽说不满,却也忍了。如今,杨秀清又来这么一招,想分化北王、翼王的力量,也就只好掀桌子了。
征战沙场,夺取城池靠韦家军、石家军,摘桃子则是杨秀清,天下岂能有这种好事呢?要知道,太平天国不是杨秀清一个人的,也不是洪秀全的,而是大家一起拿出股份。杨秀清想自己独揽一切,韦昌辉、石达开决定说不。
李秀成自述中说:“东王专尊,北翼不满,都是首义之人,东王何能如此。”足以说明问题所在,大家一起创业,凭什么杨秀清一人吃蛋糕。如此,韦昌辉与石达开也就不承认天父下凡,让杨秀清当一回李建成,天京事变由此而来。
东王杨秀清如同太子李建成,他们有能力没错。但是,北王韦昌辉、石达开两大军团实际负责打仗,扮演秦王李世民的角色,也通过征战沙场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团队与班底,矛盾就不可避免了。杨秀清想要真正控制全军,前提是自己能亲自带兵打仗,培养起一支强大的嫡系部队,慢慢瓦解韦昌辉、石达开的力量。
来源:岩岩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