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年的装机市场,海景房侧透、风道优化、易装走线优化都是各款机箱竞争的几个主要方向,那么,有没有可能有一款机箱尽可能兼顾了以上几点呢?前阵子安耐美推出的风屿K1机箱挺不错的,这次就实际来装机,跟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大家好,我是波导终结者。
这几年的装机市场,海景房侧透、风道优化、易装走线优化都是各款机箱竞争的几个主要方向,那么,有没有可能有一款机箱尽可能兼顾了以上几点呢?前阵子安耐美推出的风屿K1机箱挺不错的,这次就实际来装机,跟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首先,这是一款侧透机箱,不过左侧面的钢化玻璃并不是一整面,因为底下电源仓那部分还另有风道设计。这也是它比较独特的一点。
从底面来看,可能有的朋友已经发现,安耐美风屿K1的电源仓位置是挪到了前部,而硬盘仓位则是换到了后面。
那么这一设计带来的装机习惯改变,第一个是电源前置侧放。由于电源线接口不再外露,需要使用内部的延长线接出来,螺丝也是锁在侧面的。
然后,再盖上侧面的防尘网。这一设计有三利一弊,先来看弊端,比较明显的是电源上面的开关按不到了,除非你这个防尘网不盖上,仔细想想倒也不是不行。
机箱外面这个电源接口是延长过的,我感觉这里再独立做个开关应该也是能放得下的,如果有改进版的话不妨考虑一下,独立的电源开关对于我们这种经常折腾的用户有时候还是有点用的。而利好就是散热,可以看到,底部后面、侧面,以及电源底下都有进风口,兼顾了侧透与散热。
第二个好处是底部空间更大的利用率。传统ATX电源的长度可能会有所差别,但高度基本上是定死的,这就导致电源经常和底部风扇抢占空间。而换了位置之后,机箱底部风扇位有了独立的下沉空间,更是可以给底下的固态或机械硬盘进行增强散热。
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更明显。这里可以安装2个120的风扇,由于做了下沉,更是完全不必担心和显卡或者其他PCIe设备打架。
电源前置侧放的第三个好处,就是插线、理线更容易了。很简单的道理,旋转90度之后,模组电源线的接口方向是在右侧板朝外,这里就拥有相当大的、不被遮挡的空间。装机的时候就更省心,完全可以把其他组件安排好之后,再来慢慢理线。
接下来,再来看看其他部分。首先是前脸,直接就做好了一整面的金属防尘网,以及预安装2个14cm的ARGB进风风扇,对于常规的装机需求来说,已经可以满足散热需求。
前盖部分采用卡扣固定,可以很方便地徒手打开,定时清灰或者自行折腾换风扇、改造风道等,也都很方便。前面的风扇位也有留螺丝孔,可以把这2个14cm的风扇换成3个12cm的。
顶部是磁吸的防尘网,可以很方便地清灰。2个USB-A口和3.5mm的TRRS耳机孔,没有Type-C有点小遗憾。
当然,这款机箱在风道的部分,我个人觉得是已经完全够用的了。因为在右侧,还可以再放下2个12cm或14cm的风扇。
而安耐美风屿K1并没有因为多开机箱风扇和散热位置,而缩减对主板的支持。机箱支持ITX,M-ATX,ATX主板,底部的螺柱孔位也有IMA的字样标识,装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主板情况进行调整。
甚至配件包里还给了一个显卡支架,手拧2颗螺丝即可固定或者调整位置。
装好之后,准备盖上板子上机了。可以看到,安耐风屿K1独特的设计,使得用户可以毫无顾虑地安装底部风扇,电源前侧置也使得装机理线十分顺手,机箱各个部分的走线插线也非常方便。这套配置为:14700KF,铭瑄终结者B760M GKD5 ICE,阿斯加特雷神的IPO三件套,安耐美LMIV360水冷,安耐美金竞蝠GM850电源,安耐美魔联风扇,蓝戟A770显卡。
实际装机过程中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款机箱侧面的开口宽度约为386mm左右。而目前主流冷排的长度基本都在390mm以上,今天装的这款官方标称为394mm。反正就是直着进不去,需要稍斜一点。也因为如此,需要先留好机箱后置120风扇的位置和走线,再安装冷排,再拧上风扇。如果像我一样忘了的话,少一个风扇也无大碍。
装机完毕,一次点亮。IPO确实方便,难怪不少小伙伴坚持要上。
烤机测试,默认IPO配置文件下,长时间功耗最后稳定在220W左右,室温约28.7度,CPU温度稳定在80-81度之间来回。这套机箱和散热配置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接下来看看本次装机的其他新配件,水冷是安耐美的LMIV360一体式,冷头带显示屏,可以任意旋转,不用担心水管朝向问题。
配件方面,INTEL和AMD双平台齐全,支持AM4/AM5,LGA 1851,1700,115x甚至2066平台。另外还给了一条4PIN PWM风扇的1分2延长线。
因为冷排的部分,已经预装好了3个高性能风扇,500-1800RPM宽幅转速,58.03CFM大风量,加厚扇叶。3个风扇的连接线已经串联到一起,对外只需要一个口接到延长线上就行。
水冷头采用了专利的双腔设计,隔绝冷热水,散热效率更高。而接触面更是采用了超大面积的纯铜底座,无论什么CPU都能够全覆盖,有效带走热量。上散热之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记得撕膜,记得撕膜,记得撕膜。前几天刚在论坛看到有位朋友忘了撕摸,而且是白色非透明膜,加上如上图一样侧边凸出,照理说一眼就能看到的……
冷头显示屏的可旋转设计是怎么来的?原来是这样。先是外面一层保护盖,中间的液晶屏做了4个方向的触点。这样无论冷头朝哪个方向安装,屏幕都可以正着来,真是巧妙。
目前在软件里,可以设置CPU温度,风扇转速,GPU温度三个属性的显示,以及切换的间隔时间,简单实用又直观。
电源用的是安耐美的金竞蝠GM850,80PLUS金牌认证,全日系电容,ATX3.1规范,可承受3倍的显卡瞬时峰值功耗。我在论坛看见很多小伙伴老机子上新显卡,玩游戏会黑,软件排查又没什么问题,就有可能是老电源扛不动新显卡的瞬时功耗。
850W型号的12V-2X6接口是450W功耗,只要不是5090都拉得动。全部的线材也都使用了目前最受好评的压纹蛇皮线,无论是适中的软硬度,还是更好的耐用性,都深受玩家喜欢。
其他线材方面,还包括2条SATA供电线,各3个SATA口1个PATA口。1条CPU的4+4Pin供电线,分2个头,现在主流主板最多也就2个4+4,完全够用。2条显卡的6+2供电线,其中一条1分2,拉市面上的3口8Pin显卡也完全没有问题。
电源采用宽电压设计,从110V到240V都可以自适应。14cm的超短机身,在装机的时候更是舒服,可以获得更大的走线空间。
12CM的F.D.B风扇兼顾散热效果与静音降噪,再配合上风屿K1机箱的超强风道支持,更是锦上添花。超低纹波输出,与过流、过压、 短路等七大保护,更是让玩家用着放心。我工作楼上的小伙伴自从上次停电坏了一个电源之后,就跟着我买安耐美这种一线大厂的,坚挺至今。
电源是一台电脑的心脏,见谁我都建议别省。前几天刚看到论坛一位坛友搞直播,3600升级到5700x,播了两天电源炸了。我自己则是经历过劣质电源搞坏硬盘,以及频繁掉外设甚至掉显卡,换上好电源之后一样到今天都用得好好的。
接下来再来看看风扇。安耐美最近新出的积木扇,魔联MOEN,榫卯结构积木拼接,正叶反叶随意,装起机来很舒服。
由于风扇采用积木连接形式,线材就是分离式设计了。当然如果愿意用传统的线材串联的方式安装,也不是不可以。风向的话,扇叶尖的这边进风,宽的那边出风。
骨架方面,采用了创新性的一字直通设计,最大限度减小了挡风面积。风扇最高1500RPM的转速,可以提供38.49CFM的风量,以及低至25.74dB的噪音。
风扇的连接处,两边采用了榫卯结构,易装易拆,松紧适中。两边对准了,中间的触点自然也就对齐了,不过有防呆设计,可别搞反了方向大力出奇迹。
要类分的话,这款风扇应该是属于棱镜大类,左右侧边也有灯光,可惜被遮起来了。如果要完全展示的话,就得置换冷排位。不过,正反两边的六边形线条,以及4个亮点,还有正面的轴心圆环灯效都还是很好看的。这里我买的时候习惯性的4正叶再加了2个反叶,仔细一想应该4个全反叶的,算了装都装了哈哈。
总的来看,安耐美这款风屿K1机箱的设计,还是令我觉得挺惊艳的,前右下三个方向都有风扇和进风位,充分兼顾到了散热风道和RGB灯效。电源旋转前置的效果也很不错,理线空间和方便程度都大大提升。黑色款现在原价只要259,叠加满减优惠券和后期大促活动,甚至有望199到手,要注意它前面是自带2个14cm的RGB风扇,性价比最高的百元风道机箱没跑的。
感谢大家的观看,点赞和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波导终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