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备孕这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真不算轻松。我家老大那会备孕就折腾了快一年,后来才发现是我那段时间天天喝咖啡、熬夜追剧,把身体搞得乱七八糟。后来调整生活方式,才顺利怀上。身体是很诚实的,它不舒服,就不会轻易让一个小生命安营扎寨。
最近我妹妹跟我说,她和先生准备今年备孕,问我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她平时吃得不太规律,早餐一口不吃,晚上下班回来还老点炸鸡奶茶。
她老公倒是身体挺壮,但一查才知道,精子活力并不高。她在电话那头叹气,我这边也有点着急,毕竟想要个健康的宝宝,光靠运气可不行。
备孕这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真不算轻松。我家老大那会备孕就折腾了快一年,后来才发现是我那段时间天天喝咖啡、熬夜追剧,把身体搞得乱七八糟。后来调整生活方式,才顺利怀上。身体是很诚实的,它不舒服,就不会轻易让一个小生命安营扎寨。
我常说,想怀孕,不是等两条线出来才开始准备,而是要从很早就“打地基”。备孕期的营养和生活习惯,决定了宝宝的起跑线。下面这八条建议,都是我作为营养师、也是作为妈妈,结合自己和身边人的经验,总结出来的,照着做,更容易怀上,也更容易怀得好。
我邻居小李媳妇备孕快三个月,肚子一直没动静。她婆婆天天炖补汤,什么猪蹄、鸡汤、羊肉汤轮番上,结果一查,胆固醇飙得飞起。我一看她食谱就摇头,备孕不是猛进补,而是得吃对东西。像叶酸、铁、锌这些营养素,才是备孕时真正该重点补的。
尤其是叶酸,建议提前三个月就开始补,每天400微克,不管是男是女都要补。再说锌,我妹夫检查精子质量时发现活动力低,我第一反应就是他平时太爱喝酒熬夜,还不爱吃海产品。
锌是影响精子活力的重要营养素,缺了精子游不动,自然难受孕。后来我给他加了牡蛎粉和南瓜子,戒了夜宵啤酒,两个月后复检,精子活力有明显提升。男生备孕也不是“陪跑”,而是实打实的参与。
我妈那天说,怎么现在年轻人生个孩子都那么难。我说妈,这不是难,是现在节奏太快,很多人生活方式出了问题。像我妹,她以前天天晚睡,吃饭不规律,肠胃也不好。肠道健康直接影响营养吸收,吸收不好,再多的补品都白搭。养好肠胃,是备孕的前提。
我让她每天早上空腹喝点温水搭配益生菌粉,晚餐别太晚,少油少辣,一个月下来,她的便秘好多了,气色也改善很多。还有运动这件事,不是说要练成马甲线才有助怀孕。适当活动,能调节内分泌,稳定情绪。
我妹以前一加班就烦躁,姨妈也不准。我建议她每天晚饭后快走30分钟,周末去公园散步晒太阳。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有助钙吸收,也能调节免疫系统。她坚持一个月,月经周期明显规律了,整个人也不那么焦虑了。
压力这关,不是说说就能过去。我有个朋友,试管两次没成,整天愁眉苦脸。我陪她去看中医,中医说她“肝郁气滞”,情绪太压抑,影响排卵。备孕期间,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内分泌,关键时候可能就因为一次争吵,错过了最佳排卵期。
我建议她换个环境,去郊区住了半个月,人放松了,第三次试管就成功了。情绪管理,真的不能忽视。再提个容易忽略的点——睡眠。我妹以前总睡不够,早上六点多起床上班,晚上十一点还在刷手机。
我跟她说,睡不好,激素分泌就乱套,尤其是褪黑素和生长激素,影响卵泡发育。后来她强迫自己十点半上床,手机离床一米远,一周后就明显觉轻松了。睡眠质量比睡眠时间更重要,深度睡眠才是修复身体的重要时段。
饮食结构也不能忽视。我妹以前天天外卖,蔬菜水果几乎没有。我帮她定了个简单的饮食计划——早餐一个鸡蛋加全麦面包,中午有肉有菜有主食,晚上清淡些加点粗粮。
每天保证三种以上颜色的蔬菜,每周吃两次深海鱼。颜色越丰富,营养越全面,像胡萝卜的β-胡萝卜素、菠菜的叶绿素,都是有利于生殖系统的好帮手。
我妹曾说,备孕是不是要忌口很多。我告诉她,不是忌口,而是要远离可能影响生育的东西。比如塑料餐盒加热容易释放有害物质,微波炉里加热的外卖盒子最好换成陶瓷碗;再比如日常用的护肤品,有些含有激素类成分,建议避开成分表里有“类雌激素”字样的产品。
这些细节平时不觉得,但过了几年你就会发现,生活的“毒素”真的会悄悄影响生育能力。记得有一次我老公感冒了,我给他炖了点姜枣红糖水,结果我妹也跟着喝了一碗。
她来姨妈那几天特别虚,我说这时候喝点温补的,可以缓解宫寒、改善血流。子宫是宝宝的“房子”,房子暖和了,宝宝才愿意来住。她从那之后开始注重保暖,尤其是脚部和腹部,冬天也不再穿露脚踝的裤子了,整个人气色都变好了。
我妹现在已经调整了三个月,前几天跟我说月经周期规律了,基础体温也稳定了,她说感觉身体“准备好了”。我听了很欣慰,比起一开始的盲目补、盲目焦虑,现在的她更有底气。备孕不是短跑,是一个长期的准备过程,需要耐心、也需要方法。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但“调基础”是通用的原则。就像种庄稼,地没整好,施什么肥都白搭。想要一个健康的小宝宝,不光是母亲要准备,父亲也要同步调整。一个好胚胎,是两个人共同的作品。
有时候我跟小区的宝妈们聊天,她们总说现在孩子难带,其实很多事,从备孕开始就能规避。孕前打好底子,孕期会更顺利,孩子也更少生病。我自己带娃的过程中最深的体会就是:身体是最大的底气,准备得越充分,未来越轻松。
最后我想说,备孕不是一门玄学,它是一门科学。只要方法对了,时间到了,宝宝自然会来敲门。
参考文献:
1.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备孕期营养与健康指导手册.2023年发布
3. 世界卫生组织(WHO).MicronutrientsinHealthandDisease,2021
4. 张艳玲.叶酸与生殖健康研究进展.中国妇幼保健,2021,36(9):2051-2055
5. 刘志红.精子质量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研究.中华男科学杂志,2020,26(4):300-304
来源:金医生健康科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