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早接触江湖道义这词,是因为电影《英雄本色》中那句经典对白“江湖道义已经不存在了”。在那个年代,我对江湖道义理解很片面,单纯的以为江湖道义,是哥们义气,是兄弟情。同绝大多数人一样,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越发的理解了江湖道义的更深层次含义。
最早接触江湖道义这词,是因为电影《英雄本色》中那句经典对白“江湖道义已经不存在了”。在那个年代,我对江湖道义理解很片面,单纯的以为江湖道义,是哥们义气,是兄弟情。同绝大多数人一样,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越发的理解了江湖道义的更深层次含义。
在现如今这个时代,有资格讲江湖道义的,并不一定是那些年龄偏大的老人们。中年人,甚至年轻人,混迹江湖摸爬滚打过的,有点道行的,都能把江湖道义说出个一二三来。
用电影《老炮儿》来诠释江湖道义,最合适不过。江湖、道义、规矩、讲究、义气、礼数,构成“老炮儿”的主要元素,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想成为六爷一样的人,但现实中,普遍难以成为。因为六爷本身就是个不完美的角色,但却极为完整的诠释着这个社会的公义、理解、仗义、共情心等等,在现实中,我们多数人都和六爷一样,无力改变自己看不惯的现象。
现如今的社会,也是江湖,但早就没了江湖味儿,利益追逐,尔虞我诈,人们普遍没有共情心,谁会去管谁,谁会去理解谁,谁也不再讲究辈分高低。——“人在江湖上应该讲仁义与规矩,人在江湖上行走必须中规中矩,不能心生邪念,这就是江湖的规矩,也就是“道义”在江湖上要坚守重情重义的原则,要救济弱小,不畏强权,这就是“情意”。所谓江湖道义就是不抛弃,不放弃,正直做人,不心生歹念。”
我觉得,所有关于江湖道义的理解和说法必然都围绕着一个核心“不畏强权”,这是我对江湖道义的理解,首先,你得先不畏强权,这个不畏,我理解成以下几个意思;
第一:无畏是不怕。如果你怕了,那什么都别谈了,更没有什么江湖道义可言,假如你走在大街上,看到有人在欺凌弱小,第一反应就是唤醒良知,去阻止欺凌,但是如果你怕,第一反应是躲,那么你给其他人传递的信息就是错的,其他人也会躲,后果可想而知,唯一能站出来的人,也就越来越少,“情意”也就消失的越来越快,所以现如今,见义勇为的人,不是少数,而是屈指可数。
第二:无畏是不屈服。不屈服,我觉得用在职场上,可能贴切一点,多少人,面对领导的恶意打压,选择忍气吞声,忍辱负重前行,当然,我佩服这样的人,因为为了生活,但我,做不到。因为正是这种不讲道义的领导,和太讲道义的下属们,形成了中国社会“畸形”且“扭曲”的职场生态环境,我不信,当你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不会产生共鸣。在美国,一个清洁工看到总统走过来,清洁工不必唯唯诺诺,总统也不会趾高气昂。在国内,来个所谓的领导,随便说句话,都得当圣旨,随便摆个脸色,都得让下属彻夜难眠。我很佩服那些,敢于跟强权叫板甚至掀桌子的人,因为一旦江湖道义尽至,剩下的就只有兵戎相见。
第三:无畏是不计回报。或者说不考虑后果。当你想要去帮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当你想要伸出援手的时候,只要不计回报,不考虑带给自己的影响,这就是江湖道义,也就是现实中我们常说的“仗义”。如今,我见到的仗义的人,越来越少,这个仗义,指的不是出去吃饭抢着买单,也不是说你结婚我给你包个一万的红包。最广义的“仗义”是,我的理解是,给予对方不用还人情的帮助,可以是金钱,可以是善意,也可以是危难时刻的舍身取义。
绝大多数时候,江湖道义还是得跟钱扯上关系,这个无可厚非。或许,是钱没错,但挣钱的出问题了。有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一样,都会忧国忧民,也不禁感慨,礼义廉耻都越来越远,一代代人終将老去,现在看书读书的人又这么少,看中国传统文化相关书籍的更少。从前的中国虽贫穷,但也还是遵从“礼义仁智信”的荣辱观。而如今,唯金钱至上。
记得香港知名电影演员,前14K话事人陈惠敏在某采访节目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当年我们的帮会讲道义、讲戒律、讲规矩,不可以出卖兄弟和朋友,现如今的帮会没有这个戒律,全部都乱来的。”从一定程度上说,“帮会”虽是反面教材,但这番看似粗糙的话,显然在任何环境中都适用,也不无其中的道理。
就像电影《老炮儿》中反派一号谭小飞一样,本身是个玩虐渣,无恶不作,但却爱看武侠小说,证明他也是崇尚江湖道义的,也侧面说明,他内心还有点良知。
也许,现如今谈到江湖道义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嗤之以鼻,但江湖道义,依然存在于那些“江湖中人”们的心中。
来源:嫣灵语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