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蕴居士一家:禅意人生的传奇篇章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0 22:40 1

摘要:在禅宗的历史长河中,庞蕴居士一家宛如璀璨星辰,他们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启迪。庞蕴居士,字道玄,唐代衡阳郡人,出生于儒学世家,被尊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的“白衣居士第一人”,有“东土维摩”之美誉 ,他的一生,从求道、悟道,到度化家人,最终全家以

在禅宗的历史长河中,庞蕴居士一家宛如璀璨星辰,他们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启迪。庞蕴居士,字道玄,唐代衡阳郡人,出生于儒学世家,被尊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的“白衣居士第一人”,有“东土维摩”之美誉 ,他的一生,从求道、悟道,到度化家人,最终全家以自在的方式面对生死,展现出超凡的智慧与对佛法的深刻领悟。

庞蕴年少时,便对尘世的烦劳有所感悟,立志追求真理,探寻宇宙人生的真相。起初,他志于儒学,然而一次赶考途中,一位奇僧为他看相,预言他志在佛门,自此,庞蕴心中那颗求道的种子开始萌芽。他先后参谒石头希迁禅师与马祖道一禅师,在与禅师们的机锋问答中,逐渐领悟佛法真谛。

当庞蕴问石头希迁禅师“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时,石头禅师以手掩其嘴,这一独特的回应让庞蕴豁然有省,他感受到了佛法超越言语的微妙之处 。后来,庞蕴又向马祖道一禅师提出同样问题,马祖答“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庞蕴言下大悟,从此留在马祖门下参修承奉两年。在这期间,他的机锋变得迅捷无比,对佛法的理解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悟道后的庞蕴,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 —— 将数万家珍用船运载,抛沉于湘江之中。他认为金钱是世俗的束缚,是让人陷入烦恼和罪恶的根源。只有摆脱这些物质的羁绊,才能真正实现心灵的自由,这一行为也体现了他对佛法“放下”理念的深刻践行 。

庞蕴在离家禅修之前,曾发下誓愿,悟道之后要回来先度脱自己的家人。他在马祖道一会下历练两年后,回到衡阳家中,开始向妻子儿女传授禅旨 。从此,庞蕴一家的生活充满了禅意,他们虽生活清苦,儿子耕种薄田,女儿编织笊篱维持生计,但一家人安贫乐道,沉浸在禅悦法喜之中。

庞蕴一家经常围坐在一起讨论禅法,分享彼此的感悟。有一天,庞蕴打坐时有所悟,自言自语道:“难难难,十担油麻树上摊!”他感慨悟道之艰难,如同将十担油麻摊在树上那般不易 。他的妻子庞婆听后,随口回应:“易易易,如下眠床脚踏地!”庞婆认为,佛法的真谛其实就蕴含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就像睡觉、踏地一样自然。正在茅舍外编竹篱的女儿灵照听到父母的对话,也加入了讨论:“也不难也不易,百草头上祖师意 。”灵照的话则表达了万物皆有佛性,佛法无处不在,只要用心体悟,就能在一草一木中发现祖师的禅意。庞蕴听后,赞许地笑了,一家人对佛法的不同理解与感悟,展现出他们独特的禅修境界。

庞蕴居士的女儿灵照,在父亲的影响下,悟境不凡。她不仅在禅修的见解上有独到之处,在生活中也尽显禅者的智慧与洒脱 。有一次,庞蕴与庞夫人、儿子一同耕田去了,只留下灵照看家做饭。丹霞天然前来拜访,问她:“庞居士在家吗?”灵照巧妙应对,等庞蕴回来后,眉飞色舞地将刚才的事儿叙述了一遍 。还有一次,庞蕴因卖笊篱下桥时摔倒,灵照见状,也到父亲身边卧倒。庞蕴问她为何这样做,她的行为看似童真,却可能蕴含着对世间万物平等、无分别的理解,以及对父亲的一种默契回应 。

庞蕴居士一家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们面对生死时的自在与超脱 。当庞蕴即将入灭时,他让女儿灵照到门外观看午时是否已到,打算在正午时刻入灭 。灵照回来后却告知父亲:“已经日正当中,而且还是日蚀呢!”庞蕴出门观看,灵照趁机登上父亲的座椅,合掌坐亡 。庞蕴回屋看到这一幕,笑着说:“我女机锋真是迅捷啊!”于是决定延缓七天后再入寂 。这七天里,庞蕴平静地等待着生命的终结。第七天,襄州州牧于頔前来探病,庞蕴对他说:“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 。好住,世间皆如影像。”言罢,便枕着于頔的膝,怡然入寂 。庞蕴的这番话,道出了他对世间万物的深刻认知,即一切皆为空幻,不应执着于有,也不应执着于无 。

庞婆得知丈夫和女儿都入灭后,虽有些嗔怪他们不告而别,但也展现出了禅者的淡定 。她来到田间,告诉正在锄地的儿子这个消息 。儿子听到后,手扶着锄头,站着就入灭了 。庞婆看着儿子离去,随后说了一偈:“坐卧立化未为奇,不及庞婆撒手归;双手拨开无缝石,不留踪迹与人知 。”之后便不知所踪 。庞婆的这首偈子,表达了她对生死的超越,她认为坐卧立化并非稀奇之事,自己的离世要更加自在洒脱,不留踪迹 。

庞蕴一家四口,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展现了禅者的境界。灵照坐着死,庞公卧着死,儿子站着死,庞婆则是不留踪迹地消失,他们谈笑之间出入生死,展现出自由自在、超凡脱俗的风采 。他们的故事,成为了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激励着无数修行者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庞蕴居士一家的传奇人生,让我们看到了佛法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动实践,以及对生死的超越态度。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平凡,无论面对何种境遇,只要心中有佛,用心体悟,就能在生活的点滴中找到禅意,实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

诗一首《颂庞居士一家》:

儒门初志转禅光,

湘水沉财意韵长。

机辩石师开妙悟,

语惊马祖启真章。

堂前共论心中法,

膝下同参道里藏。

生死从容超物外,

千秋佳话颂流芳 。

来源:对照

相关推荐